APP下载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014-02-07张雪雁范燕燕赵晓敏尹淑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元认知总分效能

张雪雁,李 军,范燕燕,赵晓敏,尹淑英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日益成为护理专业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1]提出,他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提高护生元认知能力水平非常关键,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直接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2]。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至关重要。教育的本质是促使学生自觉性及能动性的发展,而元认知能力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而自我效能感对元认知能力有无相关性,国内外研究尚未涉及。鉴此,本研究拟探讨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现状,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抽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护理学院2009级和2010级本科护生为调查对象,包括统招本科护生和高职本科护生两个学历类别共507人。护生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41±3.25岁;护生性别:男生31人,女生476人;农村护生446人,城镇护生61人;独生子女55人,非独生子女442人;2009级护生267人,2010级护生240人;统招本科护生100人,高职本科护生407人;曾任班委的护生162人,未担任过班委的护生335人;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337人,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170人;毕业后从事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419人,毕业后不从事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88人。

(二)方法。

1.测量工具。(1)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3]:该量表由康中和研制,采用1-5级评分,量表从元认知能力的时间过程把元认知能力分成四个维度:元认知能力计划、元认知能力监控、元认知能力调节和元认知能力评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0.93。量表共有24道题目,记分方法为:从不为1分,很少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4]:中文版由张建新和Schwarzer共同修订,有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包括完全不符合、有点符合、多数符合、完全符合,计为1-4分,全部为正向题,理论最低值为10分,最高值为40分,得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

2.调查方法。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问卷填写说明,并强调评定结果的意义及其保密性。参加调查的学生采取匿名的方式,独立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时间在30min以内,对于缺项及时补充,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共发放问卷507份,收回有效问卷507份,有效率100%。

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根据资料的性质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二、研究结果

(一)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分别对2009级267名本科护生和2010级240名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得出高年级本科护生的元认知总分、元认知计划、元认知评价显著高于低年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本科护生与低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100名统招本科护生与407名高职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统招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高职本科护生(P﹤0.05),而统招本科护生与高职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评价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37名喜爱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与170名不喜爱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进行比较,其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喜爱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评价四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不喜爱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的一般特征。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及其各因子的统计学描述如下(见表1)。

表1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及其各因子的统计学描述

(三)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分析。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行分析如下(见表2)。

表2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N=507)

三、讨 论

(一)元认知能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1)高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比低年级护生元认知能力高,分析原因,可能为:低年级本科护生尚处于大学生活适应时期的衔接阶段,而高年级本科护生,她们对学校生活、老师、同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通过参加校园活动陶冶情操,元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2)与高职本科护生相比,统招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较强,原因可能为:高职本科护生因专业课内容以前已经学过,所以学习积极性较低,不善于积极思考问题,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统招本科护生因入学时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积极性高,善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3)喜爱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较强,可能因为喜爱护理工作的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感兴趣,学习自主性强,学习动机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变量,它能发动并维持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学习动机越高,元认知能力越强[5]。

(二)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的特点。

元认知知识能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元认知对原有知识进行思考,能增强他们对原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们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新信息获得意义,变得比较难以遗忘[3]。本研究结果提示,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评价得分最高,原因可能是: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评价能力也随之提高。元认知能力计划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护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会根据需要制订学习计划,不善于把握学习的特点,对学习目的缺乏认识,对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够敏锐,不能针对学习任务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法[6]。

由此可见,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需注意培养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护生元认知能力[7]:(1)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培养较强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变量,它能发动并维持学生的学习与思维。(2)增加护生成功体验,避免失败体验。通过激发护生增加追求成功的意愿,减少失败体验,以维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在教学时,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元认知能力[5]。

(三)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

高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更有自信,能够通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保持良好的情绪;而低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动力不足,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使学习陷入困境[8]。思维能力的学习和实践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决定护生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能持续多久。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他们知难而上、执着追求,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因此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9]。本研究显示,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大多数本科护生入学时第一志愿不是护理学专业或迫于就业压力选择护理学专业,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缺乏自信和热情。本研究还显示,一般自我效能与元认知总分及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评价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其元认知能力较强,所以,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生的元认知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处于较满意的状态。

[1]Swanson HL.Influence of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aptitude on problem solving[J].J Educ Psychol,1990,82(2):306-314.

[2]康晓风,绳 宇,王莉晓.护理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64-65.

[3]何敏毅.工作经验、自我效能及元认知能力对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

[4]ZHANG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J Psychol,1995,38(3):174-181.

[5]周意丹.元认知能力训练在提高护生护理技术课学习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86-87.

[6]Twibell R,Ryan M,Hermiz M、Faculty percept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student clinical experiences[J].J Nurs.Edu.2005,44(2):71-79.

[7]陈明全.高职护生对护理操作的元认知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1(9);226-227.

[8]陈芳容,侯东亮.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情绪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76-277.

[9]朱芬芬,蔡小红,等.应对方式在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评判性思维间的中介效应[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1-3.

猜你喜欢

元认知总分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构建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