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为核心的Webquest教学法在口腔教学的应用

2014-12-04王梦溪高丽丽毕良佳金美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口腔评价

王梦溪,高丽丽,毕良佳,林 江,金美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Webquest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其完成形式多样,可以是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作品、病例汇报等。针对口腔医学生,该研究以角色扮演为主要实现形式,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测试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旨在发现通过Webquest教学对口腔医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转变。

一、口腔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又直接作用于人的特殊学科,诊疗活动不仅是理性思维过程,也是“医医、医护、医患”的人文互动行为。我国口腔医生相对于其他医疗专业人数少、专业指定性强,要大胆革新教学方法,从一开始就注重高级思维、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冲击着传统的认知观念,教学作为知识产业先行者更要踏浪前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信息技术和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发挥信息化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优势。

二、以角色扮演样式为核心的webquest教学活动

(一)Webquest。

Webquest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学生任务驱动性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目标定位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即获取、分析、评价、运用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计划中,通过一个预先拟定的方案组织学习者的活动主线,包括导言或情景→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六大模块[1]。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美国精神病学家 Moreno[2]1966年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是让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作为教学领域的新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目前,角色扮演已在医学临床教学中进行了实践[3-4],但仍需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加以完善和创新,丰富其主体结构。

三、课程设计

以口内四大疾病为例重点阐述时为两周的教学设计。

(一)引言。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主动探索新知识,为新旧知识的意义同化作准备。

将学生随机分为三组,抽签决定各组扮演的角色(包括医生、患者、评委),每组学生根据已有的口腔病理、解剖、检查、无菌操作、病历书写的知识,结合以往亲身经历,系统认识口腔四大疾病的病因、体征、转归、治疗、愈后等。

(二)任务。

不仅要求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还要求学生通过任务内容运用高级思维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完成形式可多样化,根据临床诊疗活动“医—患”双向性过程,本研究选用以“角色扮演”为Webquest的主要形式。

整合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4大专题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下列任务:掌握教学大纲的重难点内容,每人任选一个专题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医生角色要接诊、口腔检查、无菌操作、诊断、书写病历等;患者角色除用通俗的语言突出描述典型体征及病程演变,还要配合一定性格特征(如唠叨、胆怯),在不干扰诊断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混杂因素。医生组根据病人组的临床表现给出合理诊断、设计治疗方案、估计预后。评委组要设计评分标准(包括准备工作、角色完成、合作情况、表现力等),现场打分反馈。

(三)资源。

CAI课件;搜索引擎;教科书;校内中、英文数据库等。

(四)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再将各个方面的见解集合起来,共同建构知识。

教师和组长可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分配任务,如:

1.你学习CAI课件,归纳重难点内容;

2.你整理相关图片资料;

3.你搜索相关视频;

4.你负责鉴别诊断,提炼鉴别要点。

(五)评价。

是对资料的整理、兴趣的提高、对疾病认识的帮助、决策性思维的培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综合评价。

该研究采用量表进行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六)总结。

师生总结各自收获,如果反响好还可扩展、深入。

四、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级口腔专升本学生(42人)和2009级口腔专升本学生(36人)。教学内容: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部分。学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授课为16个学时(理论课)。实验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形式不同。

第一,对照组2008级学生由同一授课教师统一教学,统一试卷笔试并技能考核;

第二,实验组2009级学生由同一授课教师采用Webquest角色扮演模式教学,统一试卷笔试并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如下(见附表)。

附表 成绩统计

五、评价与思考

(一)Webquest有利于培养新型医学人才。

根据最后不计名问卷,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认为比较满意的占83.3%;认为比传统教学好的占80.6%;认为此方式培养了临床思维的占86.1%;认为学习效果有较大提高的占88.9%;认为培养了协作能力的占72.2%。Webquest基于问题式学习设计,有机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其互动性、自主性与跨越时空的特点,开放、平等、共享、协作等理念,搭建起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之间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它运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重构知识体系,既满足了学习个性化的需求,也满足了协作化的要求,有利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

(二)角色扮演是临床教学Webquest实现方式的有益尝试。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通过组间评定与教师评定:84.6%患者组的人物的特点符合当今患者的心理和行为,有益于培养医生应变能力;92.3%的医生组诊断正确,表明学生临床诊断能力提高快,有助于临床决策性思维的培养;评委组提出的医患沟通方式改善的建议和医生组与患者组表演的不足之处89.7%是有指导作用的,说明该方法有利于换位思考、提高自我认识。

表演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患者”学生,加深了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体会了患者情绪;“医生”学生,经历了完整的临床思维过程,即掌握疾病的症状、关联因素和治疗策略;“评委”学生不仅是中立的评价者,还可分别站在医患两方角度思考问题。医患角色扮演是一种很好的配合 webquest教学的尝试,不仅巩固了在Webquest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内容,还富有创造性地将获取的知识运用到临床的模拟过程,兼顾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短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当然角色扮演为形式的webquest往往由于课时所限,不太适合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更适合于三四十人左右课堂教学或临床分组实习教学。

(三)对教师队伍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课堂环境的变化,给学习者带来了变革,也给教育者带来了挑战。为了顺利地适应教学环境和角色转变,教育者除了要扩大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大量的网络文字视听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并创建每一个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Webquest让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学习形式下进行缜密的思考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角色扮演大大提高了Webquest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为口腔临床学习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

[1]B. J. Dodge.The WebQuest Design Process[DB/OL].http://webquest.sdsu.edu/materials.htm.2004-04-23.

[2]章志光,全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4-132.

[3]常金兰,王 颖,赵风霞.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97-98.

[4]周菊芝,董丽芳,陈 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1):1963-1964.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口腔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角色扮演游戏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