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协同发展评价
2014-02-06陈莉,王清
陈 莉,王 清
(安徽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2306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我国已经拥有世界第一大通讯网、第一大有线电视网,电信业的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已名列世界前茅,初步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通信技术,在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字音视频、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软件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而且信息产品制造水平也已大幅度提高。近几年,随着我国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我国信息化软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技术研究开发带动产业化进程,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不仅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已成为部分产品的世界主要生产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我国正在努力实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信息化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信息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二、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三者关系的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二是关于信息化与生态化关系的研究。
(一)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
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0 年以后。姜爱林认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的发展又能够推动工业化的发展[1];李泊溪指出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实质是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过渡[2];张文斌主要论述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只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3]96;刘佳认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延伸,是工业化发展的推动工具[4];赵林霞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集中在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面,第三个层面的两化融合促进了信息文明最大限度的传播,是传统生产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5];俞立平的研究发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较弱,信息化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6];王晰巍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融合的方向,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研究[7];谢康等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质量问题[8]。
(二)关于信息化与生态化关系的研究
万劲波、阎华的研究强调了信息化和生态化的一体化, 认为它们不仅是资源集约的知识经济的两大基础, 而且两者互相支撑[9];潘义勇提出信息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信息化的发展有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一面,但也存在污染的一面,生态化不可代替信息化, 同时信息化也不可以代替生态化[10];邬焜认为生态化和信息化具有内在相关的统一性,信息科学技术范式为实现生态化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技术条件,生态化则维护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平衡[11];周增、孙雯通过论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耦合效应,分析了在信息化、生态化的一体化过程中,创新面临的困境和机遇[12]。
从以上分析看出,国内专门研究“生态化与信息化”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比研究“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对较少;综合研究“信息化、工业化与生态化”三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则不多见,实证分析不足。本文研究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生态化发展协同度,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生态化协同评价
(一)信息化的内涵界定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党的十八大指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四化”同步联动发展,这是对信息化建设的全新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发展的新态势、新机遇与新任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将信息化技术植入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能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局,信息化能够产生乘数效应。
(二)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协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信息化总指数,涵盖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发展效果指数;工业化指标涵盖地区生产总值(万元)、消费水平(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千亿元);生态化指标包括烟尘排放量(万吨)、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亿)、建成绿地覆盖率(%)、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绿色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的划分,一类地区是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二类地区是信息化发展中高水平地区,包括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辽宁省;三类地区是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包括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湖南省、海南省;四类地区是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包括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类地区是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地区,包括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表1中信息化数据是依据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的数据;工业化、生态化指标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13-15]
表1 我国各类地区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数据
(三)定量测算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的协同度
假设新型城镇化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为ei=(ei1,ei2,…,ein),ei1,ei2,…,是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若干经济指标,其中n≥2,β1j≤e1j≤αij,i,j[1,n]。αij,βij是系统稳定临界点上的序参量的上、下限值。根据协同论知: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状态方程为线形;慢弛豫变量在系统稳定状态时有量的变化,这种量化对系统有序度有两种功效:一种是正功效,即慢弛豫变量的增大,系统有序趋势增大;另一种是负功效,即慢弛豫变量的增大,系统有序度趋势减少。信息发展系统序参量分量eij的系统有序度:
这里αij=max(eij),βijmin(eij)
当为正向指标时,ei1, ei2…,ein的取值越大,新型城镇化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当为负向指标时,其值越小,系统的有序度越高,其值越大,有序度越低。
由定义式知:C∈[-1,1],其值越大,新型城镇化系统协同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16-17]经标准化处理的各类地区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协同情况数据,如表2。
表2 标准化的功效函数值
一类—五类地区包含的14个序分量的变异系数C.V.
C.V.=(0.821;0.851;0.848;0.641;1.027;0.775;0.993;0.774;0.708;0.728;0.601;0.688;0.562;1.092)
其中发展效果指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绿色建筑面积这两个参序量的变异系数比较大,氮氧化物排放量这一参序量变异系数最小,由此可以推出五类地区之间在发展效果指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绿色建筑面积上有比较大的区别,氮氧化物排放量差别较小。
表3 各类地区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
一类—五类地区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三个子系统协同度变异系数C.V.
C.V.=(0.836;0.753;0.596)
其中信息化变异系数最大,工业化次之,生态化变异系数最小,说明各类地区在信息化方面的差异最大。
表4 各类地区系统协同度
四、结论分析
对于一类地区而言,2011年,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大于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工业化序参量有序度大于生态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说明一类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带动工业经济的进步,但是这种带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对生态化的影响;此时的协同发展模式为信息化带动型。
对于二类地区而言,2011年,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小于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大于生态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说明二类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工业经济的进步,但是二类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同样也带来对生态化的影响;此时的协同发展模式为工业化带动型。
对于三类地区,包括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自治区而言,2011年,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稍大于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小于生态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说明三类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不够明显,但是三类地区信息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对生态化的影响很小;三类地区信息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二类、三类地区。
对于四类地区,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而言,2011年,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稍大于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大于生态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说明工业化发展对生态化发展影响不大;但是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生态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都明显小于一类、二类、三类地区相应的序参量有序度。
对于五类地区而言,2011年,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小于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远小于生态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说明五类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低,生态化水平高;但是信息化序参量有序度、工业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都明显小于一类、二类、三类地区相应的序参量有序度。
通过以上分析和表的排名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类地区,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整体系统协同度明显优于其他几个地区,但是一类地区生态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类地区,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整体系统协同度居于第二名,但是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对生态化影响很大,生态化水平在五类地区中,处于倒数第二,二类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序参量有序度仅为一类地区的近一半;三类、四类、五类地区的信息化、工业化水平远落后于一类地区,主要是由于三类、四类、五类地区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发展效果指数远落后于一类地区,应大力推进三类、四类、五类地区的信息化发展。
五、对策和建议
“十二五”期间,我国已成为全球信息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各地区间信息化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
一是要加大、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终端更换、网络改造、平台建设, 推进以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布点,建设感知网络和云计算等应用基础设施,并以此带动促进相关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让现代信息服务普及到边远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满足农村需要的通信发展的要求。加强整合,互利共赢,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互联互通,促使资源最大效益的发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
二是要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设备、工业生产过程、企业综合管理、原料采购、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研发设计信息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强工业产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信息技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集中资源,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要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引导产业整合。重点支持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装备,在汽车、石化、电力、机床、金融等行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3]86-89
三是要促进信息化与生态化的一体化。信息化和生态化是资源集约的知识经济的两大基础,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资源稀缺风险,通过高科技手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追求工业化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减量化,通过用无形资源取代有形资源, 在工业化进程中注入智力因素, 有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改造。
信息化和生态化的一体化将是一个全新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加以分析。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用绿色文化塑造传统市场,发展绿色工业,大力倡导“绿色”投资,节约利用资源,推进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生产、社会消费等环节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以生态化为基础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必将从根本上改善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1] 姜爱林.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经济经纬,2003(2):19-22.
[2] 李泊溪.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基本含义[J].中国信息界,2005(1):19-22.
[3] 张文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J].现代情报,2006(8).
[4] 刘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制度保障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5] 赵林霞.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问题及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1(2):5-7.
[6] 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5):21-28.
[7] 王晰巍,安超, 初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6):96-99.
[8]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等.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2(1):4-16.
[9] 万劲波,阎华.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2002(6):12-15.
[10] 潘义勇.对城市信息化与城市生态化关系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3 (3):74-75.
[11] 邬焜.信息化、生态化与以人为本——立足于西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5(3):1-8.
[12] 周增,孙雯.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耦合效应——信息化与生态化的一体化路径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9.
[13]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报告[J].调研世界,2012(12):3-7.
[14] 杨京英,熊友达,姜澍.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12.
[15]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信息化发展指数优化研究报告[J].管理世界,2011(12):1-11.
[16] 修文群.区域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J].情报学报,2002(2):197-208.
[17] 张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5):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