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登的管理学定律
2014-02-06常生龙
常生龙
(作者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选自《上海教育》2013-11B)
在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中,一位海豹突击队出身的咨询顾问布兰登提出了如下管理学见解:1.艰苦是一种财富;2.80%的训练,20%的执行;3.每个角色都很重要;4.每个人都是可以替代的;5.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新鲜处,但若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却是真实而深刻的。
第一,“艰苦是一种财富”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一段时间内,这句话已经由教育口号转变成一种教育信念,被政府部门所认同。到很多地方去,房子最漂亮的一定是学校,就是这种教育信念的一种具体体现。
学校建设得牢固一点、漂亮一点无可厚非,但学校的办学理念没能随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也变得“华丽”起来。在硬件条件比较优越的学校,更要注重开展艰苦朴素的教育,让孩子们体悟到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都要付出无数的心血、艰辛的努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常常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认为做一件事情非常方便,不去思考自己今天享用的诸多科技成果,是很多人默默无闻艰辛付出的结果。艰苦是一种财富,在求学期间的这些经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80%的训练,20%的执行”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是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校长的办学思想得以贯彻。要完成这两项职责,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科自身的特点,寻找学科知识和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契合点,再一方面还要认真领会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学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和意义,认同校长的办学思想并主动践行。但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念,这些信念可能与国家、学校的要求合拍,也可能是不合拍的。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组织各种层面的研讨和培训活动,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共识,形成默契。
苏霍姆林斯基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视,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学习活动,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佐藤学也认为,学校应该精简机构和会议制度,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90%左右的时间在“执行”,参与培训的时间只有10%左右,而且效果还不理想。
第三,“每个角色都很重要”
学校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元素之一,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尊重每一个人,信任每一个人,就会凝聚起巨大的力量,推动学校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在英国的夏山学校,还是美国的开明学校,学校的教师员工和学生都有同等的民主权利,在决定学校的重大事项、在安排学校的课程或者对一个人的教育行为进行评判的时候,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参与其中,展开辩论,集体决策。当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诉求和意见被尊重时,他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校建设上,和大家一道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
第四,“每个人都是可以替代的”
“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校长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所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通常不太会更换校长,甚至到了退休的年龄也可能继续延聘。但真正的好学校,是在好校长离开之后依然稳步发展的学校。这其中,学校的制度建设和执行非常重要。在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这些制度,会让学校摆脱“人治”的束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每个人都是可以替代的,校长如此,每个学科的教师也是如此,学校中的每个人都应成为维护制度的模范。
第五,“没有通过实践检验,你永远无法衡量一个人”
每学年的期末,要排课表时,学校领导和教师往往比较纠结。哪个教师可以跟上去,哪些教师要留在原来的年级,校长和教师各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往往意见并不一致。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年轻的教师将学生送到毕业年级时,学校就不让他们跟了,让他们回到起始年级再滚一轮。理由是太年轻、没经验,上去之后有可能将课上砸了。
没有上过毕业班,怎么就可以肯定这些教师跟上去会将课上砸呢?领导会说自己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预判。但看来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在毕业班的教学中也毫不逊色,做出了超乎很多人想象的优异表现,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关键在于领导是否信任他,给他搭建成长的平台。信任是工作开展的基础,我们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