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教学策略,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2014-02-06李艳平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33期
关键词:图画群文课文

李艳平

研究发现,阅读是多层次的,完整的儿童阅读应该是这样的:课文阅读——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的基础阅读;群文阅读——课内及课外的两篇或多篇文章的学习与比较,在对比中明晰更多观点;整本书阅读——生活中多数时候是读整本书,完整而丰满的内容更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主题书阅读——相同或相近风格、题材、作者的阅读,对主题的理解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的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积极改进阅读策略,可以让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一、开展群文阅读,让阅读教学更充实

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针对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议题,进行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单篇阅读的有益补充。

1.从阅读主题入手,进行群文阅读

我们学校的《阅读诵读校本教材》就是以主题为单元编写的。

【案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群文阅读:珍爱我们的家园

阅读文本:《楼兰的忧郁》《大瀑布的葬礼》《地球万岁》《青海高原一株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珍爱我们的家园”就是这组群文的主题,五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本单元学习写作上多种说明方法,进一步感受文章用词严谨,表达生动,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寓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表达方法,同时更加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2.从写作方法入手,进行群文阅读

一节课讲几篇文章,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讲太多,不能讲过细,那么,把阅读教学着重放在“谋篇布局”上,从写作方法入手,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和学习,也不失为群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单元里的四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文章结尾揭示文章中心。在学完单元课文后,我们可以再补充三篇同一主题的文章:《我看见了大海》《生命 生命》《永不道别》。

【案例】赵志刚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群文阅读教学

一、回顾课文,关注课文结尾特点。

二、交流预读单,发现三篇文章的异同。

《预读单》内容

1.我最喜欢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最少写出一条原因。)

2.我的发现:三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最少写出一条。)

三、关注结尾点明中心的特点,学习抓住结尾进行阅读的方法。

四、创设情境,改写结尾。

《我看见了大海》《生命 生命》《永不道别》这三篇文章很长,按以往的教学方式,一篇也讲不完,别说学三篇了,赵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处理上就采用了关注结尾特点、学习阅读方法的策略。

首先,老师引导学生从结尾入手,发现两篇文章的结尾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揭示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梳理出阅读方法:通过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思考,提升理解能力、质疑能力;通过思考,揭示文章的中心。学生对文章结尾另一个作用——“揭示中心”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最后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改写结尾”,阅读教学效率和效益也得到了最终体现。教师预设情景:“想把这两篇文章选到小学语文课本里,但是有位专家不同意,他说这两篇文章的结尾太难懂了,必须改成直接点明中心的才行,我正为这事犯愁呢,同学们帮我改一改好吗?谁改得好,就用谁的结尾。”“谁改得好,就用谁的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起了学生兴趣的火花,学生跃跃欲试。

课标再三强调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目标要求。学生一旦掌握这一“知识”,就能“独立阅读”而“不需教”了。

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对单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挑战,更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证据地思考、多维度地思考、辩证地思考的挑战。

3.从阅读方法入手,进行群文阅读

对比阅读是群文阅读的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通过两篇或多篇文章异、同的对比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掌握作品的表现手法。同时,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品的写作特色,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案例】李辉老师执教的阅读欣赏课:《五·三班的坏小子》和《淘气包埃米尔》

一、回顾作品,依据老师提供的若干问题梳理文本脉络。

二、走进作品,寻找异同。(不同——选材不一:一本为校园题材、一本是写家庭生活。相同点——注重肖像描写,勾勒形象;抓性格塑造形象,走进人物内心,探究人物品质。)

三、创作作品:找身边的影子,读写结合。(1.锁定一个目标,在学校生活、课余生活中特别关注他的言行举止,真实、生动地记录下来;2.把全班同学的描写汇集到一起,添上目录,加个封面,装订起来,那么《四·二班的坏小子》这部巨著就诞生了。)

四、拓展作品,推荐阅读。

这样的群文阅读课堂是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的课堂,是学生学习阅读策略的课堂。同时,开展群文阅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熟悉策略性、讨论性、开放性的教学,注重学生理解力、思考力的提升。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让阅读更高效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如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认为:“要使教学最优化,就必须以辨证的系统方法看待教学过程,所谓辨证的系统观点,就是必须把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东西,并自觉从中选择出在当前条件下,教学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最好方案。”这一理论试图寻求一种能最恰当地考虑到具体教育情境,能在师生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方法。单元整合教学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创造性使用教材优化阅读教学策略的一种尝试。即整合教学资源,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阅读教学预期的目标,这与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秋天”。安排有《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语文园地一》,除课文外,还有“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组织秋游”和“展现秋天的作品展示台”等等,都围绕着“秋天”这一主题进行。我以“秋词、秋画、秋歌、秋语”将整单元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另一方面,整合单元资源,提炼段落文本结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专项训练,以期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积累秋词,感受秋天

《识字1》共有三组12个四字词语,分别表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丰收景象。我设置了“闯关夺星”游戏。第一关:我能记住这些词语。记住4个得1颗星,8个得3颗星,15个得5颗星。第二关:我会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可以得5颗星。第三关:我还知道描写秋天的词语。能够写出4个得3颗星,写出8个得6颗星。理解描写秋天的词语,积累描写秋天词语,为后面的阅读学习奠定了基础。

2.描绘秋画,感受秋天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上搭配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心情描绘出来了,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1)变式阅读,发现语言秘密。

①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充分阅读课文后,我把课文变式成一首小诗:

秋天来啦,

秋天来啦,

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

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

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

好像在说——

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②充分朗读,感受语言魅力。

③引导观察,发现语言秘密。我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带点的部分,让学生再来说说,除了“田野”,还有哪儿也有秋天的图画?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象?

(2)调整教学顺序,拓展阅读,丰富语言素材。

①出示《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的诗歌《秋天到》,让学生充分读,感受秋天的特点。

②出示自读课文《2秋天》,让学生充分读,说说文中写了那些秋天的变化。

(3)跨学科学习,描画秋天。

与美术老师结合,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画一画“秋天的图画”。

(4)写一写自己的“秋天的图画”。

3.诵读秋歌,诗意秋天

《植物妈妈有办法》和《古诗两首》的学习依然紧紧围绕秋天。《植物妈妈有办法》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古诗两首》则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生机盎然,两首诗歌朗朗上口,重在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美。

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的表达特色:“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送……,只要……就……”“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给……穿……,只要……就……”“豌豆妈妈更有办法,让……晒……,……就……”。此外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仿照诗歌创作诗歌,同时补充了《秋夕》和《子夜吴歌》等几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让学生练习诵读,在浓浓诗意中走进秋天。

4.诉说秋语,赞美秋天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变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同时,《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也都与秋天有关。我就利用周末布置学生进行秋游,交流秋天的变化,说秋天,写秋天,展示有关秋天的学习成果,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5.提炼段落文本结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专项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及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渡期,认知水平不高,对抽象概念、规则难以理解。那么帮助学生提炼出形象的、框架结构的文本结构,可以更为高效、有效地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了《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三篇课文后,就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尝试进行并列段教学,引导学生提炼出了并列段的段落文本结构。

首先,出示《秋天的图画》中的内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复习并列句知识:并列句可以调换顺序。

然后,出示《黄山奇石》的第2、3、4、5自然段,学习并列段;出示《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第2、3、4小节,归纳并列段的特征:顺序可以调整。

接着变式练习,出示不同关系的段落,在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并列段的特点。

最后设计情境,学生运用并列段落特征进行说话和写话。

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活用教材教语文”,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重组和补充,设计出更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拓思维、学会阅读,阅读教学会更有效、更高效。

猜你喜欢

图画群文课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背课文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