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4-02-06赵建萍林兆武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精神科人性化护士

赵建萍,林兆武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4)

精神科病患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多数缺乏认知能力,不能主动配合治疗,“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精髓,为探讨这一思想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对我院精神科实施“以人文本”护理管理前后的临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2009-01~2010-12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前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7~78岁,平均(53.4±10.2)岁;选取精神科2011-01~2012-12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后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6~79岁,平均(54.7±9.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日常生活、饮食关心与指导,对患者进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分别对护士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对精神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鼓励护士间积极进行沟通交流,构建护士间友爱、互助、和谐信任的关系;针对精神科护士精神比较疲惫的工作状态,站在她们的角度为她们考虑,在生活中为她们排忧解难,满足其合理的物质生活需要;加强对护士专业技能的培训,积极为其提供进步的平台和机会;定期召开护理,就管理中各方面内容征求其意见建议,根据意见建议不断对护理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1];(2)对患者的人性化管理:患者入院后积极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日常性格等,对患者具体精神及心理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心理指导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为患者讲述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及疾病控制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关注精神科患者的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情绪,对情绪不高、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疏导;加强语言沟通,做好一个聆听者,实施情感疏导,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多使用积极的言语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不轻易否定患者行为,以微笑、柔和应答等方法鼓励患者的积极行为,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对于易紧张、焦虑的患者,给予护呼吸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放松疗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适应住院环境,加强常规护理工作;加强家人对患者的看护,嘱咐家属多关心患者,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允许家属进行陪同和看护,护理的具体工作则由交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安慰,给予其心理、情感支持,嘱咐患者家属注意患者饮食、卫生等,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1.3 评估指标

采用精神科自制护理工作质量评定表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44分,分数越高则病情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经过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进行调查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8%,发生护理投诉1例;而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80%,发生护理投诉9例,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50)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最佳护理模式和护理方式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所孜孜追求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合适、科学的护理方法,表

现出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维、情感以及意志行为的不协调,对于自身疾病缺乏自知力,也缺乏基本的自我反省能力和控制力,给护士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临床对于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和护理技能的训练,及时了解到科室患者的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好医患关系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应着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精神状况和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多关心患者,尊重患者,让患者真正体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另外护士长和护士之间也应该密切联系,如果遇到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和难度大时应当及时安排护士加班,遇到患者少、护理工作量小且难度不大时则可以安排护士轮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则应当立刻组织人力支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工作结构、各班职责以及人力的合理调整,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人,以实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同时加强精神科的基础护理,保证患者房间空气清新、自然,可以在精神科病人房间巧妙使用色彩装饰,如选择一些色调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作品装饰在墙上等,让患者病房环境充满色彩美,从而促进精神科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康复。此外,还可以运用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作息规律,为患者播放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调节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稳定患者情绪和精神,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4]。从我院的实践结果来看,在精神科中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护理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1]向莲玉.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09):255-256

[2]张学彩.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840-1841

[3]张玲.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803-804

[4]杨亚芳.以人为本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0):124-125

猜你喜欢

精神科人性化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