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困境及对策

2014-02-06

职教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区教育

王 佩

中国作为乡土性的社会,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承载着就业、养老和社会保障的功能。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政府行政命令下,离开土地来到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通常被集中安置在一起,由原来村落散居变成社区集中居住,他们要面临生活空间的转移、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职业的转换。农民失地通常也是失业的过程,据统计每征用一亩土地,就会伴随1.5个农民失业[1]。有学者估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其中约5000万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面对新的居住环境、思想观念、教育模式、就业方式等的挑战,失地农民虽然能够接受由农村人变成城市人这种身份的改变,但却难以融入社区,更难以融入社会。随着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果不研究并解决他们的融入困境,将会威胁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影响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因素

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着重新进行社会角色自致的问题。根据社会学理论,角色自致是个人自我选择的过程,角色获得与自致地位既与个人努力有关,也与社会制度有关。许多失地农民面对迥异的生活环境,难以重新定位新的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存在认知障碍

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居住地由“村改居”,居住的社区大多已被纳入城区,户口性质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就业取向由涉农行业转向非农行业,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表面上看,许多失地农民能够适应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用征地补偿款购买家电产品,装修房屋,甚至购买高档消费品等等,这反映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接近城市家庭消费模式。他们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有些失地农民靠出租房屋赚取收入,有些从事商品生产获取收入,这意味着失地农民正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但是社会角色的确定是个人和社会长期努力的结果,失地农民接受市民角色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同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失地农民从内心深处并不认可自己是“城里人”,他们认为在社会地位、就业模式、劳动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别,在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不同,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生活,难以融入城市人群,难以对城市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认为自己本质上仍是农民。学者把失地农民不能清晰确认自己社会角色的现象,称为社会角色混淆期[2]。

(二)职业转换存在困难

农民失去土地来到城镇后,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实现职业转换。马克斯·韦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社会地位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生产关系,此外还包括生活机会,这种机会的获得场所主要是市场,这种机会主要体现在职业上[3]。失地农民只有在城镇实现了非农就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融入城市。但是目前失地农民在城镇就业常常受到用工单位的排挤和歧视。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国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失地农民激增。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每年约新增700多万失地农民,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新社会群体潮水般涌向城市,城市的就业市场难以容纳。二是国家政策保障不足,对失地农民安置不力。我国现行征地安置政策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政府或企业征用农民的土地后,实行一次性支付农民若干安置补助费作为补偿,而对于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问题则不管不问,这虽然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眼前的生活问题,但却没有顾及他们的可持续生计。三是农民失地后,社会管理滞后。农民失地是先拆后建,从村落被拆迁到入住社区,一般需要三年时间。这段时间失地农民居住分散,社会对他们无法集中管理,即使入住社区后,由于远离城区,管理人员少,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常常处于盲区和半盲区,对于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就业安置根本无暇顾及。在失地农民的家庭中,近一半的适龄劳动力处于无业或自动失业状态,他们的职业转换状况令人堪忧。

(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匮乏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的知识和能力。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普遍较低,据统计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且教育质量难以保障,从事第一产业人员的文化程度90%以上为初中和小学。失地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业生产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技能;失地后,熟悉的农业技能无用武之地,而迫切需要的非农生产技能却一无所有,这让他们既失落又焦躁。失地农民薄弱的人力资本和目前社会各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高要求构成了一对矛盾,不仅制约了失地农民独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且可能造成较多的社会越轨行为。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同样匮乏,失地前农民一般聚族而居,社会网络依靠血缘、亲缘和地缘维系,交往方式相对稳定。进入社区生活后,受社区位置、工作环境和自身素质等的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基本上还是限定在原来的“族区”,对于社区的事务,常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参与度和认知度均不高。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匮乏致使他们缺乏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感,不愿意和城里人打交道;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不愿意融入新环境;缺乏对社会的信任感,产生自卑心理和相对剥夺感。社会学家认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弱势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权益的强势群体怀有敌视或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罪于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4]。难以融入社区的失地农民就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社区应当首当其冲地化解这种潜伏的冲突,通过引导失地农民融入社区从而促使他们融入社会。但是目前社区对失地农民的支持明显不足,这就既造成社会对失地农民的监管失控,又导致了失地农民缺乏社会融入的途径。

二、社区教育存在的困境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来的,尽管目前学者对于如何界定社区的概念有诸多分歧,但普遍都强调社区的地域性特征和情感归属。失地农民生活在社区,空间的邻近性使得他们便于频繁交往;相同的归属感使得他们能够获取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生活,如果他们能够融入社区就能够融入城市,依托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社会融入是最简捷、最务实和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社区作为新型社会支持网络在化解失地农民社会融入方面存在许多困境。

(一)社区组织建设落后

失地农民社区通常是由一个或几个村落的村民组合而成,居委会成员一般是村委会的干部,其思想观念、管理方法一时很难转变,而且每年约700多万的失地农民涌向城市,新社区不断建立,如何配备社区党委领导班子,如何使社区党委引领失地农民融入社区是政府急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失地农民社区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和制度,但由于缺乏专项资金的投入,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因此在组织建设、机构设置、服务范围和职能职责等许多方面建设步伐缓慢。社区工作不仅繁琐而且繁重,居民的养老、医疗、补贴、治安甚至卫生等许多工作都需要社区完成,这就造成社区工作一人兼多岗,一人兼数职,职责不清、责权不明。社区组织建设落后、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的职责程序不明确,这就造成社区对于失地农民的服务不到位、不得力,当然更无暇顾及失地农民的社区教育问题。

(二)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

目前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由以前村委会的干部组成,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习惯于按照以往的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工作效果难以满足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再社会化。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也制约着社区的发展,在社区工作中,常将社区支持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混为一谈。失地农民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的问题,既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组织和管理,又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协调和帮助,致使对失地农民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技能的培训、信息的交流以及情绪的疏导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缺憾或缺失,也导致了社区资源整合率低,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差。失地农民社区几乎没有志愿者队伍,使社区繁重而琐碎的服务工作无人分担,而且无法弥补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的不足,难以提升社区的管理水平。

(三)社区教育服务内容狭窄

相对于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社区过多的忙于日常行政事务,没有形成有效服务网络,教育服务内容相对狭窄。主要表现为社区的文化建设缺乏计划性和协调性,场地和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文化活动常靠居民自发举行,社区教育无法开展,文化活动的效果难以让居民满意。社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服务明显不足,社区蕴含着许多就业岗位,如家政、物流、教育、护理等等,但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社区管理水平偏低,致使许多岗位并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也使许多失地农民丧失了再就业的机会。社区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同样缺失,失地农民多年来一直受农村传统文化的熏陶,“村改居”后,他们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社区却无力对失地农民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提高他们获取就业资源的能力;无法进行心理疏导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无处提供法律支持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教育服务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失地农民融入社区生活,不利于缓和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

三、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对策

社区是失地农民共同生活的场域,固定的居住场所和频繁的交往活动能够增加他们社会互动的有效性和积聚社会资源,因此失地农民如果能够融入社区就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目前失地农民难以融入社区的瓶颈在于社区的管理水平不足和失地农民的素质过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依靠社区教育。

(一)加强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国家应把对失地农民的社区教育纳入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保障社区有专门的分管机构。政府应重视对失地农民的社区教育,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保障社区有场地、师资、措施开展教育活动,并将其作为考核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党组织应认识到开展社区教育对于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对于社区建设、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带领居民投入到社区教育中,提升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社区工作者要积极服务于对失地农民的社区教育,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并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评估他们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爱好特长、发展需要等,评估社区中可以运用的教育资源,协助社区党组织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最大可能地运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更多居民参与社区的教育和培训,这样既能加强居民间的沟通和联系,增强社区凝聚力,使之融入社区;又能够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增加收入,使之能够融入社会[5]。

(二)发展社区教育,为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服务

面对数以亿计的失地农民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由涉农行业到非农行业的转变,社区教育应有所作为。首先要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失地农民面临就业、养家糊口的压力,无法适应学制长、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应围绕社会需求、为失地农民开设各种课程的学习活动,提高其素质、培养就业能力。其次社区教育要培养失地农民的市民素质,他们已熟谙农村中的为人处世,已适应农业生产技能,已习惯乡村的生活方式,来到城市后却面临必须接受和适应现代市民的社会角色。社区教育要培养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的意识,培养他们明智地处理个人生活、工作和家庭的事务,务实地选择自己生活目标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促进他们市民化的进程。再次社区教育要重点培养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失地农民除了少数人继续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以外,大部分人需要转移到第二或第三产业中谋生,但他们普遍缺乏非农生产技能,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知识型和技术型劳动力的要求。因此社区要大力发展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职业技术培训,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使他们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掌握一技之长,尽快适应现代工作环境,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三)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失地农民要想顺利融入社会,除了靠政府、社区提供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发展个人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这就要求失地农民首先更新观念,“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变革。思想的变革是发生于思想结构本身中的革命”[6],失地农民只有扬弃原有的思维习惯,才能正确进行自身定位,积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增强市民责任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以及法制意识。其次失地农民要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型和智力型工作的要求。涂尔干说:“无论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都惟有通过习惯和训练才能按部就班地起作用”[7],失地农民参加社区教育所获取的知识是养家糊口的资本,是融入社会的资源。再次失地农民应有意识地参加投资和创业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他们获取的征地补偿款,是他们融入社会谋求自身发展的原始资本,如果利用好了这笔钱,就会为就业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获得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总之,社区教育是改变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低、非农职业技能差的最简捷、最务实、最有效的途径。在社区的引领下,失地农民要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职业转化,逐渐融入社会。只有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我国才能够真正实现土地和人口的城镇化,促进社会在增长中发展。

[1]金丽馥.中国农民失地问题的制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0.

[4]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

[5]王国光.多维视域中的社区教育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9):66-68.

[6]埃德加·莫兰.复杂的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

[7]爱弥儿·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社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关于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