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职院校推广微课的探究*

2014-02-06吴汉生廖乃高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微课比赛

◆吴汉生 廖乃高

“微课”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教授是研究和推广“微课”的第一人。“微课”的引入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它对教育的推动作用得到教育部门和学术界的认可。教育部面向中小学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微课比赛”,2013年,除了继续举办“全国微课比赛”之外,还要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将“微课”向高校推广。据统计,截至2013年5月31日,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平台注册参赛的高校已达到491所,上传参赛作品超过8000个,活动得到高校教师的积极响应。

本文试图结合“微课”的特点,对“微课”在高职教育领域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高职院校推广“微课”提出几点建议。

1 “微课”的概念

“微课”,即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

“微课”有以下主要特点[2]。

主题突出,指向明确 “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单一,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被称为“微课堂”。

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微课”以教学微视频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练习测试和反馈意见以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种真实的教与学情境,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用于高职教学的“微课”时长不超过20分钟,符合高职生的认知特点;资源容量小,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只有几十兆,它的视频格式一般为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用户既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也可以将其下载到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远程听课和个性化学习。

半结构化,易于扩展 “微课”是一种以网页方式呈现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它不仅主题突出、资源有序、结构紧凑,而且具有半结构化框架的开放性优点,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其中的各种资源要素都可以修改扩展和生成,并随着教学需求和资源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生长和充实,进行动态更新。

类型多样,应用面广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微课”,适用于学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可用于学校教学、远程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领域;可支持自主、协作、探究等情境式学习。

2 “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文明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微”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大学校园生活的节奏。“微课”被看好是当今最具前景的教育技术,它的出现是“生正逢时”,对高职教育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成为高职教师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对教师而言,用“微课”辅助教学的好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实现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教师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如:

①教授类“微课”,可用于指导课前预习和课后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

②解题类和答疑类“微课”,可用于指导复习和做作业;

③活动类“微课”,可用于指导开展某一项学习实践活动;

④实验类“微课”,可用于指导实验和实训。

后两类“微课”在高职教育中有其特殊的作用。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操作技能学习,可以把教学所涉及的典型的生产现场及生产过程的情景、主要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其操作流程等制作成“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同样,还可以用专门制作的“微课”指导和培训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等。不同的“微课”有不同的功效,学生可以按需选用。

2)对课堂教学的不足起“补救”作用。高职课堂通常学生较多,生源复杂,学习水平差异较大,教师一次性的教学难以保证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若把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制作成“微课”,就有可能让学生对原来不甚理解的知识点经过一次或多次重温学习后掌握。

3)实现教学工作的减负增效。高职教师一般面对的学生较多,教学任务都很重,重复性教学和课余辅导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教师往往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却不理想。适当地应用“微课”,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会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制作专门的“微课”给予指导,做错的题目就有可能得到及时纠正,教师不用每次都到班上向全体学生讲解或逐个指导学生纠正,避免了由此产生的对另一部分学生的干扰,并节省了辅导时间。又如,每次做实验前,教师往往都要向学生做简短讲解,若把讲解的部分制作成“微课”,每次实验向学生播放,就可以减少教师重复指导实验时讲课的负担,而且经精心准备的实验“微课”效果会更好。

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 高职学生对学习有多种诉求,譬如:教学内容要简单实用、突出重点,教学方法要灵活、有趣和直观,学习情境要真实,学习能随时随地进行和持续时间要短,辅导要及时、耐心,等等。任课教师制作的各种“微课”都是针对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专门准备的。学校如果用“微课”的形式来开设一些选修课(以人文类为主)的话,也一定是经过精选的优质“微课”,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经多次发布点击率高的作品。因此,学校和教师所提供的“微课”,如果种类多、数量足、质量高,加上“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就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课程知识点按需选择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等各种诉求,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有利于拓展知识、提升技能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成为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微课”虽然短小精悍,但它的制作需要教师倾注较多的精力,譬如:制作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的“微课”,要求教师对相关理论、实践内容做到深刻理解、正确应用和娴熟操作,并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和清晰的表达;而用于教学交流展示的“微课”,如微视频公开课或微视频说课,教师除了要提供教学微视频之外,还要提供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等材料,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用“微课”进行教学和交流展示,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等教学基本技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尤其是用于同行交流的“微课”,它能把围绕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境完整地记录下来,这就为教师本人、学生、同行和专家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观察与剖析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教师个体反思和同伴互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促进作用。

成为推动高职教学资源建设新的源动力 多年来,教育部不遗余力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举办教学软件比赛等措施来推动高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为此,从2012年开始又推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采取对原来的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等办法,来提高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效益。2013年还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发动广大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做‘微课’,用‘微课’”,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拉动教师对课程教学资源的“内需”。有了教师的需求,就会激发起学校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源动力,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根本性问题,并会形成高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3 推广使用“微课”的措施

作为一种被认为最有使用前景的、新兴的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推广普及。

创设使用“微课”的良好环境

1)建立“微课”的发布和展示平台。学校需要在校园网上建立方便师生使用的“微课”教学资源,可以考虑从四个层面的需求来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面向全校教师开放的优秀“微课”作品展示专栏,把历次比赛获奖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供大家学习交流;第二,要建立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微课”任选课在线学习中心,学生经过注册,可登录进入学习中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微课”学习,学习结束,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任选课学分;第三,要建立一个面向具体专业教学用的“微课”,如针对某一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制作的“微课”,主要为该专业师生使用;第四,还要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够向学生发布包括“微课”等教学信息的空间,它由教师个人使用和维护,学生可以登录点击观看任课教师提供的“微课”或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

要不断积累和丰富“微课”教学资源,使“微课”真正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微课”资源作为学校网络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应该在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时统筹考虑。

2)建立和完善使用“微课”的设施。学校除了在教室、实验室、报告厅等教学场所配备联网的多媒体设备之外,在图书馆、会议室等场所也应配备相关联网设备,并提供覆盖这些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信号,方便师生使用“微课”等教学资源。

3)制定“微课”的相关管理制度。一是出台有关“微课”的制作、上传、审核、发布、使用和维护等管理办法;二是制定开展“微课”教学比赛的方案、评审规则、优秀作品奖励办法。若把“微课”作为选修课,则要制定有关“微课”征集、选课管理等办法。以制度来规范对“微课”教学的管理。

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让“微课”成为一种“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资源。

开展“微课”比赛 依托“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这个平台,每年发动教师参加系(部)、学校、自治区和教育部组织的各级“微课”教学比赛,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用”的目的。也就是以比赛作为抓手,提高教师“微课”的设计制作水平,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丰富“微课”教学资源,普及推广“微课”。

拓展“微课”的应用面 任何事物离开了应用,就会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学校推广使用“微课”,不仅要鼓励教师用“微课”指导学生学习,还应倡导用“微课”来交流教学经验,用“微课”来汇报工作,譬如用“微课”来“说课”(教学设计)、“说专业”(专业建设)、“说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说教材”(教材建设)等。用“微课”可以解决教学和工作上的问题,就尽可能地使用,让广大师生接受和喜欢“微课”,在学习和使用“微课”中共同进步。

“微课”的应用,由于它所固有的特点,不仅顺应了当今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符合绿色教育理念,而且也切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实际。所以,“微课”在高职教育领域一定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着力推广。但是也要注意到“微课”应用的局限性,用于教学时它始终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以及现场实际操作训练。因此,面对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高职学生和强调培养“适销对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如何让“微课”成为高职学生学习上的“至爱”,成为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利器”,更值得做进一步的探究。

[1]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EB/OL].[2013-07-28].http://weike.enetedu.com/bisai_fa.htm.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微课比赛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