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构建*

2014-02-06唐霞张广颖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0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课程外语

◆唐霞 张广颖

作者:唐霞,泰山医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英语教学;张广颖,泰山医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英语教学(271016)。

1 研究背景

在当前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英语在升学考试中分值比重调整的热议背景下,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上议事日程。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及地位不应该降低,而是要做出相应的课程调整和重新定位,大学英语教学要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王守仁、王海啸于2011年撰文《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报告了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530所高校的调查结果,其中171所认为最好开设全校统一的大学英语课程,105所选择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开设不同的大学英语课程[1]。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单纯的“基础英语定位”带来的“教学上应试教学、学习上普遍懈怠和系统上费时低效”[2]。目前单一的课程设置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及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应构建完整的含普通英语/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及通识教育类英语等三个类别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1]。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需求产生动机,分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已迫在眉睫。本文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某普通医学院校“卓越医生”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以需求分析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法,对医学专业学生及医学从业人员进行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然后对试点班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调整和设计,提出医学生大学英语整合式课程体系的新框架。本研究对以学习者需求为本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被称为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NA),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其理论背景主要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之后交际功能与Dell Hymes的“交际能力”、学习中心法等二语习得相关理论也相继成为需求分析的支撑理论[3-4]。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它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5]。Hutchinson ffamp; Waters早在1987年就指出应该结合学生的目标需求(target situation needs)和当前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分析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方法[6]。

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和现有外语水平与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到的内容和要掌握的主要技能。学习需求分析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该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和课程体系制定与实施的前提。

3 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社会对英语的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点,不同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准确、全面获取医学专业学生及从业人员的外语需求信息,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观察法、个别访谈法等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

文献调查 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分别以“需求分析”“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等为关键词检索到2004—2013年在外语语言学类共10种期刊上发表的外语课程规划相关论文共计29篇(10种期刊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人员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并认真研读每篇论文。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在文献阅读和与同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以陈冰冰构建的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7]为指导,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测,然后提出修改意见并对问卷内容进行了调整,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问卷主要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外语学习经历、对外语的需求等内容。参与问卷调查的学习者为某普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研究问卷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放,并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当场回收,以尽量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共发放问卷846份,回收846份,经统计有效问卷共838份,有效率为99%。

测试 测试试卷由标准试题库生成后又经过数名经验丰富的一线授课教师研究、修改后确定,难度高于当年高考英语试题,但低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测试的目的是要了解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全体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在报到后立刻参加测试,他们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还没有任何概念。本次分析只选用医学专业学生的试卷作为样本。试卷主观题的批阅实行流水作业,批阅者均为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参加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卷,以保证评分的客观与公正。

定性研究 采用观察法和个别访谈的形式来收集数据,研究对象为三所地方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主要了解本行业对英语的需求特点。

结果分析与讨论 课题组对收集到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下面根据结果进行讨论。

1)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从外语需求的角度对外语课程进行规划的研究相对较少,总体来讲国内高校的英语课程设置没有体现“整体化存在形式”和“动态化发展过程”[8]。外语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均应有需求分析的指导,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能起到反拨教学、调整教学的作用。

2)问卷调查表明,98%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体现在他们每天都会拿出1~2小时的时间用于学习英语;82%的受试者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参与,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选择“理想的英语授课模式为老师讲授为中心,学生听、记笔记,希望老师帮他们提高应试能力”的占了较大比例(54%),26%的受试者选择了“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老师讲授为辅”,希望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其他受试者选择了侧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借助网络自主学习为主”。这一结果表明,学生虽然认为英语重要,但是将来的职业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这些刚刚结束高考的大学新生来讲还是比较模糊的,他们知道进入大学后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要考过英语四、六级,另外英语是考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因此选择了“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另外,这些受试者来自于一所位于中等城市普通本科院校,生源地以农村中学为主,多数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还相对比较保守;虽然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普及,但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辅助甚至完成自己的学业,对于这些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说不啻为一大挑战。他们之前的学习经历更是和用英语为工具查找专业文献、撰写摘要等相距甚远。

3)测试成绩分析表明,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高(平均得分率61%),与阅读部分(得分率79%)相比得分较低;作文的结构及使用的句型、词汇较为单一,有些作文只是词汇的罗列。这与调查问卷的结果是一致的,认为写作是最大的难题,希望开设写作课的学生占81%。

4)社会用人单位即专业岗位对英语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对用人单位(医院)的观察及对医务人员的个别访谈了解到的,这些现身说法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可以用来指导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本次调查的所有受访者均毕业于正规医学院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本职两年以上,他们均提到了“能够进行英文文献的阅读”(100%)这一点,这一点与胡学文等的调查结果“能够阅读英文版的专业资料”一致[9]。另外,部分高层次业务人员提到了“用英文撰写符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专业论文”(37%)和“在国际会议上交流、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25%)这种高端要求。

综上所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使需求分析成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前提。培养医学专业的学生能够进行英语文献检索、搜集并阅读医学专业资料、获取专业信息,了解医学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术交流能力,用英语进行医疗、科研等与其专业相关的活动是本课题课程设置的核心。

4 “卓越医生”班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课程要做好应对教育国际化挑战的准备,应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加强语言技能的教学,适应学生专业课程对语言的要求,培养学生应对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能力。

在对以上英语学习需求调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之后,课题组提出构建含英语桥梁(又称先导)课程、公共英语基础课程、语言应用技能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在内的课程模型,为实验班学生在基础阶段(第1~4学期)开设大学新生英语导入课、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高级英语写作、翻译等课程;后续(第5~6学期)开设基础医学英语及学术英语等提高阶段课程;此后与部分双语专业课程相衔接,形成学生在校期间不间断、循序渐进的课程连续体。

上好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大学英语(先导)课 桥梁课开设时间为两周,配合学校里的入学教育及专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包括心理的调整,对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目标定位的适应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讨论、讲座、网上交流等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系统性的指导,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本专业对英语的需求情况,确立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迅速调整自身,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辅助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桥梁课程的设立完善了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语言类基础及技能拓展课程帮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 本研究的受试者均为普通高校达到二本分数线的学生,入学后的测试成绩分析也证明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基础英语的教学非常必要,但压缩到两个学期进行,辅以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在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达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具备了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后,转入提高阶段课程教学,针对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开设多门语言技能课,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以考试为导向,而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医学英语及学术英语等应用类课程的开设为专业发展做好铺垫 专业英语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语言能力服务的,是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唯一有效途径[10]。专业英语教学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基于医学这一学科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拓展知识面上具有较大优势。“卓越医生”班的学生可以借助“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机会,同临床医生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医学专业对英语的需求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及信心。

5 结束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应以学生的语言英语能力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核心。任何脱离社会、脱离学习者自身需求的教育、教学都是对教育、学习资源的极大浪费。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既帮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语言技能,又可为今后以英语为工具提高专业学术能力打下基础。

虽然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如:只在本校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较小;对在职医务人员只进行了非正式访谈,没有进行问卷调查;教学实验人数较少,“卓越医生班”为小班教学,共39名学生;等等),但研究人员仍希望本研究能为本专业同行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实验提供一定的思路。

[1]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6-308.

[3]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4]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18-21.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6.

[6]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20.

[7]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123.

[8]杨港.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展望: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分析(2004—2012)[J].外语电化教学,2013(5):75-80.

[9]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5):12-17.

[10]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课程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大山教你学外语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