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

2014-02-06苏小冬王亚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0期
关键词:科技园校企大学

◆苏小冬 王亚峰

作者:苏小冬,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农经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和创业教育等;王亚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大学科技园总经理,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210046)。

从1988年东北大学第一家大学科技园开始,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经过了高校自由探索——国务院启动建设——内涵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大学科技园的认定管理办法业已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日趋明确,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4家[1]。

众所周知,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标志,现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主体大多是高校和政府,而牵头高校大都是“985”或“211”等本科高校,至今没有一家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生力军[3]。江苏是教育大省,也是经济强省,高职院校在校生占高校的半壁江山。江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于2012年初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开展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上同意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正式拉开了江苏高职院校建大学科技园的序幕。

南工院依据专业优势和南京市的产业定位,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积聚科技人才、筹措建设资金、创建服务平台,于2013年11月通过了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以“思路清晰,发展目标明确,功能定位准确,运行管理政策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完备”,达到江苏省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标准。

1 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街道,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科技园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截止2013年12月底,已有入园企业91家,其中科技型总部型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配套的商业服务型和管理咨询型企业20家。2013年,南工院大学科技园荣获科技部、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荣誉称号。

政校企合作紧密 南工院利用位于城区的老校区资源,与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共同申请,由深圳金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进行老校区的改造,构建了政校合作共建科技园管理会、校企合作共建管理公司、政校企三方合作成立董事会的管理运行构架,政校企实现紧密合作、深度融合。

专业产业对接 南工院根据特色品牌专业,对接南京市优势产业,依托科技园的地域优势,产业定位确立在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控制、新能源技术研发、文化创意产业上,这样既促进了学校一流专业的建设,又契合了南京市地方经济发展。

人才资源密集 入园企业现有博士34名、硕士85名,高级职称47人,南京市“321”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四人。近两年时间获得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科研项目24项,申请专利数149项。

大学生创业活跃 按南工院“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全过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有17家南工院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园区孵化。科技园为大学生创业公司提供拎包入驻的办公条件,全免租金的优惠,并在入园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中为每家公司选派了创业指导师,提供“一对一”的实时跟踪服务。

2 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原则

政校企合作是科技园建设的手段,孵化中小科技企业是根本,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园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标[4]。

盈利和彰显办学特色并驾齐驱 没有造血功能就没有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样,没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也没有存在意义。科技园基本职能是对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利用科技园资源反哺人才培养、促进专业建设,而政府更注重税收,合作企业更关注盈利。在科技园的发展定位上,学校一定要强调话语权,守住根本,不能把科技园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处理这对矛盾,南工院采取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总部型高新企业并重方法,兼顾孵化和税收、孵化和利润的矛盾,并通过总部型高新企业筑巢引凤平台实现大学生“双实双业”、校企合作研发的功能,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与企业和政府合作,齐头并进 与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是主管部门的要求,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借助政府的行政力是科技园良性发展的保障。与企业合作要避免“一脚踢”,学校沦为“二房东”;而是明确各自的目标,不仅要引入企业的资金、人才,更要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借资和借智”相结合。南工院在科技园股东结构上“2+2+1”模式,即学校两名、企业两名、政府一名;管理机构组成上,有学校全资的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有与金蝶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的公司化运作的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在服务平台上,有秦淮区瑞金路街道的人才引进办公室和工商、税收一站式服务大厅。学校、政府、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合作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

反哺人才培养,“九九归一” 利用大学科技园平台服务人才培养,是建设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目标。要利用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岗位,还要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重点专业建设。新能源专业是南工院的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南工院的“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就依托入园行业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风电专业委员会,引入国际知名风电企业,如金风集团、南车集团等,将分散在江苏各县市部分优秀企业的研发机构集中到科技园,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风电技术及装备集聚区,聚集了风力发电创新要素和资源,新建了新能源专业实训基地,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科技创新团队校企混编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科研设备、研发经历、经济实力、创新精神等七个主要因素,缺一不可。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单靠学校和企业力量都无法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成果转化。南工院依托科技园平台,通过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混编,已组建了四支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团队:会计专业与金蝶软件集团组建了金蝶会计教学软件开发团队;轨道交通专业与鼎唯思特公司组建了地铁自动化系统研发团队;新能源专业与江苏省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及骨干企业组建了风力发电与装备技术的研发团队;物联网专业与中电科(集团控股)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通过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混编,提升了应用型研发的水平,补长了高职院科研的“短腿”。

3 “五地”的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定位

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具备三大功能: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建立大学科技园与一流的本科院校建设差异很大,与本科院校相比,表现为“一弱两强”。

“一弱”:高职院校教师的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少,而本科高校的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很强,成果多,转化量大,很多入园企业是学校教师创办的科技型企业。

“两强”:一是高职院与企业紧密结合性强;二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

高职院校建大学科技园要进行科学定位[5],除做好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成果转化,还要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6],有利于“双师”教师的培养[7]。南工院的科技园的定位是围绕南京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目标,践行“开放办学、多方融合”的政校企合作理念,统筹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了“五地”科技园功能定位,即:学生创业就业的基地、教师科研提升的园地、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地、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地、政府社会转型的高地。

4 创新科技园管理体制

现代企业化运行机制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标志[8]。江苏高职院校的大学科技园,有学校自主经营的,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有基本依赖企业经营的,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也有多元主体投入、校企共同组建公司、以学校为主经营的,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吸引外资、校企合作经营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方向。南工院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当年建设当年企业入驻率超三分之二,并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实现盈利。

科技园的管理构架 南工院与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共同成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南工院出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学校全资的南京南工院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学科技园平台管理、入园企业的服务、项目引进、大学生创业指导、成果转化。南京南工院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又与深圳金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注册资金100万元,成立南京南工院金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金蝶方任总经理,专门负责中山园区的招商、运营和物业管理;南工院方任董事长,负责科技园服务和孵化;政府方协调关系、政策支持。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政府、学校、出资企业、入园企业四方得益是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有相对明确的分工,又相互合作支持,实现四者目标的统一。学校主要做科技园建设规划、孵化企业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税收等优惠政策的落实等工作;政府主要做园区规划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咨询、税收优惠、企业推荐、周边矛盾协调等工作;合作企业主要是投入资金,通过职业经理人对科技园进行经济管理、物业管理、安保服务等工作;入园企业接受科技园的各项服务和优惠,同时接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管理体制创新的成效

一是大大提高了建园速度。2012年由金蝶公司开始投资建设,对老校区进行规划调整、建筑装修、道路改造、供电扩容、环境整治等繁杂工作,六个月基本完成,2012年9月18日就正式开园,同时进行招商、企业入驻、物业管理等工作。2013年9月,企业的入驻率达到90%以上,入园企业上交税金达1000万元,学校也实现了预期的利润,强大的造血功能为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坚强后劲。

二是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科技经营管理由金蝶公司派驻的职业总经理负责,全面引入金蝶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软件,运行规范、效率显著,大大提高了大学科技园的品位和形象。

三是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是科技园建设的方向。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大学科技园投资要从大学独家向多元主体参与渐进,让大学科技园成为大学与社会资源汇聚和融合的地方。南工院依托老校区资源,由金蝶投资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建筑物装修、道路改造、管网重构、消防设施完善等基本建设,保障了学校将有限的财政财力用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

四是支撑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南工院还与金蝶软件集团共同成立会计学院,联合开发金蝶EAS集团财务管控系统的教学平台。此项软件开发被业内专家誉为国内首创,将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习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及大型企业会计人员培训提供软件支持。

5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科技园服务性收入占比低 科技园的收入来源有两大类:一是运营机构服务性收入,一是房租物业收入。南工院大学科技园收入主要还是租金物业收入,服务性收入不足总收入的15%。主要原因是建园时间短,为企业服务开展的业务项目少、层次低。

改革的举措上要发挥多元主体参与运营的大学科技园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增值服务项目,建立增值服务体系。

科技园管理队伍业务能力还不够强大 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都是学校的教师或中层干部,缺乏经营管理、企业服务、创业指导、社会工作、公共关系等经验。

改革的举措方面建议建立大学科技园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邀请知名企业家、资深园区管理专家、创业投资家作为导师,通过沙龙、交叉任职、业务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园区管理、技术转化、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经验的综合性大学科技园管理和服务人才。

[1]舒华.新时期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方向与机制思考[EB/OL].[2013-09-13].http://www.niit.edu.cn.

[2]陆建洪,李俊飞.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调查与发展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67-69.

[3]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23/c1024-25188997.html.

[4]廖伦建.校企合作拓宽高职科技创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50-51.

[5]杨友文,叶敏.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及其实现[J].科技管理研究,2012(3):59-60.

[6]马强,付艳茹,凌彦,等.基于开放式园区的高职“双师”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56-57.

[7]马强,付艳茹.基于大学科技园的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2):77-82.

[8]贾磊,李永顺,彭松.以现代化企业运行机制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3(8):71-72.

猜你喜欢

科技园校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