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模式研究
2014-02-06何剑波
何剑波
中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源起于改革开放后现代旅游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至今已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得到巨大提升。据国家旅游局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和设有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097所,在校生数为57.62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数为576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00%;本科生在校生数为21.4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24%,而专科生在校生数为35.5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1.77%。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持续膨胀,产业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带来了庞大、紧迫和多样性的旅游人力资源需求,可以说,旅游行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人才的竞争。经历了世纪初依靠数量和规模发展的阶段,我国旅游产业逐渐转向依靠效益求发展的模式,这更进一步提高了对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尤其是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和结构都趋近合理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但过快的发展态势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目标不具体;“双师型”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置过于程式化,教材和教学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实践教学形同虚设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目前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同质化”-专业无特色,学生无特长,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培养的人才无差异性。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需求出现严重错位,大部分旅游专业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核心竞争力较弱,这也造成了其行业内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遭遇了重大的发展瓶颈。因此,对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在中外对比视角下提出其“非同质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势在必行。
一、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分析
1978年,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它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正式拉开了序幕。一时间,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纷纷举办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囊括近30个相关专业的较为完善的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体系。但一直以来,我国旅游教育走的是“外延式”规模扩张而非“内涵式”质量提升的发展道路,各旅游院校较多地关注生存因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发展因素。虽然经过了规模化扩张以后,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增幅显著,一度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为旅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为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之相矛盾的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并未像数量一样持续大幅提升,培养出的旅游人才未能经受住高速发展的旅游市场的考验,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需求出现严重脱节,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的问题普遍存在,旅游专业毕业生对行业的整体贡献率偏低。对于多数从业者而言,旅游行业似乎成为了一个“听起来很大,走进去很小;看起来很好,干起来很苦”的领域[1]。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国内旅游教育特别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同质化”是问题的“症结”。
“同质化”,意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不同个体具有相同的内容、相同的形式、相同的结构、相同的对象,不易分辨和区别[2]。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势必造成所培养的“单一性”旅游人才与“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导致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招生渠道单一
通过比对相关统计数据发现,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生源中,绝大部门出自普通高中,而来自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等旅游专业毕业生生源所占比例极少。这种单一的生源构成导致了旅游中等职业教育明显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脱节,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没有得到持续延伸。中等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人才,虽已具有一定的专业认知和专业积淀,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由于高考升学体制和考试成绩的限制,未能有机会接受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所提供的生源对于旅游专业缺乏有效了解,专业认知还只停留在表层,因此无法将专业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对旅游专业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学生缺乏专业自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力和成就动机明显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只是机械地完成专业学习任务,无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培养的人才自然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的需求。因此,招生模式的单一就从源头上导致了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二)专业师资实践经验缺失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这也使得其本身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 “双重属性”。基于此,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专业师资除了应具备高校旅游专业教师所必须的理论素养外,尤其对其行业实践经验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较之于其他专业,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开设时间不长,加上其特殊的学科地位,造成了目前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学历背景相对复杂,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或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多是从中文、历史、外语、地理、管理、经济等其他相近学科专业转型而来,绝大部分师资不具有直接从事任何旅游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虽然学历达到了高校教师的一般要求,但是专业教育背景缺失,行业实践经验匮乏,使得他们只能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与旅游行业强调 “实践性”、“应用性”的行业特征以及旅游专业对师资“双师”素质的根本要求是相背离的。教师无法真正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培养的大部分学生是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的“纯理论型”人才,这也导致了目前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三)教育培养模式缺陷
我国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原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即实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强调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相对封闭的培养模式。旅游教育者们忽略了旅游高等教育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的性质,过于强调书本理论知识,轻视专业实践教学。此外,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定位不准等问题,高职、专科、本科等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界限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极其相似,使得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旅游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自身特色是旅游专业人才适应行业发展不至被淘汰的关键。但目前国内大部分旅游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在不断重复建设中消磨着有限的资源。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不科学,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整体性不强,同时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未能体现应有的专业特色;另一方面,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人才培养无法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此外,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强调所谓的“系统性”,却忽略了对旅游人才在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缺乏弹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因此,教育培养模式的缺陷在培养过程中又加剧了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四)教学、实践与就业无法有效关联
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构成,也是旅游人才培养导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旅游从业人员中,中高端管理人员往往不具备规范的旅游职业教育背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其他行业转化而来。而由于低端管理及一线服务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大部分从业人员则主要来自各级各类旅游院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在专业实习实践过程中,由于实习条件和学生自身实践操作水平的限制,实习企业往往只能将学生安排在一线服务的工作岗位上,如导游,计调,票务,门市接待,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这使得学生对其旅游管理方面的知识无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由此产生的辐射影响导致旅游院校毕业生很难在就业中有机会从事中高端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毕业生行业就业后的流失率极高,甚至大批毕业生跨行业就业;另一方面,这种势头也反作用于旅游教育,在被动适应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旅游院校盲目跟从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在追求提高旅游人才培养速度的过程中,轻视管理能力的培养,生搬硬套实践课程,以求实践能力的速成,导致培养出的旅游人才高度 “同质化”。
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非同质化”人才培养路径
面对当前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同质化”严重的现状,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必须构建“非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当前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不断进行优化改革,走一条规模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相互协调统一的发展道路。借鉴旅游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紧密结合,将培养模式中涉及的要素(包括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大幅度调整,使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拓宽旅游专业学生的行业就业面,控制其流失率和失业率,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一)扩大招生面,实现终身教育
澳大利亚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基础上,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制度。目前,全澳州共有85个TAFE学院和1132个校区,每年有近十分之一的澳州人接受 TAFE的培训与教育[3]。TAFE教育突破了学历教育的观念枷锁,使终身教育的理论方法得以实施,关注经济建设与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有效联系,把培训和职业教育融合,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来自不同行业的有职业学习需要的人提供职业教育服务。TAFE淡化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之间、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之间的界限,教育对象广泛[4]。我国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参照TAFE的教育模式,脱离中学后全日制本科脱产学习的学历教育本体,提倡终身学习的概念,扩大招生面。在学历要求方面,应该加大非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生源比例,从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等专业学校定向选录优秀毕业生。在年龄方面,旅游高等院校应该吸纳各年龄段有意愿接受旅游职业教育,学习旅游专业知识,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才,使旅游高等院校的生源层次更加丰富,实现全民教育的积极发展。通过对生源的调整,从源头上保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非同质化”人才培养。
(二)建立保障体系,软硬件互动影响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在师资力量的软实力方面:要强化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着力完善专业师资结构,建立好师资梯队,避免师资学科背景的分散。在满足一般科研和教学要求外,有效结合专业定位,注重培养师资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可以通过鼓励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种专业培训,以及聘请企业优秀一线管理人员充当兼职教师等方法,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5]。在教学设施的硬件方面,进一步增加投入,采取自筹经费、企业定向投资、行政津贴申请等多种渠道筹措专业教育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软件与硬件保障体系互动,发挥软件保障体系的效能,使现有硬件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旅游院校办学的社会美誉度,吸引更多的高等教育投资。这种联系是循环的,足够的的教育投资可以改善硬件条件,使硬件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而这种优化同时也为软件保障体系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软、硬件保障体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非同质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三)完善学科设置,与行业有效结合
日本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经过50余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并存的体系,且学科设置与行业的贴合度高,在旅游学科建设、旅游教育体系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着力完善丰富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设置,开发出一系列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群,从而适应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进入旅游专业学习的学生,除在专业基础知识和其他素质指标方面提出要求外,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还可以是国际旅游产业合作、国际旅游文化、旅游与地域经济振兴以及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等;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院校也可以开设部分与旅游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如旅游与环境、景观规划学、环境保全学、自然地理学等;为了便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可增设部分专业性强的课程,如旅游经济统计学、旅游经济政策总论、旅游产业论、旅游经济学,还有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旅游管理会计、旅行契约、广告宣传论、旅游交通论等。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贯彻学科设置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形势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6]。
(四)推动产学深度合作,提高培养针对性
产学合作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广泛施行的教育模式,尤其在美国,产学合作模式已经发展地非常成熟。这种模式通过企业和院校联动,有效交流和合作培养相关产业人力。作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我们可以与合作旅游企业相互协定、指导、计划和监督,校企双方各派导师,学生依照规定周期交替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现场实践操作实习。学生在完成校方专业教师的理论传授后,赴合作企业,在企业方导师指导下,现场进行实践操作,这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合作企业方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与实际操作所需程度之间的差距。企业甚至能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当中,依据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个性化地设置课程,这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实现与他人的“错位发展”,改变旅游人才“无差异性”的窘境,更能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使整个旅游人才“非同质化”培养链完整有效。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同时,据世界一流酒店组织(LHW)预测,到2020年,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酒店业发展最快的第一大国。优质的旅游教育是旅游业可持续性成功发展的关键。高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我国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不遗余力,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解决“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旅游职业教育方法,总结自身办学经验,拓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培养出更多适合行业需求的旅游专门人才,从而为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蓬勃动力。
[1]黎云莺.论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J].科技咨询,2005(26):59-60.
[2]袁东,李爱民.高校自主权缺失与同质化发展关联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1-16.
[3]于雷.澳大利亚 TAFE办学模式及其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01(2):19-24.
[4]尚慧文.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4.
[5]李妍.论提升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实习有效性的策略[J].职教论坛,2013(11):30-32.
[6]缪小玲.高星级酒店旅游人才英语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