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种实践形式

2014-02-06王一宁

职教通讯 2014年23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王一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五四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在全社会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在青年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它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一、学生工作中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点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因此,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形式生动,内容“走心”。

(一)多元化影响了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拜金主义、庸俗进化论、人权与民主等思想弥漫在年轻人中,这些价值观影响不一而足,但都在社会转型期通过网络、人际传播、大众传媒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夺年轻人的头脑。

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其价值观形成势必受多元化影响。他们思维活跃,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在西方强势价值观宣传影响下极易接受其观点,理想信念容易发生动摇。

(二)学校、家庭、社会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大学时期对青年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外乎社会、学校和家庭。[2]目前,三方面教育力量彼此牵制,给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带来了困惑。

学校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上各种腐败事件频出不穷,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有意加以渲染,由此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家庭教育方面,家长的说教与自身的行为指向自相矛盾。一方面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正直善良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的行为充满了功利主义。这就导致年轻人在面对世界时不知所从。

(三)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知性矛盾

当前,90后大学生比过去任何一个阶段的大学生主体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都要强。他们看重自身的生活水平,物质利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往往先考虑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2]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知行不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中,大学生们表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好的了解,清楚赞同什么,反对什么。但考试以外,当落实到某些行为时候,部分学生却没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赞赏正义美德,实践起来却畏首畏尾;他们推崇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但却难以律己。可以说,知其该为而不为,知其可为而难为,当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知行矛盾相当突出。

二、当前高校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不足

目前,国内各所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这种“课堂”模式具有系统性,持续性的优点,但是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教材内容的更新却有所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对当前热点问题的求知欲。

(一)讲台授课为主,缺乏“走心”的教学形式

许多思政教师长年累月用同一份教案授课,语言贫乏,观点缺乏创新,对于学生的课堂吸引力较差。部分思政教师只关注学校规定的工作量,他们并不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没有动力改进授课内容。空洞的授课仅仅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只言片语应付考试,却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团委活动注重宣传功夫,形式主义依然严重

近期,江苏理工学院校团委邀请共青团常州市委,学校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举办了“我的青春我的团”特色团支部活动。该活动开幕仪式场面宏大,邀请了校领导揭牌。

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国家机关工作力求实效,学校的思政类活动更应如此。长期以后,高校团委举办学生活动讲究“面子工程”,仪式豪华方便拍摄,给学校领导争面子。一场活动之后,忙来忙去都是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对此知晓度低,参与热情低,活动反馈积极性低。久而久之,学生们对团委的活动不感兴趣,更加谈不上接受教育。

(三)平面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工作规律的全面把握

学生工作指高校中教学以外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党建、学生资助、社区管理、就业、心理咨询等多种职能。学生工作是一门涉及学生心理规律、学习规律、人格成长规律的科学,极大地影响四年后学生培养的质量。由于学生工作的系统性,空抓一点往往无法真正塑造学生。例如,部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就是带着学生搞活动,或者是管好学生课余生活,不要闹事。他们没有意识到学生工作对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里部分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了自己负责的工作,例如团委老师,只看到宣讲核心价值观的一面,而忽略了社区管理,造成“空抓一点,满盘皆输”的局面。

三、学生工作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种实践形式

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一般可以归纳为:理论解读→理性认同→实践→情感认同→情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在公民层面,它要求青年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一)加强“社区育人”,用和谐友善的“舍风”塑造学生

社区文化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育人,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塑造人,已经成为知识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充。[3]江苏理工学院采用辅导员驻楼制,导师深入学生公寓,把思政教育融入社区管理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建立“和谐友善”的宿舍关系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方式。

为此,学校在学生社区中开展“道德讲堂”,让学生意识到同学之间点滴互助的非凡意义。(1)通过教师对儒家经典中为人处世方面的语录宣讲,让学生了解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的文化根源,从情感上对其认同;(2)情景再现汶川地震中舍身抢救室友财物“中国好舍友”黄昱舟的故事,在学生中塑造了“友善”的道德楷模。让活生生的榜样走进学生的社区,用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塑造“友善诚信”的舍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力推“诚信考试”,营造诚信校园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对于外界的选择具有选择性,人的心理总是不自觉地选择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形成符合当前需要的价值观。这种心理需要决定着人们价值观的选择。因此,高校中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江苏理工学院以“诚信考试”为抓手,在考生中开展立体式诚信教育。学校在省内率先设计“防作弊海报”,并将其粘贴在食堂、主教学楼、学生公寓宣传栏里。上面不仅列举了作弊会付出的刚性成本:如“开除学籍或留校察看、拿不到学位证”等,还对可能出现的“附加成本”进行了友情提醒,诸如,心情沮丧、名誉受损、家人寒心、工作难找、同学怜悯等。

同时,学校微信订阅号把防作弊海报推送到了每一位同学的手机上。借助多媒体技术,学校将价值观教育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拓宽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空间。校园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小站,但是四年间塑造的诚信氛围却可以影响青年的一生,让他们从意识深处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予以践行。

(三)创办党员“协同服务共同体”,用党建带动思政教育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石。[4]江苏理工学院在“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四点上下功夫,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为学生党员日常行为准则,创办了全省高校首个“协同服务共同体”。该共同体包含四个小组:分别为勤学功夫组,要求该团队党员带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修德模范组,要求该团队党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英语、计算机帮扶;明辨功夫组,要求该团队党员通过制作课件,在同学中宣讲“和谐友善”、“阳光心灵”核心价值观精神;笃行功夫组,要求该团队党员在同学中宣讲防诈骗知识,开展生命教育。

同时,学校将党员参与协同服务的综合表现纳入转正答辩,加强了对学生党员再教育。通过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质量,有效带动更多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区实践,用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党在边疆地区的重要社会基础,更是边疆地区经济建设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江苏理工学院是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2013年9月,该校迎来了第一批28名维族定向免费师范班的学生。大学期间,培育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情感认同,是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学习是学生的职责。知行合一,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是青年学子“敬业”的一种表达。作为工科生,少数民族学生除应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动手能力。因此,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引导他们积极服务社会。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新疆文化宣讲及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加深了汉疆一家亲的情感,懂得了尊重各自的文化,加深了对美丽祖国的热爱。

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科学。在学生工作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决不仅仅是开展几次单向的、宣传性的活动,而是努力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各个领域,面向各个层面的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者要通过设计、安排不同角度的过程体验,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里真切客观地面对认知冲突,形成自我认识和理解,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固有观念和行为准则,加深情感认同,实现知、信、行合一。[5]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B].[2014-05-05].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

[2]范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2):168-169.

[3]王一宁.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J].职教通讯.2014(8):51.

[4]马从兵.基于价值观教育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2013(1):134.

[5]陈华.规范性与个体发展性: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冲突与调适[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79-280.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