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教育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其应对

2014-02-06邱逸峰

职教通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学校教育

邱逸峰

一、时代背景

“就业难”,“难就业”已经连续数年成为热门词汇,据此教育部不断提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舆论导向、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毕业生走创业之路,以期降低社会就业压力。然而,全球知名的麦可斯数据有限公司于2012年和2013年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全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2012届略有上升,也不过2.0%。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提升毕业生创业动机和创业人数方面并无明显成效,窥斑见豹,职业院校的数据表现估计也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是政府和学校不重视,也不是学生不想创业,而是政府和学校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难以契合导致的。

二、现实矛盾

(一)创业价值观教育与创业技能教育的矛盾

一个毕业生是否创业、能否创业、如何创业,这是一位创业者最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社会普遍弥漫着的“功利主义”气氛的条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对创业课的开设动机和学习动机或多或少地有着理解上的偏差。站在部分学校的立场,似乎觉得多多教授创业的技能就能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站在某些学生的立场,似乎觉得只要学到了上述技能就能去创业,只有学好了上述技能才能创好业。其实,两者的理念和想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对创业技能情有独钟的学校和学生忽视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课堂中教授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与日新月异的社会潮流永远滞后!可叹的是,当有部分学校开始注重创业意识等创业价值观方向的教学时还常常遭到学生的抵制,认为这些内容“空洞”、“不实用”,从而直接导致创业教育对学生主动创业意识的提升不明显,这一点常成为质疑目前学校创业教育效果的主要理由之一。

(二)施教者实际效果与受教者良好期待的矛盾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学校觉得,学生将来踏出校门创业,只要把涉及到的知识教清楚,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完成了,课堂上就容易出现“满堂灌”的情况。这种课对于已有创业意愿的少数同学而言也许正是他们需要的,而对于大多数对创业迷茫困惑甚至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创业的同学来说,无疑是难以激发兴趣的。如此“舍本逐末”、“聚焦少数,忽略多数”的课堂实际效果可想而知。[1]还有一些学校,已经注意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创业课堂,因此采用了活动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大多数创业课的授课教师并未真正参与过创业,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的支撑,即使在授课形式上契合了学生的感知特性,但授课效果的可持续性偏弱,难以将该课程的效果最大化。

(三)创业活动环境与创业实践环境的矛盾

自创业教育受到各类学校青睐,不少学校除开设创业课程外,还积极举行各种创业活动及建设各类校园创业基地,对在校学生认识创业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然而,由于过多地关注于创业教育的次功能,政府和学校较易忽略创业理念端的基础内容,而更多关注那些创业行为端的形式内容,导致学校从创业活动层面推进创业教育的热情有余,而从教学改革层面推进创业教育的作为不足,而学生尝试创业活动的实战能力毕竟缺乏基础,于是很多创业活动就容易陷入了形式主义的倾向,与社会创业现实脱节。[2]这些做法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创业活动的现实价值目前尚不明显。

三、深层原因

(一)“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对立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3]但在现实中,有些学校过于看重创业教育的次功能(创业知识),注重短期效应,对走上创业岗位的毕业生主动创业意识、创业社会责任感的正向影响作用发挥的不明显,而一部分学生却始终在内心贯彻“实用主义”思维,从而催生了施教者对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受教者对创业教育的作用期待之间的明显矛盾。如果创业教育仅着眼于短期内促成更多人去创业的次功能,则极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只要学好创业技能则“人人都可以成功”的愿景而忽视“大多数创业者都不是那么成功”的事实,创业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就容易陷入多讲授一些创业技巧的误区。

(二)“纸上谈兵”与“头脑风暴”的碰撞

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人,其培养的绝不是只会模仿和听话的好学生,而需要培养新奇想法不断,自主意识鲜明的个体。然而,上述要求对创业指导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创业指导教师如果认识不到创业教育的意义,就不会有“为创业而教”的意识与热情。为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创业指导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在实施创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被激发。[4]除此以外,创业教育的长效性还取决于创业指导教师自身的创业能力,遗憾的是,校外实务界的师资进入学校的顺畅机制仍未形成,学校现存的创业指导教师中相当比例的人存在纸上谈兵的弊端。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其讲授的创业教育内容的有用性亟待提升,有些课程讲授的实际效果甚至可能破坏了受教育者对创业活动原本的良好期待,事实上起到了“反创业教育”的效果。

(三)“自我想象”与“社会现实”的脱节

近年来,诸多学校创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但总体而言,这类创业教育项目创业实践科技含量不高,主要形式大多为地摊式的低水平贩卖型创业,短期功利性倾向较为明显,自我想象式的模拟成分较多,大都与市场脱节,可持续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其自身生存时间不长。从政府颁布政策的角度看,基于对创业学生的“弱势”定位,对学生创业的扶助政策对象主要是“就业困难”学生和对应“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其最终目的并非扶助“创业”,而是通过扶助创业来增加“就业”。然而,具有浓厚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的,往往是学生中的精英分子,其创业初衷并非是为政府增加“就业”,在现有的创业政策思维模式下,对这部分精英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可见政府制定政策的思路与学生创业的初衷也有一定的脱节。

四、应对策略

(一)促使学生获益从获取创业知识向增进创业意识转变

在学校看来,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创业的能力。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有些学生萌发创业意愿的动机其实非常单纯,无非是“不能”或“不想”就业,于是就选择了创业。作为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应当意识到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而应该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主动创业的精神和意识,进而上升到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活力”的社会使命为己任的高度。[5]学校要引领、推动社会创业实践,首先应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放下身段,主动融入社会,把社会蓬勃发展的创业精神引入创业课堂,倡导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主旨的创业教育,不以培养能够制造出更多工作人员这类功利性需求,而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尤其是创业精神和能力为目的,不以追求眼前的成功创业者为目的,而是为未来人才培养发展做储备,以非功利性创业技能教育为主。

(二)促使教学形式从固化单一理性向灵活多元感性转变

创业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创业精神培养,提高学校创业教育效果最重要的不在于有形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在于学校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传统创业课程主要集中在企业运作管理领域,探究性与体验性内容较少,比较枯燥,有些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课堂说教式教学方式为主,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很少得到有效运用。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仿效北京光华基金会的NFTE创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体验,采用多样的授课形式,丰富课程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各个领域,以现实社会的状况为切入点,自始自终将现实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贯彻其中,将学习者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的动态过程中加以引导。如果可能的话,学校教师应以身为范,拉近教师群体与社会、市场的距离,增加其对社会的贡献度,更自由地实现知识创新的资本化。假如上述做法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施行有困难,则可以退而求其次,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发挥校内师资与本地区创业者合作优势,建立中小创业者进学校与教师互动教学机制,实现社会创业经验反哺学校创业课堂的教学改革。

(三)促使项目主导从“政府推动型”向“社会参与型”转变

目前,学校与蓬勃发展的社会创业文化相对疏离,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倾向于创业,与学校内部缺乏真正的鼓舞创业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在一个缺乏创业精神的教育环境中,再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教育活动的成效都会大打折扣。[6]学校良好的创业教育能力不仅应表现在对本校学生良好的教育质量上,还应体现在能够为本地区创业者提供实在有用的创业服务上,职业院校更应如此,而现实是,学校在这些方面鲜有作为,其创业教育成效也还远未得到社会的认同。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需要脱离政府推动的框架,强化社会参与,使学校师生的创业精神与民间社会的创业精神交融互动。学校须完善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创业导师主动参与创业教育活动,尤其应注重吸收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还要重视学校创业知识和理念对本地区创业者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创业人才的互动交流,改变学校创业教育闭门造车的现象。[7]不过,这类措施必将要求学校改革现有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也需要政府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如此才能使更多学校在事实上形成自己的办学个性,使其充满创新特征的创业精神得以勃发,涌现出更多的如“义乌工商学院”一样的学校,真正提升学校创业教育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赵彩瑞.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问题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2.

[2]孙志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1(2):3-4.

[3]通过教育开发创业能力——东京小组研讨会报告[J].教育情报参考,1991(2):2-3.

[4]陈银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3):3-4.

[5]宋全政.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

[6]朱明德.大力弘扬创业精神[J].瞭望新闻周刊,2003(2):2.

[7]尚志萍.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9.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题解教育『三问』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