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翻转课堂
2014-02-06徐国庆
□徐国庆
最近,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应用得很热,讨论得也很热。 什么是翻转课堂? 课堂如何还能翻转得过来? 到底要把课堂翻转到哪里去? 带着好奇看了一些定义终于明白: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把原来课堂上要做的事情放到课前去做,课堂上则做原来应该在课后做的事情。原来课堂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新知识、练习新技能,按照翻转课堂的理念,现在这些任务要学生通过课前的自学去完成,课堂的主要任务则转而由活动、答疑和讨论等构成。 这种教学理念仍然有着所谓信息技术的影子,比如为了便于学生课前学习知识, 它会提供形式多样的视频材料;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比如实施这种翻转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而且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等。
我不知道那么多翻转课堂的宣扬者是否真的有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是否真的理解教学的本质?那么多推崇翻转课堂的教师是否真正关心教学的实际效果?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对这种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否做过严格检验,认真研究了它对每个教学要素的实际影响? 说实话,作为一位有着不短一线教学经历的教师,我看了这些定义后的第一感觉是有点震惊。我不明白这样一种理念怎么能够用来指导教学改革?至少是如何能够作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推广?
所谓教学, 按照古人对其含义的经验式理解,就是言传身教。 所谓言传,就是教师必须花力气努力给学生讲解清楚知识;所谓身教,就是教师必须花力气努力给学生演示清楚实践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往往并非通过一次讲解或示范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其间可能要通过多次反复才行。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古人凭经验就已经知道,所谓的学习,就是要保证学生清晰、 深入地理解了要学习的知识,准确地把握了要实践的过程。这其中不能有半点差错。 创新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知识、技能扎实掌握的基础上。 教学的定义,按照现代教学理论科学研究的结果,就是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生对新知识同化的效果,和他已经掌握的知识的清晰度密切相关。无论是古人的经验式理解,还是现代的科学研究,使学习结果准确、清晰一直是人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一个深刻体会: 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形成了错误理解,那么他们宁愿学生没有学过这个知识,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首先必须花力气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知识,然后再给他们传授正确的知识。 在学生初次接触某个知识时,教师对概念与原理的精细、准确、深入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进行预习,至于“预习”这种做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其实我们从未认真检验过,可是现在竟然要变本加厉,把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全部移到课前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无论有什么所谓的教学资源做支持,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是不太可能获得对新知识的准确、深入的理解的。即使是自觉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教”,其效果也很难好;对于那些自觉性差、自学能力弱的学生,其效果更是无法保证。 没有了对新知识的准确、深入的理解为基础,课堂中的实践、讨论、答疑便成了空中楼阁,根本不会有什么实际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是必要的。知识形式的发展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做支持,对教学本质的理解的深入也会推动我们进行教学改革。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教学改革不能最终连基本的常识都忘记了,那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均必须在教师精心教的前提下进行,脱离教师教的自主学习只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二者的关系绝不能颠倒。 我也并非刻意反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要知道,信息技术是不能代替人对人的教育的,对低年级的学生,以及对默会知识含量高的教育更是如此。翻转课堂或许在某些类型的教育的某些特定内容的教学中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可以肯定地说, 这种模式不适合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推广。 如果我们不顾实效地盲目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它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可能会是灾难性的,绝非危言耸听!
这种教学模式似乎在努力改变传统课堂的刻板形象, 但其实它自身的思维模式也是刻板的、机械的,因为它把教学中的知识认知与实践、讨论等活动人为地割裂为两个阶段。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必须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 实践、讨论的前提是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对知识理解的深化则要通过实践、讨论这些活动来进行。 这两种活动必须按照学习发展规律,有机地交替进行。 这种教学模式似乎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但要知道,所学知识、技能模糊不清,停留于一知半解,导致大量重复性学习,才是教学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