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建构研究
2014-02-06郭耿玉
□郭耿玉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建构研究
□郭耿玉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必将促使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也将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对农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职业教育视域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实际,阐述职业教育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转变办学理念、拓展办学区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途径,总结归纳出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城乡统筹发展;职教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区域统筹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不仅可以惠及亿万城乡居民,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它标志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性地把建设新型城镇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如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市”反哺“农村”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所急需的相应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亟需成长为掌握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也有一些城市转岗人员看好农村、农业的发展前景,积极筹备到农村创业。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思考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如何通过与当地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互通有无,更好地架构新型农民培养培训体系,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设者等相关问题。
城乡的分离和对产可以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来说明,二元结构理论说的是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并存的结构。在产业分布上,现代工业集中在城市,传统农业分布在农村,由此形成现代城市和传统农村并存的区域二元结构。[1]从战略的高度来讲,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所固有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结构,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从总体上通盘考虑、统一筹划城乡经济、社会、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从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讲,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就是要解决我国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各自发展的分割现状,通过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支持,以及充分发挥城市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城乡职业教育在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大量的新型农民或新型农民工,逐步缩小并最终消灭城乡职业教育软硬件以及办学理念上的差别。同时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方针政策调整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尤其是职业教育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基于城乡统筹的职业教育发展新需求
(一)调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人才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城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并藉此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这一过程中城市和农村在时空上的不断衔接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将“三农”问题涉及的范围拉大,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使城乡之间某些产业领域的界限开始模糊。例如江苏苏南地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近都市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既属于农业的范畴又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成了跨界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这样的变化将不断促进城乡职业教育所服务的对象和涉及的领域的不断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城乡职业教育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及培养目标。在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相关区域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实际需求,重新明确其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以提高城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职业教育来说,也同样存在调整办学思路和调整、完善培养目标的问题。比如可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外出主要就业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岗位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使之出口顺畅并实现促进就业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全方位缩小城乡之间原有的各类差距,逐步消除困扰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而推动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取向下,必然会促使部分农村产业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结构等的调整,进而导致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技术和理念转变等的需求;同时,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也因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源不足等原因出现发展滞涨现象。因此,促进一定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既需要利用农村职业教育中相关涉农专业教育资源为地方特色农业服务,又需要实现与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紧密结合,进而充分整合城乡职业教育系统内外的优势资源,使其在师资、设备、专业技术等方面互通有无、互相补充,把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下移到农村,逐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在有效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的基础上,以期实现服务功能的完善、服务层次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教育支撑和人才智力支持。
(三)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教育路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为消除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不足,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这必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要求。而当前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多向性特征,既有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又有到农村创业的城市转(下)岗工人和立志到农村锻炼和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因此需要搞好“从农村到城市就业”、“从农业到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就业”、“留在农村就业”甚至是“从城市来到农村就业”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这些人才的培养、培训需要面向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及涉农工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信息化等不同领域和层次,其中一定区域内城乡产业结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等诸多差异,必然会造成对人才的需求从质到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城乡职业教育相对隔离的办学状态将逐渐变得不再适应现实变化的需求,进而会对区域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程度阻碍。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职业教育应该根据各地的现有办学基础、模式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进行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等的改革创新,以便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水平。
二、创新发展思路,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并推动城乡统筹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整合更多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培养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城乡职业教育应该携起手来,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自身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区域统筹合作型办学模式
所谓区域统筹合作型办学模式,就是指不同发展区域的相关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特点,结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特点和优势,实行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以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区域统筹合作型办学模式的实质是充分利用当地城市或者一定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优势及其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当地农村和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通过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提高从业能力、就业层次,扩大就业面向,从而实现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向城市和工业化城镇的有序转移。如江苏出现的“苏南苏北合作”(以下简称南北合作)办学模式。
“南北合作”可以说是提高江苏全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探求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的大胆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使省内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化。苏南优质职教资源丰富,但生源相对缺乏,导致部分职业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通过“南北合作”模式,打破地域界限,让苏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实现有序的跨地区流动,为省内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在“南北合作”的职业学校中,招生方式十分灵活,可以由苏北职业学校代为招生,也可以由苏南职校直接到苏北地区招生。此外,南北合作的职校合作培养的方式也灵活多样。例如,专业和实习教学对装备条件要求较高的工科专业采取“一二分段”式,即新生在苏北完成一年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再转到苏南联合学校接受专业和技能培训;对实验、实习设备要求较低的专业可以采用“二一分段”式,新生在苏北学校完成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的学习后,再到苏南接受一年技能培训和实习。[2]
江苏职业教育领域的“南北合作”办学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渠道化。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制约苏北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苏南落后许多,难以落实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苏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相当活跃,独资、合资、合作、民营、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需要大量经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职校毕业生,因此,通过“南北合作”的办学形式,苏南职业学校可以把苏北地区的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较好的劳动者,进而为苏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储备更丰富的高水平人力资源,间接带动苏北经济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一般以一个县、区或者县级市为界)内以规模大、实力强、教育质量高的骨干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由多所职前职后的中、高等职业学校以及成人教育机构在平等互利、友好协作的基础上,统筹职业教育不同专业资源,联合组成的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目前,在江苏省内部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呈现出两种模式。
其一是在县域内以规模大、实力强、教育质量高的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联合县域内城乡职业院校组成的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如扬州市江都区职业教育集团就是在充分整合了本区内部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集团下设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都学院、江苏省江都职业教育中心校、江都区技工学校等中、高等职业学校,通过积极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各类技能(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途径,为本区域城乡产业发展以及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这种办学模式在办学层次、专业布局、教学、科研、质量监控等方面实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走集团聚合、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规模办学之路。在集团内部城乡学校之间实行师资、设备、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整合县域内城乡之间的职业教育资源,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也更为有效。
其二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同类特色专业的职业院校中,以规模大、实力强、教育质量高的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联合具有同类特色专业的城乡中、高等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组成具有一定行业特色的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集团。如江苏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就是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15所高职院校、27所城乡中等职业学校、6个行业协会、29家企业按照平等的原则,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区域联合性教育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集人力资源开发、职业信息沟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一体,实现成员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拓展合作空间、疏通人才交流渠道的目标,满足江苏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要。集团成立后,通过充分有效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优化整合机电大类专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机电类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探索,带动集团内部各院校、企业的发展。此外,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由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以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为纽带,将省内纺织、服装类职业教育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平等原则组成。集团成员现有5所高等职业院校、14所城乡中等职业学校、15家大中型企业。集团组建以来,通过建立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职业培训与就业工作委员会等工作机构,积极探索院校与企业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资源优势的集成与整合,共创共赢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这种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更是实现了跨区域的城乡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
(三)校企一体化合作型办学模式
国际职教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福斯特(Philip J.Foster)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出发点”,按照“人力预测”做出职教发展规划“储备”的“人力资源”,常常会与实际存在很大差别,既可能造成浪费,又可能加重失业状况。[3]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2010年教育部制定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教育部要求遴选1000所项目学校和3000家合作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校企之间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各地根据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新办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1.校企“1+1+1”三段式办学模式。此种办学模式起源于河北和天津相关职业院校,曾被归纳为“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办学模式。几经发展,在全国各地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课题组在苏南地区下基层调研时发现,江苏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校、电大、成人教育中心校等多块牌子、一套班子)在办学过程中,就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全面推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扎实、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实践。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中国电缆城(宜兴官林),在线缆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与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了“电线电缆”专业,在江南电缆有限公司中成立了主要培养电线电缆行业相关技术人才为主的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江南电缆分校”。根据企业、行业要求,结合“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及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创新了“1+1+1”三段式办学模式:即第一学年以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企业认识实习为主;第二学年以8个主要工艺为主开设专业课程,同时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工学交替,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轮岗实训各个工艺;第三学年为顶岗实习阶段。并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专业课完全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材与生产实际同步,达到了车间即教室、学生即工人、教师即师傅的要求;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该专业没有现成的专业教材,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根据生产、检测、销售等岗位,编制了8本校本专业教材,同时录制了数字化视频教材;搭建了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培训平台。分校是企业员工培训、考工考证的平台,企业是教师锻炼的平台,分校所有教师(包括文化课教师)每年都必须下企业锻炼;形成了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在管理模式、人员管理、资金投入、互兼互聘、保障制度、学生就业、师生工作待遇等方面,形成了高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分校的高效运行。
2.校企合作投资共建办学模式。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职业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投资共建一些既可用于企业生产,又可用于学生专业、行业技能培训的实训基地,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培训时的现场性和真实性,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我们课题组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江苏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做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该校江苏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就与江苏省江旭集团公司合作,在江旭集团内共同投资建设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学校提供了10台数控车床、2台数控铣床,企业提供车间、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相关的工量夹具和技术指导人员,同时提供学生驻厂实训的生活设施,共同培养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目前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至少到企业驻厂实训一个月。合作双方建立了学校领导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到学校任职,参与学校管理的新型职业教育治理层结构;实现产业对接专业、岗位对接课程、车间对接基地、师傅对接教师、用人单位对接评估等多项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校企合作一体化发展。
无论何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都必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61.
[2]黄明光.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看职教区域模式的差异[J].社会科学家,2008(7):129.
[3]傅志明.福斯特与巴洛克论战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5.
G710
A
1001-7158(2014)10-0068-04
郭耿玉(1971-),男,江苏赣榆人,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YD016),主持人:马建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江苏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配置的研究”(项目编号:B-a/2011/03/009),主持人:马建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农科教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a/2013/03/010),主持人:郭耿玉。
责任编辑 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