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中医教育方式的当前借鉴意义

2014-02-06赵永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医学课程临床

赵永昌 贾 恒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

古代中医教育方式的当前借鉴意义

赵永昌 贾 恒*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

目前,我国的中医学教育已经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人才质量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目前中医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是否存在欠缺。本文对古代中医教育方式特点进行简要回顾,探讨其对改进当前中医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借鉴意义。

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古代;传承;借鉴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古代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张仲景、华佗、孙思邈、钱乙、朱丹溪等一大批名医,到明清两代更是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科名医灿若星辰、数不胜数,各家理论层出不穷、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至清末民国,在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之下中医存废之争持续了几十年,仅靠少数团体或私人开设的中医民间教育组织及师徒传承情况下的中医仍名医辈出。新中国成立,中医学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后生机勃发,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专门人才。尤其近10余年来高考扩招后,中医从业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人才质量不断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目前中医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是否存在欠缺。

1 古代中医教育方式的特点

1.1 传承方式及特点 古代中医传承主要有师徒传承、家传、官办教育、民间学院讲学和自学五种方式,师徒传承和家传是其主要传承方式。在教育方法上多采取指引自学、临床随诊与论经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指引自学多针对初学医者,老师选取部分医学入门、经典典籍供学生自学、诵记,重在引导而不做灌输,即明代名医汪机所言“夫师者,指引之功也,必于学者随事精察,真积力久,而于师之引而不发者,始得见其跃如者焉。”是也。待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后进入临床随诊阶段,民间曰 “提药匣子”,临床随诊是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见识千变万化的临床病症和领略老师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部分层次较高的徒弟还会以著书立说的方式记录、总结临床随诊过程中老师的医学经验和见解。论经讲解是老师选取医学经典向学生讲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请教或讨论,较为典型的是明末清初浙江钱塘的侣山堂讲学。论经讲解注重医学经典理论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不但讲解理论知识且常联系实际病案,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论的精义及其

1.2 人才选拔特点 由于师承教育和中医学本身的特点,历代医家都对培养对象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要点主要有3个:品德、文化基础和智能。如张仲景认为医学 “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强调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阳泉说医学 “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这些观点反映了古人一个很普遍的看法,即医学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从事和胜任的职业[1]。

1.3 学制课程特点 自隋唐以来,古代官办中医教育有明确的的学制、课程标准。学制设置呈现出长学制为主兼不同学科学制不同的特点,如 《唐六典》载:“体疗者,七年成;少小及疮肿,五年;耳目口齿之疾并角法,二年成[2]”。不同科别,学习时间亦较大差异,但总体而言,较目前中医学本科教育学制时间长。

在课程设置上,古代中医教育注重经典医籍的学习,并根据专业特点增设相关课程。如:唐太医署规定医、针、按摩、禁咒四科的公共科目为 《明堂》、 《素问》、《甲乙》、《本草》、《黄帝针经》、《脉经》,针科加专业课《神针》、《明堂》、《脉诀》及九针之法,按摩科加消息导引之法、治损伤折跌之法[3];宋太医署规定 “三科各习七书,《黄帝素问》、《难经》、《补本草》、《巢氏病源》、《大小方》。内、方脉科兼习王氏 《脉经》、张仲景 《伤寒论》,针科兼习 《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木论》,疡科兼习 《黄帝三部针灸经》、 《千金翼方》”[4]。相比较而言,当前中医本科教育在经典典籍课程学习方面有较大欠缺。

2 古代中医教育的现代借鉴意义

当前中医学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学科的教师队伍、规范的教学制度和教材等,为学生系统、全面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和“批量”培养中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否认,现行中医院校教育存在许多欠缺。在人才的培养上,其表现是我国大大小小的中医医院和中医科研部门中,中医毕业生不能主要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诊治疾病,使中医乏人乏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学科发展上,建国50年来,在理论上无重大进展,学术上无重大突破。甚至有的名老中医认为现在的中医教育体系是在培养中医的掘墓人[5]。通过对古代中医教育方式特点进行简要回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重视选材 精英教育为主 多种层次共存 依据中医学学习和成才特点,参考当前高考招生及医疗卫生行业形势,笔者认为中医学教育应从求大求全的现状向精英教育为主、多种层次并存方向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医教育上,选才的标准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的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徐灵胎在 《医学源流论·医非人人可学论》中有言:“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因此,选拔学生时注重吸引对祖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有志于发展祖国医学而又 “聪明敏哲”的优秀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培养加强以上品质特点,严格考核,对不适合、不热爱本学科的学生及时予调整专业。

2.2 特别重视早期医德教育 医德教育历来被列为中医教育之首。医乃仁术,在基础课程阶段即应不断以各种形式加强医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医者仁心;临床实习期医学学生逐渐向医生进行角色转变,是职业道德初步形成期和职业习惯养成时期,因此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除传授临床经验外,更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充分利用医疗实践中的典型事例,生动地指导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医务工作者。此外,人文精神缺失也是目前医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的重要因素,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人无法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 “大医”,在医德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合理解决课程设置问题 加强传统文化学习 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符合中医学学习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中医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当前我国中小学文化教育均以现代西方科学为主,人文教育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严重缺乏,这种文化基础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医学。文献数据显示目前中医本科医疗专业中西课程课时比例为6∶4,甚至是5∶5,而且中西医课程交叉开课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中西医两种思维相互迁移[6]。因此,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须把握以中医为主、现代医学为辅;学习阶段安排上,须先学中医、后学西医。即在入学后首先强化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学习、系统完整地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让学生首先形成于中医学概念。而后,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学会用中医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待掌握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形成中医专业思维之后,再系统学习西医学知识。否则,学生在中西医学原理、概念的认识上容易发生混淆和纷扰,难以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医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待中、西医课程全部学完之后,可开设中西医比较课程,帮助学生在转到临床实习前,认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对比中西医的差异,有利于以后在临床中合理利用中西医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要特别重视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相关课程的开展。中医学产生于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深深地渗透、融入中医学中,在学习中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符合认知结构迁移规律,有利于中医学习过程中正迁移的实现。有了古代文化基础,许多中医医理就更容易理解,学习者也乐于阅读古人论著,有利于传统中医的继承和挖掘。

2.4 注重早临证 临证,也就是临床实践。中医学理论形成古代,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许多知识点晦涩难懂。通过早期临证,不断印证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可靠性,不断增强运用中医药知识治病的信心,把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实践帮助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贯通,有利于中医学的学习。

2.5 改进学习方式 建立追本求源精神 中医学习普遍讲究诵记,诵读记忆重要经典和内容有利于在临床上展开思维。但想要融会贯通、不断提高甚至有所创新,还须注意改变学习方式,建立追本求源精神。《证治准绳》提出:“读一书,解一语,苟迷其理有碍于胸中,以问知者,则惟恐其不吾告,与告之不详”;《医学入门》要求:“熟读后,潜思默想,究竟其间意义,稍有疑难,检阅古今名家方书以广闻见,或就有德高明之士委曲请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们普遍缺乏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医时就造成越学越不懂、越不懂越不想学的循环之中,逐渐丧失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教育者可按思维规律加以诱导启发,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学生日常学习和临床实习期间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讨论、讲座或文字形式的探讨,引导学生不断寻找难题的解决方案,逐渐建立学生的追本求源精神。同时,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的领悟、迸发创新的火花,以期推进中医学的进步。

总之,在当前中医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古代中医教育的优点,使其与现代大规模院校教育有机结合,优选人才、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安排各个培养阶段的教学和实践内容,解决中医传统师承教育与现在新型学院式规模教育之间的矛盾,设计符合中医学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当前医药卫生需求的优秀中医人才,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

[1]盛亦如,吴云波.中医教育思想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2]袁文兴.唐六典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431.

[3]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公元二二0年至九六0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胡曲.高等中医教育发展面临的矛盾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2):4.

[6]肖相如.关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04,23(6):76-77.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Modes of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o Yongchang Jia He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

At present,our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formed a multi-level,multi-form,multi-specialty coexist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and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the cause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CM.The number of TCM practitioner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but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from the social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decreased the talent quality,which makes us have to rethink the Chinese talent cultivation methods are inadequate.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TCM education are briefly reviewed,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TCM teaching mode,method.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Ancient;heritage;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0.002

1672-2779(2014)-10-0003-03指导实际诊疗活动的窍门。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遍以古代中医学经典为基础兼讲授各家学说著作,以博采众长,开阔视野。此外,由于中医是以实践为基础,融合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内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的学问,因而古代医家还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培养。

* 通讯作者

张文娟 本文校对:苏 玲

2014-02-07)

猜你喜欢

中医学课程临床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