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重构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学术看点综述

2014-02-06李玉顺史鹏越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校园数字信息化

□ 董 艳 李玉顺 史鹏越

聚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重构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学术看点综述

□ 董 艳 李玉顺 史鹏越

伴随着云计算、移动计算、富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伴随着开放教育运动、MOOCs、颠倒课堂、可汗学院等教育实践模式的冲击,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加速进入推进融合实践、创新教与学方式、优化和变革教育系统的发展阶段;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步伐正在向智慧型教学环境的探讨深入发展。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NationalConferenceofDigi⁃talSchoolsforK12,简称NCDS-K12)于2014年4月25-28日,在此背景下,延续前三届NCDS-K12会议的精神,如期在深圳召开。

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策划,由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承办。会议主办方认为NCDS-K12一直倡导学术精神,大会的定位为高校引领,强调专业性与学术精神,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挖掘国内外精彩研究,拓展专家资源分享。本届深圳会议以“教与学的方式重构——面向21世纪的学习革命”为主题,以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为核心落脚点,以学校课堂教学变革为突出探讨主题,交流、分享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特色,同时结合当前教育企业信息技术的创新研发,展示了技术特色,力图多角度、多层面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及其创新应用的积极发展。

会议代表分别来自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等,中国内地代表来自北京、广东、上海、天津、湖北、陕西、福建等13个省市区域。参会代表中不仅包括知名教育技术专家,也包括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部门代表,以及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知名企业代表。此次会议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了建设模式,采取高校研究、中小学团体实践、企业创新研发、行政支持,以及多方协作、技术推动等方式相结合;二是创新了会议形式,本届会议增设了平板电脑应用与语文、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公开课,以及技术沙龙等形式。在形式创新之外,还增加了很多的技术支持方式,例如在会议期间,代表们可以通过“数字校园建设的微信平台”进行在线点评和直播等。

在本次会议上,专家报告主要围绕智慧校园、微课程教学法、太极学堂、教育技术研究新趋势等主题展开。其次,来自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丰富的代表区域和代表学校分享了各自的实践成果与反思,这些案例都基于自身特色,体现了自身亮点,涉及区域协同建设、微课建设、学校特色应用系统建设、技术融合教育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全面、具体地展示了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

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关注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关注了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转型。他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现今人们已经进入到名副其实的信息社会,技术呈现生态化发展趋势,所有设备和内容都在数字化,人们的关注点逐步从原先的2C(计算和通信)转变为强调4C(计算、通信、内容、消费电子)的融合,技术支撑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内容和网络服务的信息生态环境。

对于“技术”的发展,IBM科学家MarkWeiser指出“最好的技术是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技术”,即技术与环境融为一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用户不再有意关注技术本身,而是回归到需要解决的任务之上。信息领域的发展和演化趋势使计算模式正在转型,更加强调技术的平静状态(非妨碍状态),也就是当使用计算机时,人依旧处于比较自然的安定和控制中,各种技术无缝协同。技术的发展趋势从人适应技术转变为技术适应人的思维习惯,更多的体现人本主义。这种信息的生态化趋势以及计算模式的转变催生了智慧教育。

·链接·

智慧教育的核心追求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核心特征强调情境感知、无缝连接、智能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等,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泛在网络等是支撑智慧教育的关键技术。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在推行智慧教育中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概念和诉求点。智慧教育并不单单是一个词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教育的转型,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是理念的转型,教学的转型,学习的转型,管理的转型,以及评价的转型。这些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微课程教学法的成功:适应中小学课堂的教学需求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结合上海闵行区电子书包的实践,提出数字化教育理念应该注重以学为中心,创新教学形式。结合中国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现状和困惑,他提出“微课程教学法”,即学生利用个人信息终端进行自主学习,以数字化的微课程内容替代教师面对面的连续课堂讲授,这种教学策略强调微课程结构、教学组织方式、微课程视频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层面的系统设计。

“微课程教学法”的提出,是为了克服机械照搬国外翻转课堂模式的局限性,探讨更加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规律,并希望能将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转化为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从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流程安排到关注适合的教学策略设计。微课程进入中小学必须重视视频设计,要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特色,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现今的微课程视频制作存在多个误区,导致对如何把握微课程教与学的意义出现偏差。微课程的视频制作应从“学生需要教师支持什么”这一角度来思考,同时,教师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情感价值观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个性化的、不可替代的,因此,微课程视频应记录的是教师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学策略与情感活动。

从课堂到学堂:唯有亲自实践才会形成创新成果

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指出当今社会有两股潮流在汇聚,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为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带来契机,但现实中教育变革是否真正发生?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变革如何突破?这仍是困扰世界各国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难题,借此我们提出“乔布斯之问”,即:信息技术在相关领域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是否对教育信息化有所启示?在信息时代,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才能产生惊人的结果。

当前教育信息化迎来了新阶段的标志——MOOCs。MOOCs由高校倡导发起,探索体制内外的发展途径,围绕MOOCs的争论,有乐观派的支持者,也有悲观派的反对者,但如何评判MOOCs为教育带来的变革性影响,需要实践者的亲力亲为,唯有真正将自己的课程放到世界的舞台上展示,才能具有发言权。

·链接·

来自全国的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案例

北京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智慧北京”为主题,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搭建了市、区、校三级平台。百所数字校园建设提升了中小学整体信息化水平,建设过程中关注为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提供服务支撑,为实现学校的延伸和拓展而进行环境和资源的建设,关注综合协同和深度融合。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研究主要采取与高校合作的模式,通过互选机制确定项目研究主题。在对“微课”、“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中,帮助学生实现从已有知识状态到目标知识状态的过程转变,个性化学习应运而生。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围绕“通则融”、“融则变”、“变则强”展开,“通”即打造处处畅通的信息化环境,“融”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变”指引发课堂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管理方式变革,“强”体现在推进区域教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等。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坚持“智慧校园”理念,在数字校园已建成的基础数字环境支撑下,利用情境识别与感知、数据挖掘与关联、智能分析与推送等技术,构建面向师生服务、支撑个性发展的智能应用体系,其最终宗旨是服务学生个性学习与发展。

珠海市第四中学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不断反思技术的应用价值,反思现阶段中小学创新实践的意义。他们依托粤教云项目,做了很多尝试,在课堂中利用技术反复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技术为重复学习、个性化学习带来了支撑,使其成为可能。

江苏扬州文津中学的数字校园建设试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优质化。在探索校本化的学生自主自助式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他们建构突出实效的“e导e学”,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本课堂,在模块化导学课型学习、课堂差异互动学习、数字化体验探究学习、个性化自主自助学习、课堂学习水平发展评价等五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建立了网络平台下的学情分析系统,用“标准分”做参考点,可比性更强,维度更多;利用分析结果既可以从纵向微观感知学习水平变化,也可以从横向比较差异;前期的培训保障系统有效应用。网络学情分析系统是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中的一个案例,它突显了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生命力。

广东碧桂园学校在平板教学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学校总结了四类常用的资源工具:iBooks、Apps、云盘、全景课堂平台。他们将iPad在教学中的典型应用总结为资源终端、游戏化学习、自主探究、分享交流、测试反馈、学习过程记录、家校互动等。

结合MOOCs理念,课堂应进行创新与突破,设计与创造21世纪中国特色的高效课堂。MOOCs潮流推动了“课堂”向“学堂”转型,新一代学习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深化这三大杠杆对课堂教学转型予以支撑。“太极学堂”正是追求这样的绿色学习理念,它是最开放的学堂、弹性最大的学堂、教育技术含量最高的学堂、学习资源最丰富的学堂、学习管理水平和学生参与程度最高的学堂,它的目标是在返璞归真中,给教育注入灵魂,让学习充满智慧与欢乐。

教育技术研究应注重学习者的真实体验

台湾科技大学讲座蔡今中教授认为教育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当前国际教育技术方面重要的研究主题包括“行动学习”、“游戏化学习”、“TPACK”、“增强现实”等,这些主题体现了技术融入教学的国际研究与实践。行动学习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及行动装置的学习方式。好的行动学习会突破传统课堂教室的局限,让学生开展课外观察、科学探究等,提升他们的探究意识与能力。行动学习的开展要与好的教学策略相结合,如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合作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游戏化学习强调通过科技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游戏化学习强调要设计恰当的情境、规则、挑战性的活动,以及建立合作和公平合理的得分机制等要素对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的提出符合当前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学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高度整合许多不同的知识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这些知识即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早期的教师专业知识强调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Shulman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的想法,融合CK与PK的概念,使之不再彼此孤立。TPACK补充PCK原有架构中未明确定位技术相关知识的不足,TPACK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在特定的教学内容上,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并利用恰当技术予以支撑。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整合摄影、3D绘画以及即时互动的技术,可将画面中真实与虚拟的物件叠合并进行互动。现今国际上AR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主要可分为影像式AR和位址式AR。影像式AR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如理解星体、化学结构、地球构造等知识;锻炼学生的实作技能,如进行远端实验操作;进行概念学习,如学习浮力、天文等知识等。位址式AR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与真实环境互动的角色扮演、探究游戏以及团队合作,达成科学探究学习等。

解读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发展水平评估指标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副教授依托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交流平台,采集了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情况数据,从评估工作开展背景、评估指标体系解读、指标体系初测评价三个方面介绍评估指标的来源及框架。数字校园评估指标体系从信息化领导体系,基础设施,技术、数据与安全,数字资源,应用服务,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创新与特色应用七个维度展开。研究团队对收集到的62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数据进行了基本统计,并以地域分布为对比进行指标解读。

李玉顺认为,以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全面、系统、深入的应用之路还很长,教育信息化对比于广大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主流业务来说,只是其中业务体系部分之一,将“信息化理念”植根于各类人员的业务行为,还需不断努力。实际建设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积极支持并推进应用,以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校园实践,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区校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模式,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朝着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让师生感觉到数字校园真正是智慧的、智能的,能在推动21世纪教与学方式变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分析,并在不断收集更多区域数据后进行详细报告。

科技变革教育的关键点:开发激励学生创新热情的新产品

北京师范大学傅骞副教授提出,只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教育,才能长久,也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教育要为学生留出发挥、展示的空间。现今“创客文化”风靡全世界,它让个体自由分享自己的创造,技术能够激发和简化创新,增进合作。数字校园建设也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坚持在原有建设理念基础上,利用数字校园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知识建构的空间、展现自我的空间。

技术引入教育的目的是缩短从想法到成果之间的距离,理解技术发展,激发创新热情。回顾支撑学生创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积木化软件生成工具,如 Scratch、Snap、Blockly、APPInventor等;模块化硬件创造工具,如Arduino、Mbed、Scratch扩展板、机器人等;透明化云端服务工具,如Xively、物联网教育资源库等。随着技术功能的不断发展,现有教育实践中已经产生了比较成功的应用案例,如code.org,manylabs.org,基于物联网资源库的探究学习等等。

结语

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强调“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并强调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规划的发布,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历程,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从普及期向整合期转变,以学校为主体,推进信息技术赋予教育发展的系统化应用,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浪潮。

数字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未来发展应如规划所述,强调体系化,并考虑整个体系化的发展;强调信息化要从边缘走向核心,助力破解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强调教育要从项目引领走向基层实践,常规化、常态化、常量化,并突出学校为特色的创新应用;强调从政府到社会多方面的重要参与;强调从物到人的转变,教育与人的融合,从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育人为本的工作原理;从环境到公共服务,转变技术供给的模式,运用教育云服务平台等。可以说,要实现理想的数字校园建设应用,道路还很漫长。但不断深入研究和参与高层次交流会成为漫长道路上的“驿站”,也应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责任,并为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持续助力!

责任编辑 池 塘

2014-05-30

董艳,副教授;李玉顺,副教授;史鹏越,在读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100875)。

猜你喜欢

校园数字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答数字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看G2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成双成对
信息化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