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盘点统计方法

2014-02-06王博冉晁勇帅万钧王福利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盘点符合率

王博冉,晁勇,帅万钧,王福利

1.辽宁医学院 公共卫生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2.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a.医学工程科;b.院办,北京 100037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医疗设备的应用。大量医疗设备的购进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也给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带来了新的考验[1]。如何对医院医疗设备配置信息进行实时统计,始终是卫生资源在设备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 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盘点现状

医疗设备的发展带动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技术诊断、治疗占医疗收入的比例逐年升高,目前已达到15%~25%[2]。医疗设备已从过去作为疾病诊治的辅助工具逐渐变为主要手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传统医疗设备的管理方法是依靠人工的清点、记录方式,需要工作人员较多,并且在盘点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多的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不够准确,甚至导致统计结果不能反映出现有设备配置的真实情况,直接影响到上级领导的决策结果。

目前部分医院对设备盘点采取了条形码技术的管理手段,工作人员通过读取医疗设备上的条形码信息后再进行手工数据录入。但由于粘贴在医疗设备上的条形码,常因脱落、褪色、污染等无法被读取,导致不能及时进行扫描盘点。还有一部分医疗设备的存放位置不固定,如移动式放射诊断用X线机、C型臂等,一旦设备移动,管理人员就很难确定设备所在位置;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只能近距离使用扫码器逐台读取视野范围内的条形码,其读写能力差、速度受限,耗费时间过长、数据储存的容量也比较小[4]。

2 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的电磁感应或电磁传播的空间耦合实现对被标识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 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RFID 中间件和RFID 应用系统软件4 个部分组成[5]。

电子标签(或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6]。阅读器(或手持机、查询器、读写器等)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读写器用来与标签交互,完成写入和读取数据的功能。中间件用以实现应用系统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和控制,实现多种应用和控制系统的并存和协调工作,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和需求,是系统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7]。

RFID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与条码技术相比,RFID是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除了标签芯片容量、保密性、智能化的提高外,它非接触识读范围可从10 cm到几十米,能够读取高速运动的物体,并且可以同时识别多个对象,具有更好的抗污染性和抗恶劣环境及耐久性。

近年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例如汽车或火车等的交通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门禁系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畜牧管理、车辆防盗等[8]。据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9]。

3 系统设计

3.1 医疗设备基础数据

计算机和手持机均存储了设备基础数据和管理人员等数据信息。贴于每台医疗设备机身上的RFID电子标签中存储着设备的基本数据。

设备的基础数据包括设备代码、拼音编码、名称、别名、计量单位、使用年限、生产厂家、供应商、服务商等信息。其中生产厂家、供应商、服务商需要预先在往来单位管理功能中维护好;同种设备同规格同生产厂家的设备只需要维护1条记录。

设备管理人员的基础数据包括拼音编码、代码、人员名称、职务、联系电话、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机系统和手持机系统登陆等人员信息。

RFID手持机有效扫描距离为3~5 m,盘点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走动,获取设备信息。

3.2 分单元的射频扫码盘点

由于一般的三甲医院设备资产总数普遍在1~1.5万台件左右,数量庞大,超出RFID阅读器的运算能力。根据医院特点可依照科室功能分成不同的单元进行统计,例如:将我院的56个科室分为56个医疗单元,平均每个单元的设备数量在100~300台件之间,这样就轻松进入了阅读器(手持机)的运算能力范围,处理速度较快。根据我院情况设计的医疗设备资产盘点流程框图,见图1。

图1 基于RFID技术的医院设备盘点统计流程框图

工作人员在手持机上选择盘点统计菜单,可以选择某个科室、或者某个位置(如西医疗楼4层)、或者某类设备,作为本次盘点统计的范围。在确定盘点范围后,系统只对该范围内的物资进行盘点。盘点人员使用手持机在盘点范围内走动,手持机自动扫描到所有的RFID标签,并与手持机上该盘点范围内的基础数据进行比较,将没有读到的设备信息显示出来,包括其摆放位置信息,盘点人员到该提示位置附近确认是否缺失或者错放。

在盘点完成后,形成盘点统计记录,并对于盘点差异的部分进行数据调整以及更新记录保存。手持机上盘点统计完成后,同步到计算机系统中,完成单个单元的设备资产统计工作,经试验,一个科室单元的设备清查可缩短到10~15 min,管理时效大大提高。

差异性是手持机扫描RFID标签所得到的盘点统计记录与计算机端的档案信息之间的差异。若手持机数据与计算机完全相符,证明设备符合率为100%;若有差异,将进一步查找差异原因,可能是有未扫描到的设备,比如设备由该科病区移动到了门诊使用,还有设备损坏,递交上级设备管理部门的情况,这时,工作人员将在手持机上做出标记,再上传记录,进一步做报账销账处理,最终使符合率达标。

4 结果

为检验射频识别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便利性,我们进行了医院神经内科医疗资产的盘点(从计算机端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共有设备234台),对全过程的盘点速度进行定量测试,对比射频识别技术使用前、后医疗设备差异性、符合率以及盘点所需时间等信息,其结果,见表1。

表1 设备盘点统计指标比较

射频识别技术使用前,神经内科医疗设备盘点需要2位工作人员用时2 d,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后1人15 min即可完成,医疗资产符合率也由86.3%提高至99.1%。引用射频识别技术后存在差异性的2台监护仪设备,究其差异原因均为在神经内科病房移动使用,查找极其迅速。

5 结束语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引入射频识别技术,初步解决了医院单元医疗设备的快速盘点,资产管理效率提高数十倍,提高了设备的符合率。通过各个单元的数据汇总实现了全院设备资产的盘点统计,减少了人工成本,使医疗设备定期盘点常态化,提高了医疗设备的账物符合率。

[1]袁红静.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J].中国现代医生,2009,(31):96-97.

[2]颜维华,蔡雪琴,张娅莉,等.建立医疗设备的新型管理模式[J].中国医院,2010,(5):77-80.

[3]李远洋,王新沛,王晓民.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100-102.

[4]吴昊.从传统条形码到RFID技术纵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5):1185-1186,1189.

[5]秦文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3):112-114.

[6]蒋皓石,张成,林嘉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应用,2005,31(5):1-4.

[7]肖又正.基于 RFID无线通信系统的防碰撞算法设计与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8]石丽杰.无线射频技术推广及应用[J].华章,2011,(12):300.

[9]李娜.电子商务下的集成供应链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盘点符合率
RFID电子标签在全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盘点各国网红猫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ETC电子标签的自由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