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基于人口普查和教育事业库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4-02-06胡瑞文
张 爽,胡瑞文
(1.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上海 200070;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中国体育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基于人口普查和教育事业库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 爽1,胡瑞文2
(1.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上海 200070;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以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全国教育事业库历年统计结果为数据平台,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做出全景式的描绘,针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不容乐观、体育教育隐忧重重的现状,从理清未来的发展思路入手,以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为主要抓手,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和建议。
体育业;人力资源;教育提升;发展策略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国民对精神层面满足的需求也空前增长,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1]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2],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五普、六普数据对我国体育业目前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作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体育人力资源的走向与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
1 体育业人力资源水平发展的基本现状
《中国统计年鉴(2005)》开始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创造的GDP从原来“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电影业”单列出来予以公布,从此成为国民经济统计中一个独立的行业部门,即通常意义上指称的文化产业,下辖广播电影电视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和娱乐服务业四大中类行业,本文重点就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作一剖析。
1.1体育整体人力资源稳步增长
2000年[3]到2010年间[4],我国体育业规模稳中有升,行业总从业人数由7.9万上升到14.5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从2.3万余人增长到4.6万余人,将近翻了一番,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也相应从29.8%提高到32.0%,具有高中学历的从业人数从2.9万人增加到3.6万人,增长幅度接近25%,但在总从业人员中占比从36.8%下降到24. 7%,此外由于初中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的比重也在增长,因而总的来说体育从业人员受教育结构层次变化程度不大,更多地表现通过规模扩张效应带动体育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升:十年间体育从业人员增长了近7万人,84%的总增幅也仅次于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中增长最快的娱乐业(234%),稳居行业第二,2000年时体育从业人员只占行业总数的3.3%,2010年占行业总数的比例提高了0.8个百分点,小幅增长至4.1%,依旧属于行业内的“轻量级”队伍,蕴含着高度的成长性。
经过十年的秣马厉兵后,2010年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的从业人数各达到8.05万人[5]、4.26万人和2.21万人,分别占体育从业人员的56%、29%和15%,演化为“4:2:1”的倒金字塔结构。从体育内部衡量人员受教育状况,体育组织和体育场馆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比较接近,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也超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平均11.3年的受教育年限,成为支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而其他体育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水平则略显薄弱。
表1 2010年体育内部各行业小类人员规模及受教育状况分布 单位:万人
1.2体育工作人员受教育水平有所上升
统计上按职业口径将全社会从业人员分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其他人员7个大类64个中类。从人口普查资料来看,体育从业人员仅在1个职业中类的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即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下的体育工作人员。十年间,体育工作人员小幅增加,从2000年4.3万人增至2010年的4.5万人,增长了近5%。分学历构成看,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均呈单边下降趋势,各降低0.2万人与0.3万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从0.6万人增至1.3万人,增长近1倍,使得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在全部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5%上升到2010年的29%,进而人均受教育年限在2010年也接近大学二年级水平,成为体育业内受教育状况相对良好的优势职业群体。
表2 2000年与2010年体育工作人员分文化程度变动情况 单位:万人
1.3体育人才的培养规模蓬勃发展
普通本专科体育类专业招生数由2000年的4.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5万人,增长了1倍多。从专业类别看,2010年体育下属的小类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数量最多,为4.8万人,达到体育学类总招生数的56%多。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与指导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在伯仲之间,各约1.5万人,其余四个专业的招生份额相对较小。从教学层次看,2000年体育学类普通高校本科招生2.3万人,2010年达到6.6万人,是前者的2.9倍,占体育学类本专科总招生数的比重则相应从58%上升到78%,增长了20个百分点。可见,过去十年体育学类本科层次的招生增速快于专科。延伸到研究生的高校培养后发现,体育学类专业2000年全国硕、博士仅招生629人,2010年招生数已增至4 688人,是十年前的7.5倍,相较于本专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的体育人才培养更鲜明地呈现高速扩张态势。因此新世纪以来,体育类高等院校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教育层级越高,则发展速度越快、增长势头越猛。若加上中等职业教育涉体育类专业人数,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及全日制中职学校合计招生数达到13.4万人,规模十分可观。
表3 2000年与2010年普通本专科体育类专业招生数情况 单位:人
2 体育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育人才的培养存在相对不足和层次错位
2000-2010年间,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由220.6万人增长到680.9万人,其中教育学招生数从8.6万人增长到24.4万,增加了1.8倍。体育作为教育学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期普通本专科招生数只增加了1.1倍。相对于教育学门类,体育类招生的增幅偏慢,因而在教育学门类的招生占比也从46.5%降到34.8%,就权重系数而言,体育专业在教育学的影响力有式微的迹象。
高校体育类专业发展中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专业设置不及时、结构调整不合理且教育层级不科学。从专业设置看,高校的体育学科直到2005年才设置运动康复专业,并以全国招生九百多人为发端,之后每年招录人数始终徘徊到千余人上下。休闲体育专业更拖延至2007年方才开设,当年全国招生仅寥寥数十人,2010年全部在校生总计也不到四千人。从构成上看,体育行业主体——体育工作人员的学历分析表明,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一支,未来该岗位的准入门槛已基本抬升至本科及以上学历,由于现有从业人员的基数较小(4.5万人),并基于过去十年仅增长两千个岗位的事实,预计未来从业人数不会猛增。但与之最对口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恰恰是过去十年体育学类招生扩张最猛、最快的专业,增长了16倍多,每年招生数超过1.5万人,表明各地体育学院盲目迎合市场热点,蜂拥而上开设管理类课程,使得该专业的招生规模趋于失控,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是教育系统内的体育教学人员的重要来源渠道,从2003年到2010年,体育教师的净补充量在25万人左右(中职体育教师统计时因采用了文化体育与艺术类的大口径数据,规模有所放大),仅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在这期间就培养39.2万毕业生,若考虑中职层次运动训练类每年毕业生中仅1/3定位于从事教师职业,则八年累计亦8万余人,故而在此期间大中专学校合计向教育系统输送体育毕业生总数达47.2万。另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退役运动员转业后安排从事体育教师工作,而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总体走势是控制编制、限定职数,高校招收侧重于教育方向的体育专业生源相对于未来的岗位吸收能力已经过于饱和。
表4 2003-2010年我国入职体育教师与体育师资培养的数量对照 单位:人
2.2体育人才分布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2010年我国14万多名体育从业人员中,在城镇从业者合计为11.8万人,在农村从业者仅有2.7万人,城乡体育从业人数之比达到4.4:1,而当年城镇和农村在业人口之比只有0.85:1,因而体育从业人员在城镇的活跃程度和职业发展空间远大于农村。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高层次学历人员不断向城镇转移,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空心化”现象,日益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和软肋。对照各省体育行业人员的数量分布,从业人数破万的只有广东一省,其他省份体育从业人数均在千人与百人级别,其中人数最多的五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北京、江苏、上海,人数最少的五个省份分别是西藏、宁夏、青海、海南、重庆,体育从业人数省间差距最大值(广东是西藏的48倍多)大于俩省从业人口的倍率比(37)。综合来看,前五个省份体育从业人数平均值达到后五个省份的14.3倍,表明区域间体育事业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体育人才存在朝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一边倒的倾向。
从体育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从业人口的相对比例来看,全国平均水准是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约有2名体育从业人员,其中体育从业人数相对比例最高的前三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共14个省超过平均线水准;体育从业人数相对比例最低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西、贵州、云南,共17个省不到平均线水准。同口径比较,北京的体育从业人员占比达到广西的6.8倍,显示出体育从业人员的分布密度相当不均。
表5 2010年体育从业人数占各省从业人口的比例 单位:人、
表5 2010年体育从业人数占各省从业人口的比例 单位:人、
数据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地区体育从业人数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体育从业人员占比地区体育从业人数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体育从业人员占比全国144990 1.93河南6292 1.20北京7962 7.76湖北5924 1.86天津2825 4.88湖南5745 1.61河北5546 1.32广东20891 3.60山西3813 2.10广西2920 1.14内蒙古2741 2.03海南1565 3.49辽宁4916 2.00重庆1712 1.19吉林2143 1.43四川6313 1.28黑龙江4559 2.32贵州2080 1.18上海6943 5.28云南3319 1.18江苏7153 1.52西藏431 2.77浙江4180 1.21陕西4096 1.95安徽3739 1.23甘肃3550 2.39福建5745 2.81青海861 2.82江西4065 1.72宁夏515 1.50山东9411 1.57新疆3036 2.55
2.3从业队伍潜藏着粗放式增长的潜忧
十年来,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三个行业中类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但体育业却成为唯一的例外,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2.0年降低到11.7年,减少0.3年,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增加近万人,但占比从36.8%降至24.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增加3万人,占比从33.4%升至43.3%,因此尽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人数与占比均有所提升,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聚集后产生的影响力更大,导致体育业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升反降。目前的情况是体育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仍略强于娱乐服务业,但两者的差距不断缩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何况相较于其他行业中类人力资源的普遍提升,体育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所滑坡的异动值得引起警惕。体育内部行业的比较显示,其他体育业不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10.6年,比体育组织和体育场馆从业人员低了一年多,不到高中二年级水平,也未能达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11.3年)。
图1 2000年与2010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类行业受教育状况 单位:年
综上所述,体育业与文化艺术业、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反差。新世纪以来,体育虽然处于行业快速扩张期,吸引了部分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加入,但在这一阶段,不仅拥有大学文化程度高素质的人员得到补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同样混迹其中,导致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产生了“泥沙俱下”的效应,因而影响整体水平的提升,这是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特性。有类似表现的是娱乐业,人员规模在十年间爆发式增长234%,但人均受教育年限仅增加了0.5年。如果说以体育业、娱乐服务业为代表的是外延扩张型产业发展道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广播电影电视业、文化艺术业为代表的是内涵提升型道路,从2000年到2010年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各增长1.6年与1年,由此在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大类内部发展轨迹出现了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提升两种路径的分化。
3 体育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其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作为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业基础仍较为薄弱的国家,未来十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规划的宏伟蓝图、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群策群力,就人力资源的角度而言,迫切需要以教育提升体育人力资本为主线,既有意识地大量引入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进入该产业,更需要教育培养、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上的大转身。
3.1在体育人才的培育环节要保持与时俱进
随着大众体育蓬勃发展以及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体育人才的培养顺势而为,做到有保有压、有增有减:一方面,结合新世纪前十年我国体育类专业扩招情况与最新的招生规模,体育类人才每年的培养能力有超出岗位的吸纳能力之虞,为此需要对某些就业率差、同质性强、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饱和性体育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坚决亮黄牌乃至红牌[6-7],严密监控其招录情况,并且调节相同或相近专业在中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培养比例。另一方面,对于当前起步迟、人员缺口大、社会需求量亦处于井喷状态的有关专业应果断加大招生规模,并适时开设新专业。如我国大量职业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的存在[8],使得运动康复工作必不可少,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在传统竞技性体育唱主角基础上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条件逐步成熟,各类体育场馆不断应运而生,表明休闲体育在我国具备广泛的市场需求[9]。此外,体育事业和体育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科研人才。为了使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逐步跟上世界步伐,我们应继承原体制的优点,在体育人才源头培养上注重突出特色,如将民族传统体育立足于打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是面向社区大众的体育专业,服务于社区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力图实现不同的体育专业特色鲜明、互有所长。同时吸取发达国家如加拿大体育教学管理体制优点,三管齐下改进教学质量:首先,建议在本科阶段课题增设一些基础性、研究性科目,如细胞生物学、实验科学,为体育运动技术发展和技能提高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提高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最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同直接获取实际能力主的实验、技能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以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
3.2积极促成体育人才在城乡、地区的平衡分布
体育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体育人力资源的相对滞后将严重影响体育事业前进的步伐。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与2011年《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简称“规划”)对我国现有体育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均予以高度重视。要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离不开体育人才队伍的茁壮成长。鉴于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在城乡、地区(省市)分布存在显著的规模差异与素质差异,迫切要求各方站在行业平衡发展的角度加以布局,促进体育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均等化。这意味着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而言,要提高农村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并适度倾斜,使之与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相适应,缩小与城镇体育发展的差距,促进城镇与农村体育事业的同步增长;从地区均衡角度而言,要着力缩小地区间差距,对体育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的地区或项目提供政策性扶持,尤其是体育人才数量占当地从业人员总数不到全国平均水准线的中西部省市更应奋起直追,加大夯实体育事业基础的力度。除了在普遍意义上提高体育人才的受教育状况外,还需要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动态的体育人才数据库,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以满足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10]。
3.3从发展支柱型产业的高度调整提高从业队伍素质
文化产业通过创意整合各种知识、信息资源,提供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服务和产品,这是其创造价值的根本所在。2008-2011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例始终在0.60%左右,15对比“指导意见”倡导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的目标定位,有很大提升空间。正如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揭示的,一个产业发展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柱加以推动,尤其是关键的产业经营人才。故而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力资源,尤其是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在现代体育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体育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1.7年,不到高中毕业水平,与行业内人均受教育程度年限最高的广播电影电视业相差2年多,广播电影电视业已经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为主体,体育仍然以高中文化程度从业人员为主,素质的高下之分相当明显。客观地说,当前我国体育人才作用的发挥还不能满足预期的目标和定位,无法肩负起担当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推进者的重责大任。鉴于文化产业人才的投资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投资,为此有必要大力倡导国家、社会、家庭尤其是从业者个人加强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重点促进体育业、娱乐服务业等现有人力资本积累较弱的行业部门成长,迎头赶上行业优势部门,使得从业人员普遍拥有更为良好的素质。对照规划提出的加大体育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党政人才队伍、全民健身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竞技人才队伍、体育经济人才队伍、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体育外事人才队伍的要求,培育具有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仍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补足这一短板。
3.4积极打造与文化艺术、娱乐、教育、旅游等产业的跨界联姻
为了贯彻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的目标,未来的体育发展需要挖掘潜力和增加能效齐步走。
挖潜上: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专业定位于为各类学校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职人选,对口为教育系统输送成熟人才,也是体育专业毕业生输出的大户。而公共体育教学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角色,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有鉴于此,培养体育教学人员的相关院校肩负重任,要做到保持特色、稳步提高。在出口服务贸易金额上,当前的体育国际化处于萌芽阶段,产业十分弱小,服务出口额低,大有潜力可挖[11]。在我国,体育盛事与文化活动的联结有很长的历史渊源,如摔跤、射箭、竞渡、爬山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民俗化或正在走向民俗化,北京奥运会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体育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为此有必要延续“文体”联姻的传统,不断加强文体合作的深度,使得体育活动不仅精彩纷呈,更耐人寻味。增能上: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进步明显,但仍存在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不平衡,居民工作、生活和体育锻炼的不协调。为了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需要大力发展休闲体育、娱乐体育等新颖的体育形式。休闲体育作为新兴产业,正以异军突起的态势快速发展,参与人数猛增、非运动训练性体育会馆俱乐部大量创办、针对年轻人的时尚运动休闲方式如轮滑,瑜伽,跆拳道,乒羽,射击,射箭等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方面的作用也有待发挥,这就需要丰富和拓展体育的内涵,在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身体锻炼传统的老三样外积极推动跨界的新型体育产业成长。同时,为了个人健康和乐趣而从事的体育活动——娱乐体育也日益受到民众青睐,如拓展训练、野外拉练等能强化团队合作精神,消除工作压力,锻炼意志和提高体质的户外体验式娱乐体育方式蓬勃发展,兼有体育与旅游属性的参与型体育旅游与观赏型体育旅游方兴未艾。长远来看,与文化艺术、娱乐、教育、旅游联姻的复合型新体育表现形态层出不穷,这也是我国体育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所在。此外,专业运动员培养上,建议相关部门放弃体工队训练的单一思维,提高自主培养运动员力度,加强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更多地采取体育界和教育界合作方式,以校体联手形成良性互动,以文体兼修成就冠军选手。美国一流的运动员多由高校培养,这种体育与文化的跨界联姻整合了资源,无论对运动员个人还是体育事业整体提升而言均是一大助力,它山之石可作为我国体育实现创新转型之路的试金石。
[1]朱学义等.我国文化产业投入的促动效应研究--兼论文化产业的经济支柱性地位[J].管理现代化,2012(1):12-15..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N].2010.
[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库(1994-2010年)[M].上海:2012.
[6]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6.
[7]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6.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825.
[9]徐佶.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9:51-56.
[10]郑艳琴、张翔.加拿大体育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及与我国体育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安大略省3所大学为例[J].运动,2013(7):15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2012年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35.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ports Human Resource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ensus and Education Data Repository Platform
ZHANG Shuang,HU Rui-Wen
(1.Shanghai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Shanghai200070;2.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 Shanghai,Shanghai200032)
Based on the fifth and sixth census data and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ata statistics over the years as the data platform,the paper conducts a panoramic descrip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sports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hina.It further comes up with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present unsatisfactory situation in terms of China's sports human resources.
sport;human resources;enhancement of educ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G80-32
:A
:1001-9154(2014)05-0006-06
G80-32
:A
:1001-9154(2014)05-0006-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70833004)。
张爽(1979-),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宏观教育。
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