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败中前行
2014-02-05夏春梅
夏春梅
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带着一丝害怕,总是怕把概念讲错,继而误人子弟。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历史概念,笔者总是照本宣科,尽量不延伸拓展。但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历史概念讲解仅仅照本宣科是会出问题的。因为试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些问题的设置对历史概念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道试题的失误,让笔者对历史概念的讲解有了新的认识,题目如下: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工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摇?摇?摇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牲,变为畎亩之勤”?摇?摇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摇?摇B.①②④?摇?摇C.①③④?摇?摇D.②③④
学生拿这个题目问我,他不理解为什么答案是D项。因为我在课堂上讲解“土地制度的演变”时,对私田的解释为:“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井田之外大量荒地开垦,私田出现。”这样解释是基于教材,人教版教材有这样一段话:“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而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如果题目没有问题的话,肯定是我对私田的概念理解错误了。私田该怎么理解呢?可看一看历史典籍的介绍。《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馀二十畮以为庐舍。”《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由此可知,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为“私田”。所以,“私田”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出现。
这样一个错误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错误。因此应该认真对待历史概念的解释,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一定要查阅资料,了解清楚,否则既不利于学生解题,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历史概念是“人们在适量的历史表象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可以深刻地提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提炼相关内容的历史特征”。从这一意义上看,它是相关历史事物内外特征的核心表现,不能全面、准确地对历史概念进行解读,就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表象而无法深入内涵,使与此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落脚点,不同知识概念之间无法建立紧密的联系,更谈不上历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如果“学习历史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弄清历史概念就是最具体的基础工程”。
结合自身和学生的情况,笔者认为历史概念理解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种状况。第一,老师课堂教学过于依赖课本,学生只能从课本出发。新课程改革实行“一标多本”,各版本可能对同一概念解释或多或少,新教材对一些历史概念的介绍很简单。教师仅仅依照课本,不做必要的补充解读,一些概念是无法准确解读的。第二,学生对于历史概念不是理解,仅仅死记硬背,导致无法区分一些相似概念,如“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海禁”、“闭关锁国”等。这些历史概念有相似之处,但有不同之处,而学生可能把它们认为是一样的。因此,必须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树立概念解读的目标意识、方法意识和核心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的概念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在进行阐释时要注意:首先,要保证历史概念的定义的确切性。所谓定义的确切性,指的是在给历史概念下定义时,不论是概念所指的历史实体,还是这个历史实体的本质属性和特征,都应表达准确,不能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比如,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形成,这里的“雏形”、“拓展”、“形成”体现了对队历史概念把握的确切性。其次,阐释历史概念要有针对性。初中和高中、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年龄不同,智力发展水平,原有知识水平也都有所差异。因此,根据一般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原则,在阐释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有所区别,不能同等对待。再次,创设情境,增强概念解读的感知力。解读历史概念,除了方法需要体验和感悟,特别是任何一个历史概念都有其存在的特定历史场景,这种场景与学生现实所处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如用当代人的眼光看待历史事物,学生在解读概念时就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师生双方要共同创设一种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特定情境中感悟历史。
总之,历史理解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史实基础之上的,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的缺失是因为教师对历史概念准确解读的缺失和观念的滞后造成的,所以对一些相似的历史概念,教师要在广泛阅读之上,深入浅出地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甄别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