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该如何看待 《水浒传》女性观问题
2014-02-05朱雅文
朱雅文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谈该如何看待 《水浒传》女性观问题
朱雅文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水浒传》女性观是近三十年来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对此展开激烈讨论,成果颇丰。但在论述角度、论述方法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导致在探讨《水浒传》女性观时不够客观、科学。本文针对现阶段研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以期能为《水浒传》女性观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如何看待 《水浒传》 女性观
《水浒传》虽然是部以绿林好汉为主角的英雄主义古典小说,但其中的女性形象也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五四”之后,学界就已经开始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观进行阐释。新时期以来,西方人文科学方法大量传入中国,叙事学、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和批评方法被应用到了《水浒传》研究中,加之女权主义思潮的抬头,所以这一时期在《水浒传》女性观的研究上颇得成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现阶段得到的结论就是科学的、正确的。有些文章的论据完全是在牵强地附会主题;有些文章的论述角度不够客观,缺乏逻辑性;还有些文章的理论方法不合小说实际。
一
某篇意在批判《水浒传》“反女性”观点的文章,用了“对女性的尊敬”、“对妻子的情感”和“对女子的怜惜”三个论据驳斥“英雄无情”,以此证明英雄们对女性是有深厚感情的。
文章说:“(对女性的尊敬)主要体现在对待位尊年长的女性身上,比如对母亲的情感。”①之后列举了公孙胜返乡探母、李逵返乡探母、朱仝对雷横母亲的同情与尊重、解氏兄弟礼遇老婆婆以及九天玄女对宋江和梁山的帮助来作为例证,证明梁山英雄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他们对女性是尊敬的。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主角是绿林好汉,是强盗,是与朝廷处于对立面的草寇,他们快意恩仇,对待仇人从来都是给与最严厉的惩罚。但是,这不能说他们连最起码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意都缺失了,“忠”、“孝”、“义”在梁山上是被放大了的。看滕文中所举几例,公孙胜等人的“尊敬”对象无非是自己的母亲和他人的母亲,难道对母亲的尊敬就能等同于对“位尊年长的女性”的尊敬吗?乌鸦尚有反哺之情,况且人呢?况且是有情有义的梁山英雄呢?《水浒传》的主题是要突出绿林好汉对兄弟的忠义和对仇人的嫉恶如仇,但与他们所具有的中国传统的优良品德并不冲突。他们对“位尊年长的女性”的尊敬不等同于对女性的尊敬,他们尊敬母亲绝不是因为她们是女性,是因为她们“位尊年长”,是因为她们“母亲”与“长者”的身份。对“位尊年长”之人的尊敬是情义之士所必需的品质。
另外,文章还说:“对女性的尊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女是宋江的保护神,也是梁山事业的守护神。……诚然,九天玄女只是虚构的神仙,但是为什么偏偏选中一位女性神仙,而且让她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居于如此崇高的地位呢?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尊敬女性行为的表现。”②关于为什么《水浒传》作者选取九天玄女为梁山事业的守护神的原因,我们可以参考杜贵晨和刘相雨的观点。一来,九天玄女的形象蕴含着泰山文化,而水浒故事的发生背景在泰山附近,小说作者罗贯中的里籍是山东东平(今山东泰安),他们之间有相同的文化背景。③二来,在中国上古神话记载中,九天玄女曾经帮助黄帝战胜蚩尤,她武艺高强,精通法术,还能未卜先知,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另外,九天玄女作为“女战神”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也是承担着英雄战士们对“精神之母的渴望”④。这样分析,九天玄女这位“女神”在《水浒传》中出现的理由就比“尊敬女性”客观理智得多了。所以,小说中“九天玄女”的形象不足以说明“英雄有情”。
在“对女子的怜惜”一节中,该文作者用“李逵怒砍杏黄旗”的著名故事来论述。“表面上看,他认为宋江的作为有悖于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宗旨,实际上也是对弱女子一种本能的同情。”⑤这样说未免出于主观想象,并不符合小说实际情况。按该文作者的意思,在李逵心中,一个素未谋面的弱女子的安危是大于梁山宗旨、梁山事业的,他死心追随的宋江大哥的行为和他心之向往的梁山集团的颜面都抵不上一个平民女子。实情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李逵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去救助刘太公女儿的。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李逵负荆”。李逵在得知误解了宋江等人之后,负荆请罪,以解救出刘太公女儿来赎罪,求宋江不杀。一为请罪,保住性命,二为挣回梁山的颜面。前后实在看不出李逵对弱女子的“怜惜”。且整部小说都再没有体现李逵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莽汉对陌生弱势群体的“怜惜”了。比如他可以为了赚朱仝上山就一斧劈死无辜的小衙内,如此之人哪里可以看出他“对女子的怜惜”?
二
在谈到如何界定一部作品的女性观的时候,有的文章引用了王朝闻《论凤姐》一书中的观点并说:“‘如何了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探索寓于形象本身的作者的认识。……强调表现什么和强调不表现什么,这才是我们了解作者对凤姐态度的可靠依据。’研究《红楼梦》如此,研究《水浒》又何尝不该如此呢?”⑥此处,作者的态度是用研究《红楼梦》的方法来研究《水浒传》,这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红楼梦》是一部作者无争议的独立创作的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叙述结构来看它都是完整的,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作品当中,同样,读者通过对文本认真分析解读也能理出作者的思想与用意。从文学四要素的角度来说,《红楼梦》的“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是完整的,相互之间没有矛盾冲突。而水浒故事从史事发展为文学作品历经了宋元话本、元杂剧、明传奇,才有了章回小说,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无数文人、民间艺术家对其进行了创作加工,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汇集了众人智慧的世代积累型小说。既然是历经演变并由多人参与创作的作品,那其中的思想自然会有复杂、矛盾的特点。用研究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的方法去研究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自然是不科学的,研究结果定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还有不在少数的文章应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方法去批评中国的古典小说,此做法的确有利于一些问题的解释,也能拓宽研究思路。但是,这样忽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古典著作,确实会有失公允。如伍艳妮的《从阅读妇女的视角论〈水浒〉之女性形象》就是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从阅读妇女的视角进行探究,来揭示《水浒传》作者思想中的落后、腐朽部分。女权主义批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是地地道道的“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用现代解放妇女的观点来批判这个古代封建王朝下的“男尊女卑”现象,从而界定一部古典小说的思想是“落后的、腐朽的”,既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也是一种偏颇的研究态度。
三
针对现阶段研究成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对《水浒传》女性观进行研究时应当从实际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具体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当的角度、方法来论述,否则会导致研究成果缺失科学性和说服力。
首先,在面对一部世代积累型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进行研究时,我们绝对不能避开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只谈现象。在探讨《水浒传》女性观的表现时,我们“不仅要看文本对女性世界的展示,还要看文本背后的文化积淀”⑦。看文化积淀对文本的影响,也看文本是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我们作为现代人,要站在“当时”去看“当时”的作品,若用现代的眼光来批判“当时”的作品自然是毫无意义的。至于《水浒传》,我们除了要关注它的故事发生的时代,也要关注它的成书时代,要放眼于整个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要关注几百年来不同时代特色、不同文学类型赋予它的特殊内涵。其次,要研究《水浒传》的女性观,就要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与女性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只针对其中某一位女性或某一类女性进行分析进而评价女性观,自然是不够全面的。要把握小说中女性群体的表现,既要有个案分析,也要有群体研究。在对与女性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探讨时,要将其放置于整部小说中,观察此情节对故事叙述的影响;也要观察女性形象在这里的叙事作用。在解读故事情节时,切不可为了附会观点而曲解文本原意。研究者首先要站在客观、实事求是的立场上,才能有科学的分析。最后,《水浒传》作为一部世代积累型的长篇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流传已久的故事情节、多人创作的复杂性和链式珠串式结构是区别于其他古典长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其女性观亦或是其他观念时,必须要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研究方法,要找到适合《水浒传》研究的独特方法。
注释:
①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②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③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九天玄女’在诸神谱系中,与黄帝并为王母即西王母弟子,是以品位颇高的太(泰)山女神。……宋江为山东郓城人,……《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又是当年梁山泊之滨的山东东平(今县,属山东泰安市)人,也离泰山不远。……从而九天玄女与《水浒传》的关系是可以在齐鲁文化的背景上得到解释的。”
④刘相雨.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齐鲁学刊,2004(03).
⑤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⑥范里.关于《水浒》中妇女形象及作者的妇女观之我见——与胡邦炜同志商榷.水浒争鸣(第五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⑦朱仰东.《水浒传》女性观辩证.菏泽学院学报,2009(06).
[1]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J].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2]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3]刘相雨.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J].齐鲁学刊,2004(03).
[4]范里.关于《水浒》中妇女形象及作者的妇女观之我见——与胡邦炜同志商榷[A].水浒争鸣[C]第五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5]朱仰东.《水浒传》女性观辩证[J].菏泽学院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