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大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的调查论证
2014-02-05高永年孙绪敏薛来彩金春平季珊珊
高永年 孙绪敏 薛来彩 金春平 季珊珊 卢 山
(1235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4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31;6浙江卫视总编室,浙江 杭州 310005)
关于江苏大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的调查论证
高永年1孙绪敏2薛来彩3金春平4季珊珊5卢 山6
(1235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4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31;6浙江卫视总编室,浙江 杭州 310005)
主持人语:
以下调查论证共5章,针对江苏省大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的实际情况,进行多侧面的研究探讨,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出改进的策略与方法。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关乎祖国的未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前景意义,应当引起广泛的关注。
文章的作者,选择江苏省多所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等)进行调查研究,审视种种现状,分析多方面数据,有的放矢地进行剖视与思考,阐述了自己的理论见解和应对方略。
这篇调研,是2011年度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调查研究”(项目号:11 ZHB007)的主干成果。
高永年
一章:江苏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代表着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一代,是一个民族希望之所在。审美情操是大学生精神塑造、人格完善、内涵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竞争力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的问题,如果只关注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无视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的因素,不仅会使社会发展走向歧途,而且也会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如果看到一个痉挛得缩成一团、背弯得抬不起头来的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四下张望,怀疑自己的存在,生怕自己也消失了。但是如果看到一个非常勇敢的、穿得光辉夺目的武术家,我们就会忘掉自己,觉得我们胜过自己百倍,天下的任何事情都担当得起,呼吸也更为自由了。什么人感到更道德和更自由呢?是那刚走出普鲁塔尔克的教室,反复考虑善人随着死亡而就失去自已生命的果实这种不公平的事情的人呢?还是那洞察永恒的完满境界、用心倾听卢克莱修的豪爽的洪亮的歌唱的人呢?”(《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第57—58页)大学生作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科教兴国”的预备队,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理想、健全人格、积极上进的精神,对美的尊重和欣赏、优雅的举止言行和坚持原则的操守,都将深刻影响民族未来的精神气质和社会的发展氛围。拥有“更道德、更自由”审美情操的大学生,能够将“天下的任何事情都担当得起”,能够成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和脊梁。
一、“审美情操”的内涵
“美”一直是美学史上的千古难题,至今无定论。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美是理念”;西方近代美学家认为“美是主观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事物的属性”;18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认为 “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根源于社会实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审美”是哲学体系的研究范畴,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包括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学范畴,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艺术审美特征,审美教育等。“审美”更是一种人的诗意存在方式,正如席勒所言,是“精神力壮美的觉醒”,是人的一种境界。缺乏“审美”的人生是粗糙的,缺乏“审美”的社会是粗粝的。
人的情感结构中依次为情绪、情感、情操。情操是其中最高级的阶段,是人的情感和操行的完美结合。它熔铸了人的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高级的情感态度,并具有一般情感所缺乏的稳定性、概括性、复杂性和倾向性等特点,是人性完美的突出的体现。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部分,对指导人的行为、提升人的格调、塑造人的内涵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审美情操有着丰富的美学、伦理学内涵,是美与善的统一,是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的结合,是心灵中崇高道德律令的建立。审美情操也是对正常人格与健康社会间的合理关系的追求,二者本身具有天然联系:正常人格与健康社会都渴望拥抱对方、融合彼此。审美对象所包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中,都蕴含着善的光芒。“情操”是对世界和自身的塑造中,更正确合理的把握其关系的追求。当然,“审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洞见,“情操”则是行动。席勒把人的“美”与“善”的结合,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统一,视为人性完整和正常的标志:“人就会兼有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于自由。”(《美育书简》第13封信)由此可见,对审美情操的追求是对实现人的本质的追求。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审美情操的特点,把握大学生审美情操的培育规律和途径,不仅仅具有伦理学和美学的意义,造就美与善的统一,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江苏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的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了主导审美文化 (主流文化)、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在当今中国的文化新景观中,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正借助迅捷的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将主导审美文化和精英审美文化迫于不同程度的尴尬困境;与此同时,这两种文化也受到大众审美文化渗透、浸淫。江苏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上述三种审美文化形态的不同程度的熏陶、浸染;而年青一代的好奇心与变异性,使他们在诸多纷繁的审美文化形态中,容易表现出审美情操的弱化、低俗化和不稳定性。
(一)自然审美能力的弱化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美,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事物或现象本身之美,是自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的美感。如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据调查,当下的不少大学生对自然之美失去了欣赏的兴致和能力。常常可见风景名胜处,年轻人聚在一起大声喧哗、打扑克,真正辜负了泉鸣松涛、莺歌燕舞。甚至还有“跑来跑去看石头,上来下去看木头,坐等三天看日头,花钱看‘三头’,傻瓜才说有看头”的校园民谣出现,把山峰的雄奇、树木的苍郁、日出的壮观说成了没有生命力的山头、木头、日头,可见缺乏起码的欣赏自然美的知识素养、情感兴致和判断能力。另外,对自然美的进一步欣赏,可深化对自然景物寓意、象征的丰富联想民族美学内涵的理解,所谓“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等等。在不同环境、条件、对象中,可获取不同的美感,所谓“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有一番情趣”。诸如此类的自然审美深入要求,于当代大学生都明显处于缺失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调查中随处可见的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中,也有大学生的身影。从审美情操的角度去思考:对美的不懂尊重、不会欣赏,更没有敬畏自然与历史的心灵律令,这使得某些年轻人随心所欲地破坏风景和环境。目前某些大学生的自然审美状态,明显处于意识和能力的缺失状态。
(二)社会审美能力和行为准则的惟功利性
美不仅存在于自然领域,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劳动、学习、日常生活以及人体本身,到处蕴含着美。人既是社会生活的主人,又是劳动实践的主体。因此,人是社会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美的核心。社会审美本身是有功利性的,但是目前某些大学生的社会审美状况出现惟功利论、惟目的性的不良倾向。
1.劳动美:有所缺失
在劳动中,人把自身的聪明才智、人格力量投射到对象上,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象征。当人对这一劳动成果进行观照时,除了物质的满足外,更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并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样,劳动便有了审美价值,成为审美对象,正所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不参与劳动、不协同劳作,既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不良传统的影响,又有独生子女所受宠溺带来的恶果,加之目前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环节,问题便愈显触目。据我们的调查资料统计,江苏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的时间,不足学生在校总课时数的10%。可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尚没有将“劳动”真正纳入到人的精神成长谱系中来。在各大学校园的墙壁上、书桌上经常可见到脚印、球印和涂鸦的痕迹;随处可见痰迹、纸屑、果皮。食堂的剩饭剩菜成堆。有些学生不尊重后勤工作人员,对社会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也抱着鄙夷的态度,甚至瞧不起自己的农民、工人出身的父母,更谈不上关爱和孝敬。一些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偷懒耍滑,连个人的清洁卫生等必要的劳动也不愿做。劳动实践性的匮乏,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对劳动成果的漠视,对劳动乐趣更不能体会,成为现下某些大学生的令人担忧的状况。
2.社会进步美:判断标准和行为的偏差
社会进步美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基础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往往体现为一种精神力量、思想风貌、道德风范,诉诸于人的思想和心灵。纵观历史事实,社会发展并不一定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提升,相反,往往会伴随人性的异化和沦丧。尽管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社会进步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浸入,对我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形成一套稳定的价值观体系,社会进步评价尺度就会出现偏差。其次,一些高校的教育目标也存在偏差,出现智育化、强制化和形式化的特征,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往往不能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深处,难以将审美情操的社会判断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结构组成部分,也就很难将其上升为审美、求善的动力和追求。
3.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美: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操守
日常生活美,是指在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存在的美。日常生活美凝结着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审美特点,经常地、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是生活美育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美建立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在人与人相互作用下产生。人际关系美体现为:诚挚守信,不欺诈,不爽约;互助友爱,不吝啬,不狭隘;礼仪周到,不粗鲁,不媚俗;随和自主,不盲从,不清高。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凡是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行为,凡是体现人类健康向上的本质力量的行为,凡是能给社会、集体、他人带来利益、温暖和幸福的行为,都是美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服饰仪表上,常有盲从于潮流、取宠于网络、博取他人眼球的倾向。只注重外在、追求名牌、爱慕虚荣等等不良风气在校园里有所蔓延,而不注重内在修养、气质的养成。更明显的问题是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同学间面临着多方面的人际竞争,如竞选班干、系干,申请入党及奖、助学金,申请勤工助学岗位,考试竞争(主要表现在同学间不共享考试信息)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成为大学生活的方式之一,它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并为以后的社会竞争作好了准备。虽然竞争已为许多学生所认同,也并不必然带来同学间人际关系的恶化,但如果竞争中存在明显能感知到的不公平,则会引发班级、宿舍内部长久的不和谐。
这些年发生的某些高校的宿舍恶性事件更提醒我们教书之外,更要育人。宿舍关系的不和谐也成为大学生继学业、就业之后的第三大问题。这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认知和沟通技巧的提升的问题,也由于当今一些大学生不具有审美情操、无法将美好品德真正内化而形成的。审美情操的健全,才能构建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良好的生存基础和心理素质。
(三)艺术审美能力的低俗化
艺术欣赏是人类独有的特殊精神体验,是高级精神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高级阶段。当人有了物质生活的保证后,审美的需求就会凸显出来。一个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是不全面的,整个人生是单调乏味的。并且,个人的欣赏品位很容易盲从、沉溺在低俗趣味中,无法合理地欣赏艺术品、自然和他人,甚至无法合理地欣赏自己,在高雅环境中麻木不仁、在低俗的趣味中乐此不疲,由此带来消极的人生态度,失去正确的生活目标。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未来主体,其艺术审美能力尚处于不稳定状态。当下,大众文化以网络等渠道全方位地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格塑造,其偏重娱乐性、感性的特点,由文字向视听的演化的传播途径等,非常符合年青一代的接受习惯。它一方面让年轻人获得丰富的资讯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把青年学生的想象空间逐渐缩小、束缚,固化为形象化的片段,造成年轻人以“看”代“思”,由此理性退场、意义放逐、价值消弭。长此以往,不仅造成个体审美趣味的低俗化;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也会受到某种负面的影响。
三、调查中得到的启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的心灵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美与善虽然不同,却是相互作用的。美的情感被唤醒,也就唤醒了善的觉悟;善的觉醒,反过又会自觉地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具备了较高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就能自觉地吸收和积累人类丰富的审美经验,用美来浸润自己的心灵,培养、形成融美于心、融善于意的习惯和意识,使自己敏捷地感受到外部世界、文艺作品或自然界的美,并很快地将它们吸收到自己的心灵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这不仅是强大的艺术感召,也是人格塑造、精神健全的必经之路,正如高尔基所言“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拥有审美情操的人,是拥有美好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是更道德更自由的人,是有洞察力的勇敢的人。这样的人绝不会一味的考虑自己,而是用自己的能量来感召、建设世界。因此,大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是年青一代精神塑造的重要途径,是高校美育、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高校必须引起重视。
(本章执笔者:高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