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调护老年糖尿病的要点

2014-02-05曹少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饮食糖尿病疾病

曹少华

(广西省灵山县中医医院护理部,灵山 535400)

糖尿病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60~70岁的年龄段多见。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临床表现,在确诊为糖尿病时,长时间的糖尿病并发症经常已存在。糖尿病属于中医 “消渴”范畴,主要特征是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老年患者本身禀赋及素体已弱,如果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劳欲过度等,容易引起肺燥胃热、肝肾阴亏而发生。近年来,我们以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认识为出发点,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55~88岁,平均64±3.6岁;入院第一次空腹血糖8.5~34.8mmol/L, 平均空腹血糖 12.62mmol/L。 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类型按WHO1999年诊断标准及分类标准。本组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1~16年,平均(8±1.5)年。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控制饮食,抗感染,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以及中医辨证施护。转归:96例治愈或好转,6例死亡。死亡原因:2例合并感染性休克,2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尿毒症,1例因肺结核死亡。

2 护理要点

2.1 日常护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密切相连,在治病及康复期间,日常起居和生活环境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要保持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室温18~20℃,湿度50%~60%,整洁安静;患者入院时既要测量身高体重,用以计算饮食和药量;每周测量体重一次,密切注意尿量及色味变化;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让其自由活动,病重者应卧床休息;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凉;定期观察并记录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认真做好皮肤、口腔及外阴护理,伴有口腔炎、牙龈炎者,可用金银花水漱口,伴有外阴瘙痒者可用肤阴洁液熏洗坐浴;勤给患者剪指甲,勤换洗衣服被褥及鞋袜。

2.2 情志护理 中医理论指导下,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五脏与五情对应,情志异常可伤及五脏,直接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机郁结,郁久化火,从而灼胃耗阴,导致消渴症状的加重;而且老年糖尿患者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及脏器功能受损,加上疾病的长期治疗带来的烦恼,会使其易于烦恼、激怒,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利于疾病的控制。护士平时要多与患者沟通,态度要温柔和蔼,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解答疑问,多给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如发现老人有情绪波动时,要及时与老人谈心,不定期征求患者对治疗、护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家属沟通,鼓励他们多探望老人,多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消除其心理障碍,树立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是治疗成败的关键[1]。饮食的辨证调控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我们首先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知道糖尿病的饮食要以凉性、清淡为主,营养要充足,禁高糖、忌肥甘厚味、忌酒、炙烤、辛辣煎炒的食物。患者可以多食粗粮和粗纤维食品,像蔬菜、粗面、南瓜等;根据患者体质,指导食用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像苦瓜、洋葱、玉米须、山药等;有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症的患者,忌食鱼、虾、蟹、牛肉、公鸡肉等腥发之物;平时注意控制饮食量,如常有饥饿感,可用新鲜蔬菜或豆类等低热量食物补充;口渴比较严重的患者,可选用芦根、天花粉、麦门冬、葛根泡茶饮。

2.4 辨证调护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服用一些六味地黄丸之类或以黄芪、淮山药、白术代茶饮等有滋阴养津作用或是益肾柔肝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和服药依从性差,口服降糖药时,需要护士和家属的支持和帮助,护士要做到送药到手,服药到口;如果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护士可以随时随地地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或深化教育,以巩固患者记忆。在出院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中,要培训好患者和家属能正确注射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的用量和胰岛素的保存方法等等。

2.5 足部护理 老年人的皮肤血管尤其是足跟部的皮肤脆弱干燥,容易出现皮裂并继发感染,因此日常护理中要注意提醒保持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洗脚,洗后选用柔软毛巾擦脚,同时指导患者涂抹润肤膏保护足部,还可以通过适当按摩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鞋袜要宽松舒适,大小以超过大拇趾约2厘米为宜,鞋底要平坦有弹性,不要穿高跟、硬底鞋;袜子选用棉质或羊毛质地的,忌穿过紧的袜子,以防足部血液循环受影响;穿鞋前要注意先把鞋内杂物抖干净,以免扎伤;经常检查足部有无裂伤、摩擦伤、水疱红肿、变色等,如发现有异常,要及时予以处理;及时处理鸡眼、胼胝、脚癣等疾病。

2.6 运动调护 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是适当规律的活动。老年人多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和糖尿病所特有的微循环障碍等等,所以老年患者进行运动时应严格掌握指征[2]。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即可指导患者开始适当的活动,注意量要适当,开始时以散步为宜,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如打太极拳、做健身操、跳老年舞、跑步等,以餐后1~1.5h开展为宜,注意避免空腹运动,因为这样容易诱发低血糖。运动前应有5~10min的热身和放松,护士都要全程密切观察患者运动,如果在运动中发现患者有气喘、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而体质较弱的患者,在静养的同时可以配合进行床上或室内适当活动,也是以不感疲劳为原则。

3 小结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对老年患者的危害性较大,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在患者住院期间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血糖和病情的监测方法,学会观察和处置低血糖等突发事件,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从而有效减低糖尿病相关并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李会平.浅谈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113-114.

[2]王大海,施耀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8):445.

猜你喜欢

饮食糖尿病疾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