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员队伍建设考述
2014-02-05王志兵
王志兵
受世界职业指导运动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指导发端于民国初期,晚于美国及欧洲的有关国家,主要起因于当时学生毕业后“学而不用,用非所学,或无关系,则得不到雇用的机会,学生毕业后,常虞无事”[1],毕业即失业。
1916年清华学校为指导学生职业规划,邀请专家和社会名流到校演讲,后为派学生赴美留学而指导学生选科选校,于1923年5月成立职业指导部,从大学一年级试办职业指导,但并不强迫学生参加,主要工作为通过“调查愿受指导者之家族状况、个人性格等,以为指导之根据;与受指导各学生作数次长时间之谈话,以决定将来所入之学校及所习之学科;举行职业讲演;请校中教职员与学生晤谈”[2],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清华学校成为中国正式实施职业指导的始祖,开中国职业指导之先河。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设职业指导部,开始推动我国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事业,1923年改设职业指导股,1927年设立上海职业指导所,成为我国职业指导的首个专门机构,通过积极的工作,1928年南京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合办南京职业指导所,上海市政府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同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厉行职业指导案”,南京、吴县、无锡、嘉定、盛泽、常熟等地相继设立职业指导所。中华职业教育社成为推动整个民国职业指导运动的中坚力量,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推广、研究和实践工作,引领着中国职业指导运动发展,一批教育专家也为民国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民国职业指导的领域起于职业教育,“不但限于狭义的职业教育,即广义的职业教育亦不能独外,亦不限于职业教育,即普通教育亦不能漠然视之”[3]1,随着社会、青年的需求,职业指导发展的范围在扩展。对象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毕业生、已有职业的青年和社会失业人员。内容涵盖择业指导、升学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改业指导、生活指导和职业指导宣传等。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谈话、咨询、调查、演讲、个人情况了解、心理与体格测试、联络等。但是,职业指导“办理无论如何完备,如无适当是人才去实施,当然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4]17,因此,要深入、广泛、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指导员尤为重要。
一、职业指导员的来源
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员主要来源于两类人员,一类为职业指导所等专门机构的专门人员和聘请兼职的社会各界有关专家。《职业指导所设施标准》中规定:“1.为专责任求实起见,每一指导所,至少设主任一人,干事一、二人,为有给职。2.为集思广益联络各方起见,应请本地教育实业行政届之热心领袖,组织顾问会议,以便随时咨询。3.为求指导切实起见,除主任暨干事常驻所外,应请各项专家及各界富有经验之士为指导员,为名誉职,遇有专门问题如法律健康等可请其指导”[5]。在民国职业指导初期,因为对职业指导没有深入的研究和缺乏训练的机关,都是在摸索中进行,一边做一边学,以为凡是热心指导的人都可以做指导工作,指导工作都由专职工作的人兼任,随着职业指导的发展和专门机构的建立,逐步有了专职的专业人员,但专职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在民国时期显得十分稀少。
另一类为实施职业指导的学校内的相关人员,主要通过指定相关教职员担任,或成立学校职业指导委员会的形式。1935年教育部公布的《修正职业学校规程》中规定,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指导推广委员会,“由校长、主任及实习学科教员组织之,以校长为主席,负指导毕业生及推广职业知能之责,每学期开会一次或两次”[6]。例如,在补习学校中,为满足对于已经离开小学或中学,没有职业而愿意学习职业知能的,和已经在各界服务而愿增进工作能力的青年,利用补习教育使他们在职业上得到成功的希望,教职员需要强化实施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一是入学的个别指导,在正式录取以前应由学校负责人员,与学生当面洽谈,指导、商讨学生选修何种学科;二是平日的个别指导,关于学业的问题,应由各科教员负责指导,教员除授课外,要有规定时间,为学生个人解释疑难。关于学业以外的问题,必须由学校中如校长或主任等重要职员,抽出一部分时间,施行个别指导;三是出路的个别指导,对于没有职业的学生就业指导,规模大些的补习学校,由学校教职员组织委员会负责,分别与学生当面商洽,同时亦可分头接洽就业的机会,规模小的学校,应由校长或主任负责。对于已有职业的学生的服务指导,因为所包含的问题复杂,恐非一、二人所能完全胜任,最好由教职员分别担任[7]。再如,浦东中学在开展职业指导过程中,每班级请一位在该班任课课时最多的教员任指导员,并与校长及训育主任合作,因为“凡与青年接触愈多者,其指导亦愈易亲切,故于各级请一所任该级功课较多之教员,参与指导,亦甚适宜”,同时,职业指导不仅指导关于职业的知能,“于服务道德尤当三致意焉”,因此训育主任亦应担任指导员[8]712-714。由于人员编制、经费等原因,学校设立专职职业指导员的基本很少,多为兼职。
对于学校职业指导员由教职员兼任,教育界人士认为多有不妥,一方面,“一般作教育人员或教职员的,对于职务以外的事根本即不发生兴趣。即偶有兴趣,亦没有研究训练的机会。希望这般人来实施指导,如希望鱼能在陆上行走”[9]15。另一方面,学校“负责指导的人,因为没有薪金,多由教职员兼任,因了时间的关系,不能专心办理,当然收效极微”,可以“酌裁训育部或训导部办事员一人至二人,作为聘请指导人员之用”[4]18。因为指导工作与训导有密切的关系,这样一举两用,于学校不增加费用,又对职业指导的推行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上策为专任制,“经费充裕的大学,应当延聘专人主持其事”;中策为兼任制,“经费较差的学校,也应就教职员人中对于此道较有研究的,减少其钟点请彼兼任”;下策为委员制,“至少要组织一个委员会,请四、五个热心的教职员来负起这个责任,校中至少须担任一个书记的薪俸,在委员会指导下搜集材料”[12]783。由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实施职业指导的主要对象,因此,学校必须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专人负责办理,以达到职业指导的功效。
二、职业指导员的责任与作用
1920年美国职业指导社组织特别委员会,草拟了“职业指导纲要”,1923年又委托新英籣职业指导会重行修订,1924年完成定稿,其中将职业指导定义为“乃授于选择职业、预备职业、加入职业,以及在职业中自谋进步之知识、经验、教训”[11]223。此定义包括了青年从求学开始到进入职业后,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品性、心理、认识、知能、适应、发展等方面的全面系统指导,表明职业指导是一专门的专业性科学。职业指导内涵性质为:(一)职业指导包括职业介绍,非即职业介绍;(二)乃长时期继续进行之事业,非短时期之商榷;(三)乃有实在根据之事业,非模糊猜度之判断;(四)乃处于辅导地位,非处于代决地位;(五)非孤立的职业,乃合作的事业;(六)须有专门之研究与训练,不可敷衍塞责[3]1-3。通过职业指导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校和社会及个人的需要相应,及使各求学者有同等的机会;2.帮助各人选择、预备、决定及增进他的职业;3.传播各种职业上的知识及性情;4.使工作者明了他和同业及他业的工作者与社会的关系;5.增进学校和各种职业界的关系;6.鼓励各学校兼授文艺的同实用的科目。此外更须使各人足已知道自导和解决职业生活的各项问题”[12]3-4。要切合职业指导的定义,达成职业指导的内涵要求,实现职业指导的目的,职业指导中处于青年、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界之间,担负着沟通联络四方的主要和具体实施者的指导员就负有重大责任和明显作用。
(一)帮助青年认识自我,服务社会
“我们要明白教书不是指导,即使所教的是职业科,而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也不是指导,这不过是帮助指导工作的进行已耳”[13],“提倡职业教育者之责任,不仅在使学校中之教授、管理、设备方面一一合法,即为了事,必兼顾及社会服务之成绩,及社会对于学校之信用,相互联络,互相扶助,然后可以达最初设教之目的”[14],很明显,学校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对学生在校的教育,而且还要延伸到对学生毕业后的服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各有侧重和目的,最终是服务于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并能适应与发展,不能仅把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看作就是职业指导。因此,负教育责任者应“如何指导青年,到正当生活途径上去奋斗努力,随时随地发现他们的困难问题,予以切实有效的指示”,“应将一个学生的整个问题,从各方面的窥测与解剖,设法减少他的困难,增加他的自信力,从迷途中引导出来走入康庄大道,向一个适当有效的职业路上去,让他自己逐渐地明白他的能力地位与前途,这才算尽了职业指导的功用”[14],通过职业指导给青年指出一条正当的途径,“虽不能予他们物质上多大的希望,不无使他们精神上有一番慰藉”[16]。
职业指导员要用种种方法,“唤起青年尽天赋以贡献社会之精神,使青年对于职业有正确之观念与态度,以立业基”,通过与青年讨论本地各种重要职业的内容及青年所需要的知能预备与品性等等,“唤起青年对于服务及择业之兴趣”;灌输给青年社会生活的内容,增加其社会常识;利用自审表格、个人谈话与心理测验等等,“协助青年研究个性,考查知能”[17]。社会各界名人兼任指导员的,要与青年进行个人谈话,帮助解决职业上的问题,因为他们“声望素孚,为学生所景仰,庶于谈话之际,领袖方面以经验指导学生,而学生方面亦以信仰故,对于领袖之指导,益能领悟也”[18]。职业指导员通过指导工作帮助青年认清自己,正确定位自己,提升自己,了解社会,是职业指导员首要的基本责任。
(二)帮助青年正确选择发展方向
民国时期工商业等各行业不发达,社会问题较多,经济落后,用人的机会和数量比较少,让有过求学经历而毕业的青年都得到职业工作,十分困难,能使每人得到合适工作,就更加困难了,加之,“青年之心性,每好见异思迁,骤遇新发生之机会,利其俸给之优厚,不问此事究竟若何,亦不问己之性质若何,贸贸然弃故业而就之。一旦大局猝变,乃沦落而无所归,惶惶如丧家之犬”[19]68,青年没有选择适合自己工作的能力。因此,作为职业指导者要运用科学而完整的方法,要协助将进入职业界的青年得到符合“(一)有兴味与乐趣,(二)于肉体及精神非常相宜,(三)前途多希望,且与华众幸福有关系”要求的相当职业,而对于已入职业界却并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设法使他改就适合的职业,即使因种种原因不能立即改业的,“亦应就原有职业之他部分中,为觅一比较相宜之地位”,让“人人之能力得充分发展”[19]67。使青年选择适合自身情况,并能求得适合其发展的职业方向,是职业指导员的根本责任。
同时,职业指导员所做的是“供给青年自身所不能搜得之参考资料,供给青年自身所不能看到之实际状况,提醒青年自身所不及注意之关系,使青年根据所闻见与所考虑,作自由的选择与判断。若指导员代为决定,则往往不免近于武断,或反足阻窒青年发展机会,不可不慎也”[3]2。只能是给予青年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和辅导帮助,而不是越厨代庖的为青年确定职业。
(三)推动职业指导事业发展
民国相关教育团体和教育界人士,在推动职业指导事业中是不遗余力的。1924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在上海、南京、济南、武昌等地举办大规模的“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成立活动委员会、征求愿受指导的学生、邀请演讲人员、预备“择业自审表”、请各行业人士担任指导员、详细拟定七天的安排。此次运动,受指导的学生、听讲的人士各约有2000人,参加研究的职员约200余人。1925年4月5日至5月20日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湛恩对青岛、维县、青州、济南、天津、北京、张家口、保定、太原等十余地的职业指导进行宣传与考察,开展了在青年会公开演讲职业指导原理;到各学校演讲择业原理与方法;在各学校举行择业测验,並与学生进行个人谈话;举行教职员讨论会,研究职业指导实施方法;参观职业教育机构等大力推行职业指导的活动,据统计,他在各地公开演讲52次,听众约2.6万人,召开教职员研讨会25次,参会者约200余人,填写自审表的学生千余人,与学生个别谈话约200余人。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教育与职业》第15期刊出“职业指导专号”,刊发7篇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文章,此后,在其所出刊物中大量刊发了教育专家与人士关于职业指导的意义、作用、方法、实践、研究的文章。整个民国期间,相关教育专家不仅著书立说出版关于职业指导的专著和指导用书,并将国外职业指导的思想、方法和最新发展向国内作广泛的介绍,为国内的职业指导提供借鉴。同时,职业指导员在日常工作之余,“宜不时赴国民学校或其恋亲会,用讲演方法,解释职业指导之目的与利益”[19]75。通过这些工作努力扩大职业指导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对职业指导的认识与认同。
职业指导员是推动职业指导事业的主体,要加强与各方合作,“须与校内教职员合作,须与校外职业界联络,须与青年家长联络,须与各校立有系统之组织,共同研究,联络进行,必如此合作,事乃有济”[3]3。职业指导者还要对职业指导有全局的计划和规划,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根据某种标准考察职业指导整个的计划;(二)根据毕业生的活动估量整个学校的计划;(三)研究曾受指导者服务的成绩。第三个方面,努力的人最多;工作最繁重,但所得结果最切实”[20]。同时,“指导不是某一专家的工作,而是许多专家的事业,他们共同贡献他们的结果与判断,以改进个人职业的适应”[21]。只有充分发挥以上种种作用,才能使职业指导有针对性、发展性、实效性,取得成绩,推动职业指导事业深入的发展,促进职业指导水平的提高,成为社会、青年的内在需求,展现职业指导的生命力。
三、职业指导员的的资格条件
在职业指导工作的现实中,出现了种种功利的短期行为,“提倡职业指导之声浪虽高,然各地能以科学之方法实施者,至罕。各学校所谓已举行职业指导者,大率不过每学期有数次之演讲,敷衍了事而已。……只求潦草塞责,不愿更多他事”[22]。对于一些从事职业指导者来说,疏于学习研究,“很少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览各种关于职业指导的读物”[23]。更有甚者,在对被指导者进行品性分析时,“多根据骨相之构造,观察气色,竟有于数分钟内辨别优劣,判断能力及品性者,际此科学昌盛之时,尚有是种无稽学说之存在,应用于选择雇员,介绍位置之决定,其遣误苍生,奚堪设想”[24]166-167。陈选善先生认为职业指导为一种技术,“内中包括许多方面,如能力、兴趣、技能、健康,以及训练的费用,得业机会,升进机会等等”[25]。职业指导者不但需要能应用科学的原则与方法,並且需要运用智慧、机灵,对于上述各方面加以全盘的均衡与筹划。我国著名现代心理学家周先庚先生认为职业指导是一种技艺,而这种技艺要有效施行,必须经过多方面的考虑,重要的是“要看职业指导的才能如何,因为在施行职业指导之际,指导者不但要运用他们的知识和科学的原理方法,还有赖于他们的聪明、直觉和机警”[26]。由此可见,担任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技能应用,还要有开展工作所具备的聪慧灵活的头脑、看待问题的敏锐性和较高的情商。
(一)职业指导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作为职业指导员,需要的是综合的能力。职业指导工作的“质与量完全视主持的人而有优劣繁简之别”[27]。“以有健全之思想,锐利之观察,及非常之热心者为宜”[19]70。又因为职业指导员处于青年、青年家庭和雇主及用工单位等之间,要做好指导、沟通、联系的工作,因此,“其为人尤须性情和蔼,头脑清楚,口齿俐伶”[19]79。职业指导员也不是每行每业都熟悉的,但要能具有引导“大学生考查自己性格才能,和考查各种职业现况,撑起‘誓为后盾’的腰”及“较为远大的眼光,看清楚国内在最近的将来,需要何种的人才”的能力[10]783-784。同时,指导员要具有以情感人的感召力,以情感力量才能引起学生露出真情,“是非有善于驾驭、管理,同时又富于热诚坦白而道德高尚者不可。先使学生对之起来信仰,然后运用心理方法破其结痂之所在,感觉需要,自能吐出其平时不可告人之隐情”[28]。1924年美国职业指导大会通过的《职业指导纲要》中,规定职业指导员的资格为:宜具必要之人格、特殊之经验及教练,所谓人格,包括人类之同情心,对于少年及其问题之兴趣与了解,机警、忍耐、服务精神,以及探讨能力;须曾受良好之普通教育,对于经济学、社会学、工业心理学,以及教育有研究;对于各种社会的尽力,如公立学校教授、社会事业、工商界职员事务须有经验;须曾受大学职业指导科之正式教练[11]237-238。
江问渔先生总结认为,作为职业指导者要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生理卫生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相当的学识,能够努力地去做,这是职业指导的基础。同时,对于指导者的人格和品性方面,需要有特殊的修养和要求,首先,有高尚纯洁的人格;其次,有诚恳谦和的态度,职业指导是与民众沟通联系的,要具有亲和力,善于交流,平实的心态;第三,有虚心客观的态度,要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上,丢掉成见开展工作;第四,有互助合作的精神,要有同情心,把别人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一样,人家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一样,这样指导事业才会有成功;第五,有敏捷果断的才能,遇有疑难的事情,要能够很敏捷迅快的决断;第六,不要厌烦,因为遇事厌烦,是做事失败的主因,职业指导者,尤宜切戒,否则永无成功之日[29]。
(二)职业指导员的专业水平
指导的工作不是人人都能负责的,“最重要的是指导的兴趣合适当的性格,其次是对于原理合方法的研究、职业问题的经验,都是必要的条件”[9]15。在职业指导事业中有两个方面,“就是个人及职业,我们应该对于两个方面都有充分的认识,才可以言指导”[30]。从专业水准的要求来看,对职业指导者不仅需要的是有兴趣、性格合适及专业理论和学术的知识,在专业水平上,更强调的是有职业的经验和实践的经历及年限。“职业指导员不但对于职业指导之原理与方法须有精密之研究,且须熟悉各种职业之大概内容与青年之特殊情形,故任职业指导员,至少须曾经服务于某项职业至五年之久,对于照顾青年已有经验,其最低年龄大抵须二十八岁以上”[31]583。指导员原有的身份来源“或系教员出身,或曾服务工厂,或于农业有研究,似可不拘”,因为对他们而言“关于职业指导之学识经验,实践已多自能增进”,当然,同时还必须具有“(一)洞达社会情形;(二)熟悉经济状况;(三)于工艺有充分知识;(四)略知工厂内容”的相关专业知识[19]78-79。由于职业指导员是必须经常与青年晤谈的,所以“明了本地各职业界的状况为最要,……,并须曾经充过教员、厂店事务员及在社会服务过的,且不可有偏见,须有科学的态度”[12]12。要取得职业指导的效果,职业指导员“须有专门之研究与训练,不可敷衍塞责。职业指导之内容与方法所包括之原理甚广,……,故诚欲收职业指导之良效,须首先注意职业指导之专门研究与训练,否则滥竽充数,敷衍塞责,各则善矣,实效无望也”[3]3。
(三)职业指导员的培养
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必须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而这种合格的专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系统的培养与训练,民国职业指导过程中,因为专业人员的缺乏,致使职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不高,为职业指导的专家人士所认识到。因此,对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指导员的培养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办理职业指导之师资,亦为先决问题,大概此项教员应受一种特别教练,否则虽有一种极好之指导方法,亦无从实行”[19]71。对于训练培养的方法,可以是“或先委托各大学教育系添设指导课程,或设立短期训练班,均可因地制宜”,对象 “或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或是预备进入教育界的”,假若“不能得有正式组织的训练,亦应用自修方法得相当训练”[9]16。对于现任职业指导所指导人员或学校中办理职业指导的主管人员,每年可举行暑期讲习会,进行职业指导原理与方法等训练,这样所花费用不多,收效也较明显,时间可以是较长的短期。
事实上,职业指导人才的培养必须由教育部门以行政方法进行规划、组织与要求,纳入教育体系的种类中,成为教育系统中一部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何清儒先生建议:由教育部设立暑期职业指导训练所,要求各地教育行政机关选送入学人员,以三个月为期,授以关于指导的原则、方法及有关的学科。教授可由有研究或经验的人担任,不必很多。“这种办法不过用一点经费及筹备的时间,所收的效果是普及全国的”,当然这不是解决培养职业指导员最好或唯一的办法,“不过在此迫不及待的时候,可以稍救燃眉之急。至于长期的人才养成,自然要有比较精密的计划”[32]。最好是由大学教育学院或师范大学设立职业指导学程,对有志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际训练,这种能足以培养健全的职业指导人才[4]17-18。教育行政部门为职业指导员的培养、培训开展了一些工作,如,上海市教育局为推行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工作,1934年举办了三天的讲习会,通令市立、私立中小学校校长、训育主任及当年毕业年级教员听讲。
四、职业指导员的工作要求
1924年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规定职业指导的目标为:“职业指导是对于职业选择、职业预备、职业介绍、职业进展,供给事实、经验及意见”[33]。由于“职业指导的理论至为简单,而职业指导的实施却极为困难”,“如何去考察个人的个性,如何去调查职业界的内容,与如何能使个人依其性情之所近,能力之所长,选择相当的职业,却是难上加难的事”[34]。因此,对职业指导员来说是要掌握详细的事实资料和情况,踏踏实实地采取适合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出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等,这对职业指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一)做好资料的充分准备
开展职业指导的基础是对被指导者和社会、职业状况要有充分地了解,由于“学生决定所择何业,甚受彼等对于职业知识之影响,尤其以关于职业之具体闻见及详细内容为更有影响”。因此,职业指导者“如其欲希望学生获得实用之益者,不宜作笼统之叙述,当注意具体及客观方面之事实”[35]120,要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和充足的事实资料,再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和归纳。
首先,要开展对实际的全面调查。包括“职业之实际调查,教育之实际调查,学生个性之实际调查,学生家况之实际调查,综合各方之详密研究,暗示一积极计划,决非闭户造车可比”[3]2。只有全面的调查,才能掌握详细的实际状况,为指导工作打下基础,不至于主观臆断。
其次,了解被指导者详细情况。通过谈话、测验等方法,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志愿、希望,测试他们的一般能力、智力或特殊的性能,他们的性情、健康、态度、仪表,与人交际的方法,教育经历,工作历史,业余生活,以及他们的家庭历史、家境所处的环境等等,“详细记录下来,然后根据他知道的或各专家所知道的关于各种职业工作情形,切实指出来谈话的人最显著的事实,与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种工作各种成功的关系”[36]745。
第三,注重资料的真实性。“职业指导下手时,资料宜有所本,而后方法得有所施”,最好的资料,来自于学生所在服务单位的报告,因为“以同人在校所观察,或偏于片面,或偏于主观,总不如服务机关之能以客观的眼光,作经验的评断,故此种资料,是足供实施职业指导者参考”,同时,通过征求实业家对于学生在工作服务中的意见,对“学生通病,痛下针砭,深是为同人职业训练上之资助”,实业家之意见和建议,“均学生就业之金科玉律,亦实施职业指导者之极好资料也”[37]。只有用人单位在对人员的使用过程中,才能真实地发现被使用人员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使职业指导员把握指导的重点。
第四,重视资料的详实性。指导员为帮助青年探悉所选择专业的确实详情,除了请各专业专家与青年面谈外,要“搜集所欲探之专业学校详章,实地视察所特须注意之专业机关,假期中求得服务机关实地尝试”[8]712。一般职业指导员在指导青年择业时,往往“仅及各该业之职务内容及所需之种种能力,其他各事则一任学生之暗中摸索,于是不正确之知识乃得乘机而入,殊为憾事,故此后除职务内容及所需之种种能力外,凡该业之工作环境、薪金多寡、需用人才之机会何若等等,皆须详细研究,勿使遗漏”[35]120。如“介绍艺徒之时,对于厂中之道德及卫生环境,须加以特别注意”[31]582,只有资料全面详实,在有人请求指导时,才能给予充分的参考资料。
(二)注重指导的持续过程
职业指导是一项长期过程的工作,“不但是指导选择职业,还要指导预备职业,不但是预备职业,还要帮助他们获得职业,不但是获得职业,还要帮助他们改进职业,这种工作当然不是一时的”[38]。它起始于学生在校学习开始到选择职业后的成熟期,“自职业陶冶时期、职业准备时期、专业训练时期、就业后补习时期,至确能自力经营,无须辅导时期,决非短时间而人晤谈之怱促商量所能塞责”[3]2。职业指导在这长期过程中,被指导者在指导下一般分为递进的六个阶梯:1.取得一般职业知识,2.发现个人的能力与兴趣,3.选择一种职业,4.为选定的职业去获得相当的职业教育,5.在选定的职业中获得岗位,6.在工作服务中不断设法改进[39]。例如,当时美国华盛顿欧文中学,在每学期开始后,随时关注学生学业,详细记载,到学期结束,将其本学期成绩,与上学期作比较,以便对于学生以后选科,给出切实指导。职业指导员工作中不仅偏重在关注入校的新生,对于老生亦经常与他们个别谈话,予以定期指导。此外还常常发放关于职业问题资料,并常举行职业讲演。对于已工作的毕业生,职业指导员仍负有检查指导的责任,同时,与“各职业机关、教育机关,有密切之关系,随时请求彼等与以必需之协助”[40]。
职业指导是一项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持续不断的工作,负责职业指导的人“不应以为每年暑假前办理一次讲习会,举行一次测验或调查,即算尽了责任。每年一次成为一种轮回工作,是没有价值的,应该从起始的时候,将平日指导工作的计划,有所规拟,使指导工作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在大事记上每年记一次”[41]。郑文汉先生提出学校指导员的职责为:会见或指导各个学生、会见团体的学生、与学校教职员谈话、与教育局或学校特殊的职员讨论、与学生家长谈话、与工商界及专业界代表谈话、与社会服务机关合作、做好各项记录、对于以前学生的指导等九大项41小项具体细致的工作。职业指导中不仅各种调查、统计、研究,需要长久的时间工夫,而且个别谈话很是需要充足的时间。指导员要“根据青年之特性、兴趣、志愿、环境,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科学的解剖,指导青年选择、预备实际及从事于适当之职业,並继续考察服务时之状况,予以长时间之指导”[42]。职业指导工作是以青年个人为对象的,要通过指导辅助解决他们无论是升学或是就业的个人问题,而各人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必须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个别指导,“在乎平日的调查与接洽。这种工作是继续不断,费时极多,决不是临时应付,草率了事的”[43]。职业指导的性质决定了指导的工作不是一、二次工作就能完成的,是需要投入时间、连续不断的过程性工作。
(三)讲究指导的科学方法艺术
“职业指导之将来,教育不能无指导,指导之不可无方法,方法之应根据于科学”[24]170。首先,要有热忱的态度。一开始对于被指导者“应该表示欢迎的态度,对于他个人的问题应该发生浓厚的兴趣,使他感觉到谈话员是他的帮助者,是他的知己”[36]745,情感的拉近能得到被指导者的信任,便于职业指导员深入全面地了解个人情况和被指导者信赖于其的指导。
其次,要以探讨和启发的方式。指导员绝对避免武断态度,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法臆断青年必须学什么职业,应当摆正指导者的位置,虚心与青年共同研究,“采用启迪之程序,以其知识与经验,渐渐引彼误入歧途之青年趋入正轨”[8]711,最后当由青年自己思考决定。在平等、平和的态度下,尊重被指导者,使他们能以诚意与指导员合作,让青年在择业时客观地认识职业岗位和自我,达到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和对工作的正确态度,以实现积极理性的引导效果。如,1928年潘文安先生在上海职业指导所经过四个多月的工作,记述了一个就业指导的实例和感受:有两个青年请求指导就业,吾发了四个问题问他,第一我问:你们就业,是抱练习服务呢?还是希望赚钱呢?他们说当然旨在练习服务。第二我问:你们肯开门扫地么?来客倒茶么?他们说当然情愿。第三我问:尚使今天经理指挥你们做一件很艰难的事,任何困苦,你肯服从么?或是上级同事呵责你们,即使极难忍受,你们肯低首下心,不与计较么?他们都说很愿意服从和忍耐的。第四我问:你们看见人家衣服华美,举止阔绰,能否丝毫不动羡慕的心么?他们都说当然力事节俭,不去羡慕。我常常以此试验青年,有时觉得他们所抱的志愿不符,吾总要矫正他们这种不正当的观念,和不健全的心理,並且能否替他介绍位置,必先经过这种就业指导的功夫,以便有了根据,有时还应当用心理测验和机械测验的手续,表面似乎麻烦,实际更觉真确,而合乎科学的方法[44]。
第三,要有协调变通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为事择人,为人择事,使社会事业与个人才智,得其圆满发展之机会”[3]1。职业指导员在指导过程中最困难之处,就是青年已经给自己选定一种职业,而通过审察的结果,发现与青年自身条件极不相适应,劝他斟酌考虑进行更改调整,并不听从,或因为其他种种利用关系,非此职业不可,反之,所选职业与其自身条件极为符合,但暂时没有空缺岗位,无法帮助安排,“此时则专仗指导员平日之手段与信用,不得不与雇主商用特别办法,俾仍可各得其所”[19]74。
第四,要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员应该转变固有的观念与思维方式,不应仅对现有的职业岗位,而要向有创造性的职业上去指导青年,能就各人的能力范围使其创造出利于自己的新机会。由于 “创造机会亦是要根据人与事适合的条件,决不是什么人都可创造任何机会。一个人适合于创造与不适合,亦是要考虑的问题,何种途径有创造的可能,亦是根据事实的研究,这些问题都不是普通人所能回答的”,因此,需要专门从事职业指导的人研究,并去挖掘个人的创造力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发现个人创造力的有或无。“如有,设法如何利用,並且指示创造的途径,使原有的创造性格外有表现的机会,如没有,亦应代谋调剂的方法”[45]。
第五,协调合作的进行。一方面,对一个学校而言,指导工作虽可由一、二人主持,但有很多方面需要多人的协调合作,如指导的问题来源、调查材料的搜集、解决方案的实施等,都不是一、二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级学校因为资金的原因,往往不能都聘任有资格的专任职业指导员,所以各学校应该联合共同聘请有相当资格的职业指导员,这不仅可以解决资格和时间问题,而且,由同一人进行,可使方法一致,增加比较研究的资料;在与实业界的联络中,实现资源共用、资讯共享;对于各学校之间也可相互学习与借鉴;同时,职业指导员也可以广泛积累的经验,开展深入的研究,增加工作的效率[9]17。
五、结语
综观民国职业指导工作,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青年会等少数团体和以职业教育界为主的教育专家大力倡导,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职业指导在民国时期并未引起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的高度重视,也没有形成完备的系统和规模性的有效发展,据统计,1937年全国学校施行职业指导的不到二十分之一,少数团体和有见地的专家人士的努力显得势单力薄,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始终处于“亚发展”状态,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有社会现实、思想认识、资金投入、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数量充足的专业、专门职业指导员的缺少及成效显著工作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一方面没有系统培养、训练职业指导员的专门机构和学校,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职业指导员,有资格的很少,高水平的就更少。另一方面,对于专、兼职职业指导员没有科学的资格标准,致使职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当时职业指导的目标定位不明,缺乏适合民国社会、经济现实的职业指导理论,大多限于指导升学、就业等零散的实际工作,致使职业指导的水平不高和职业指导员工作的非系统化、科学化。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民国职业指导的先驱们,以其超前的眼界、敏锐的洞察力,并大量的介绍、研究和借鉴各国职业指导的思想及方法,为民国职业指导紧跟世界职业指导发展的步伐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为我国职业指导的续行发展所提供的宝贵资源,应该对当今教育服务于学生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许祖烈.职业教育与职业介绍[J].教育与职业,1923(10):3.
[2]中华职工教育社.清华学校试办职业指导部[J].教育与职业,1923(10):17.
[3]邹恩润.职业指导之真谛[J].教育与职业,1923(9).
[4]郑文汉.职业指导怎样能施行有效[J].教育与职业,1937(1).
[5]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设施标准[J].教育与职业,1931(4):543.
[6]中华职业教育社.最近职业教育消息[J].教育与职业,1935(8):618.
[7]何清儒.职业补习教育中的个别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6(4):242-244.
[8]邹恩润.评述沈弗霁先生职业指导报告[J].教育与职业,1925(00).
[9]何清儒.实施指导的几个实际问题[J].教育与职业,1934(1).
[10]莊泽宣.如何在现今大学中推行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3(10).
[11]秦翰才.职业指导纲要[J].教育与职业,1925(00).
[12]莊泽宣.职业指导是什么[J].教育与职业,1921(5).
[13]郑文汉.学校指导员的职务[J].教育与职业,1931(6):744.
[14]许祖烈.职业教育与职业介绍[J].教育与职业,1923(10).
[15]钟道赞.职业指导与青年出路[J].教育与职业,1933(8):616.
[16]潘文安.职业指导之实验[J].教育与职业,1928(2):81.
[17]邹恩润.初级中学应注重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4(00):453-454.
[18]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职业指导运动[J].教育与职业,1924(00):199.
[19]信伦子.德国实施职业指导办法[J].教育与职业,1924(00).
[20]郑文汉.估量职业指导效果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1933(2):115.
[21]郑文汉.苏俄职业指导概述[J].教育与职业,1937(Z1):580.
[22]中华职业教育社.西北职业指导之实际状态[J].教育与职业,1925(00):566.
[23]郑文汉.职业指导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1932(10):549.
[24]钟道赞.广义的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5(00).
[25]陈选善.职业指导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1933(4):256.
[26]周先庚.职业指导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1934(4):212.
[27]郑文汉.法国职业指导概述[J].教育与职业,1937(5):370.
[28]钟道赞.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5(8):567.
[29]江问渔.讲演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9(8):1350-1351.
[30]陈选善.心理测验与职业指导 [J].教育与职业,1933(4):256.
[31]邹恩润.德国职业指导最近概况[J].教育与职业,1925(00).
[32]何清儒.推行职业指导的一个建议[J].教育与职业,1934(3):147.
[33]陈选善.职业指导的趋势[J].教育与职业,1930(3):7.
[34]陈选善.兴趣与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0(10):1.
[35]思退.职业知识对于大学生选业之关系[J].教育与职业,1929(5).
[36]郑文汉.职业谈话[J].教育与职业,1931(6).
[37]潘文安.职业指导之资料[J].教育与职业,1924(00):280-282.
[38]陈选善.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0(9):12.
[39]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之阶梯[J].教育与职业,1925(00):171.
[40]王志莘.纽约市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4(00):285-287.
[41]何清儒.上海职业指导讲习会[J].教育与职业,1934(5):255.
[42]刘湛恩,潘文安.中学职业指导方案[J].教育与职业,1930(4):33.
[43]何清儒.升学与就业指导只限于演讲么[J].教育与职业,1936(7):497.
[44]潘文安.职业指导之实验[J].教育与职业,1928(2):76-77.
[45]何清儒.创造性的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4(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