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注美国职业教育
2014-02-05徐国庆
□徐国庆
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有利于深化对我国职业教育问题的认识,扩充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视野,因而国际比较一直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近年来的比较职业教育似乎出现了一种趋势,即向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一边倒,而几乎忽略了美国的职业教育,有时甚至认为美国没有职业教育,不值得去关注。
这是对美国职业教育的极大误解。任何一个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的国家,不可能没有强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做支持,美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美国的确有大量制造业转移到了其它国家,但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如航空航天器制造、汽车、计算机、医药等,美国拥有明显优势。在许多高端服务业中,如金融、商务管理、物流、酒店等行业,美国的优势也很明显。我们熟悉的许多连锁经营酒店便是来自美国。
美国职业教育给我们印象不够深刻,或许是因为他没有象德国那样独特存在的职业教育体系。美国的职业教育是融合式的,即深入地渗透到各级教育中。这与美国的“熔炉”文化是相一致的。在中等教育阶段,美国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很少,其职业教育主要融合在综合中学中。美国目前大约有11,000所综合中学,但只有几百所职业技术学校和大约1400所区域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美国的社区学院虽然通常认为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但事实上职业教育也不是社区学院的唯一功能。这样一种融合式的职业教育的确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即美国没有职业教育。
然而美国是一个靠实用主义立国的国家。辛勤工作、务实创造是其文化的基本内核。在这样一种文化的支撑下,美国职业教育有着牢固的基础和实质的内容。综合中学中的职业教育并不是学术教育的附属品,而是一种有着相当独立性的教育。许多生涯教育中心,如果没有校门口那块 “附属于******综合中学”的牌子,完全是一所建制相当完备的职业学校。在中等教育阶段,美国实行的是全民职业教育政策,所有高中毕业生均学习过一门以上的职业课程。社区学院功能虽然多样,但职业教育仍然是其主要功能。根据其职业教育的这样一种实施状况,我们能说美国没有职业教育吗?若论职业教育的实际覆盖面,美国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
列举以上这些事实,目的当然不是在为美国的职业教育争什么地位,而是在于说明,不要因为某些表面现象而阻碍了我们对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借鉴。若要比较,我倒认为美国职业教育更为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在社会、经济的一些重要方面我国与美国更具相似之处。比如我国和美国均是土地和人口大国,大国的治理与中小国家的治理在复杂程度上是完全不相同的。再比如在劳动者的就业模式上,我国和美国均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在哲学方面,美国信奉实用主义,而我国的主导哲学也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年杜威就特别欣赏我国的哲学,认为与他的实用主义比较接近,因而曾两次到中国来讲学。
美国职业教育有些方面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具有共同特征,比如产学合作、现代学徒制、教师教育等,但在其它一些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美国职业教育值得我们关注的至少有两个方面:
1.渗透式办学模式。美国职业教育完全是课程本位的,而不是学校本位的,即他们很少设置那种专门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而是采取融合的形式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机构中。因此在描绘其职业教育体系时,美国学者首先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看看在哪里能找到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的这种办学模式表面看很松散,而事实上其职业教育渗透到了教育的角角落落,获得了事实性的发展。这对于开拓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技术应用型本科发展策略的制定,不妨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经验。比如可以采取在本科院校的一些专业进行试点的策略,如果强制要求某所本科院校的所有专业均必须改造为应用型,最终的结果恐怕会适得其反。
2.以人为本位的生涯教育理念。美国职业教育受民主教育理念、批判理论等的影响,他们把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更多地放在促进人的生涯发展,而不是满足工商业界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美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明显不同于欧洲国家。这种区别在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表述中反映得非常明显。事实上在美国职业教育一词已很少有人提及,取而代之的是生涯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更具人性化,有利于吸引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它表面上似乎在弱化职业教育,而事实上是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当我们在急切地发展职业教育的途中遇到困阻时,不妨停下来回味一下美国的生涯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