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引导及孵化帮助研究

2014-02-05斐,万

职教通讯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同学专业

阙 斐,万 建 峰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引导及孵化帮助研究

阙 斐,万 建 峰

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应从专业和课程的角度普及创业教育。以“农产品深加工创新创业”课程实施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的融合问题,创新地设计了一个科学的流程,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并帮助学生将项目进行孵化。课程实施成果显著,不仅调动了专任教师的积极性,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创业项目

一、研究背景

2013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2%)。不仅如此,2007—2012届连续5年麦可思的调研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远高于本科,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明显高于本科生。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追求导致高职学生进入大型单位、企业的难度较大,[1]从而“自谋生路”;高职学生创业的心态较好,所学的一技之长适合小规模创业;[2]更重要的是,各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予以充分重视,依托区域,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学生创业。

纵观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发现,从学校层面上探讨如何开展创业教育的较多,但研究如何从专业层面、专业课程开设等方面具体开展创业教育的文献报导却非常少。而从学校层面上成立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创业孵化园等方式,很难普及或调动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与创业知识相关的通识教育基础课也经常被学生视为可有可无的“兴趣课”。正如《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指出,大学生整体对目前的创业机制评价不高,大多数被访对象认为,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者开设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索如何从专业和课程的角度普及创业教育,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09级开始,在学校层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加大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力度,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3]为响应学校要求,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开设了“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2011年被立项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本文以“农产品深加工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为例,探讨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设计一个科学的流程,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并帮助学生进行项目孵化,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二、课程与学生特点分析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方向主要为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常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

到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完成了“就业指导”、“浙商文化”等学校统一开设的创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学习,具备了基础的创业知识;同时,还学习了加工类的基础课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微生物学”等;更重要的是,已经修完了“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农产品与网络营销”等专业核心课,具备了一定的加工产品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然而,高职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他们的自主能力显得较为薄弱。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空有一腔创新创业的热情,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也没有机会去负责或者经营一个创新项目。

图1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的流程

“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课程能够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他们用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从而点燃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创业梦;同时,该课程为专业课提供了素质拓展平台,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双创”能力的支持。

三、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以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为主体,按照“选业、开业、创富”创业工作过程的主线,模拟与真实结合,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其中,“选业”指创新创业项目的筛选、确定等;“开业”指产品开发、创业计划的撰写、公司注册等;“创富”指公司的运营。

四、创新创业项目的建立引导及孵化帮助

(一)总体流程

根据18教学周的授课时间,课程组设计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流程,以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并帮助其中较好的项目进行孵化,从而浓缩了“选业、开业、创富”的创业工作过程。以36人的生物技术111班为例,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选业

“选业”是整个课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时间为1-6周,在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通过一步步的筛选,确定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

1.案例启发。第1周,教师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创业情况进行概述。在课堂上,首先分析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然后,分层次列举相关行业创新创业案例:第一个层次是非常成功的大企业创业历史,如娃哈哈、养生堂等;第二个层次是浙江省中小型企业的创业案例,如雪域生物、天天滋补网等;第三个层次是大学生的相关创业案例。通过这三个层次案例,立体地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

第1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位同学去了解一个自己周围有关创业的故事,下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头脑风暴。第2周,教师作为主持人,开展一个聊天活动,每个同学不限专业,讲一个5分钟以内的创业故事。学生一般会自豪而又羡慕地例举自己的老乡、亲戚、同学的创业故事,教师边听边点评,边记录,同时,也要求同学们相互点评。在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中,同学们不经意间会有意外的了解,如原来某位同学家是种茶、产茶的,某位同学家附近可以买到品质好、价格低的水果等,这也为学生最终组成创新项目团队提供了参考信息。

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位同学根据第1周与第2周所获得的信息,结合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想一个创新点子,做成5 min以内的ppt,内容包括项目的意义、前景、初步的计划等,准备下次课汇报。

3.共同筛选。第3-6周,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多重筛选。第3周,组织2-3位专业教师,并选出10名学生代表,根据每位同学的ppt汇报,对所有的点子进行初步打分(除自己的项目)。由于专业不限,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点子,如:有些同学想开服装公司,有些同学想开DIY蛋糕店。但是,受专业背景影响,大部分同学的点子都会和农产品相关,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教师根据评价情况,去掉一半没有创意或者难以实行的项目。被淘汰的学生必须再自愿加入一个项目,并且进行较为详细的策划,2个人一组,下周继续用ppt进行汇报。

第4周,教师与学生代表继续筛选,再去掉一半的项目,要求被淘汰的同学必须加入一个项目,初步组成4人的团队。

第5周,以4人为团队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相关的政策、行业、产品与服务、客户、盈利模式等五个方面,撰写调研报告,并且对项目进行一个15 min左右的策划,准备第6周汇报。

第6周,以4人为团队汇报调研情况及项目的发展策划,教师、同学提供参考意见,选定项目负责人,确定项目成员分工,如模拟的总经理、研发主管、生产主管、营销主管等,从而正式确立创新项目。

至此,本课程共确定创新项目9个,每个项目将获得200元的项目启动资金。以生物111班为例,最终确定了草莓护手霜、甜叶菊食品、芦荟天然皂、花草茶饮料、高山蔬菜营销等项目。

(三)开业

“开业”主要包括学生项目团队对自己产品的研发、创业计划的撰写、公司注册等,时间为7-14周。

1.指定教师。第7周,课程团队将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指定指导教师。根据本专业各位教师的专业方向、兴趣,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每个创新创业团队都将由一名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该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团队研发产品,还能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如创业计划竞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同时,项目研发结果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因此,专任教师积极性非常高。

2.制定方案。第8-9周,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4人项目团队开始制定产品研发方案。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认真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专利,还要求其深入地调研同类产品。拟定的产品研发方案必须有科学的设计,如合理的评价指标、正交设计、响应面分析等,并要充分地与专业相结合。方案拟定后,由学生开始自行对产品进行试制。

3.撰写计划。第10-12周,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团队完成一份创业计划。该创业计划涉及到营销与财务方面的内容,在本专业负责农产品营销的教师指导下,由项目指导教师与学生团队共同完成。以生物技术111班为例,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完成了浙江丝百瑞化妆品有限公司、浙江茶爽啤酒有限公司、浙江茶恋花饮料有限公司、庆元县丰硕种养专业合作社、低碳餐厅等项目。

4.注册公司。第13-14周,课程团队邀请杭州市下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小企业主(淘宝讲师)为学生进行关于如何注册企业的讲座。学生项目团队开始模拟申办公司的各种流程,并且积极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

(四)创富

“创富”要求学生对模拟公司进行运营,并且评价运营结果,教师帮助有条件的项目组注册公司,争取运营场所,时间为15-18周。

1.公司运营。在创富期间,学生项目组产品的研发工作仍在进行,并且,根据营销策划,对产品在校内或学校周围进行试营销(或网络营销)。同时,课程组邀请浙江农产品加工相关企业的营销主管为学生开展讲座,与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试运营。

2.项目总结。在该课程的最后一周,即18周,要求每个项目组对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报,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的产品开发情况、公司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在汇报财务状况时,每个组必须汇报200元项目经费的去向,并且出具相关证明。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以学生在每项任务中的表现,按照权重进行加和。

对于特别有创业意愿,试运营结果较为理想,并且能够找到资金支持的项目组,可以团队成员为法人注册公司。同时,由教师与学生团队一起向学生处申请学校的创业园,争取运营场所。

五、课程实施成效

在上述流程的指导下,到目前为止,共有5个班的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达50余项。其中,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6项,企业应用项目3项(如茶博士爽口糖生产创新技术被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学生创业真实项目3项(如庆元县丰硕种养专业合作社),学校创业园入驻2项。“茶博士爽口糖生产工艺创新研制”项目,获2011年浙江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浙江茶博士食品有限公司”创业计划,获2012年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茶叶包装机”获得2013年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六、研究总结

在“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18周课程计划中,课程组通过一个科学的流程,引导学生组成4人团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并且撰写创业计划,模拟注册公司,进行试运营。最后,帮助有条件的小组注册公司,争取运营场地。课程实施中,本专业所有的专任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程要求。学生项目团队中,每个学生都各司其职,即使平时学习散漫的同学也认真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来。由于模拟公司的所有事务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不仅要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要主动学习创业、营销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获益匪浅。通过课程学习,不仅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次当“小老板”的机会,而且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双创”能力。

目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引起各高职院校的充分重视。相对于学校层面上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更具针对性。本文的研究也为下一步创业教育深度融入到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1]杨海莹,姜晓琳.强化产学研结合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46-48.

[2]葛军燕.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挑战、使命及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3(9):47 -49.

[3]张红.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1-72.

[责任编辑 盛 艳]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招标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及帮助其孵化的研究”(项目编号:ZD201302)

阙斐,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与食品专业教学;万建峰,男,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类产品网络营销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4)03-0072-04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同学专业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现状调查及探索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