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2014-02-05骆霞权
骆霞权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骆霞权
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改善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建议,以期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的专业计算机人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实践能力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每个行业都需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全能型优秀人才。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对计算机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1]。目前,在广大中职院校中,都开始纷纷关注计算机技能训练,实施实训教学。但是目前中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实训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寻找对策,提高计算机实训教学质量。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专业课程内容肤浅
目前,在诸多中职院校中,教学理念仍比较落后,设置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比较肤浅,实用性及针对性都较弱。一些教材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的需求。而且一些学校设置的课程不够科学合理,每年都会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但却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实用性,丧失实际意义。
(二)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现在,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也无法科学的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且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传统方法,极为乏味、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教师能力有限,专业水平较低
由于中职的计算机教师大部分都是其他行业改行或是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的计算机培训[2],因此,教师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无法培育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从而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四)轻视专业实践,学生操作能力薄弱
广大中职院校更多关注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往往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是以笔试为主,这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考量。实际操作训练的缺失,使学生在获得较高笔试成绩的同时,却只具有较弱的操作能力。
二、有效改善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革新教学模式
目前,在部分中职院校中,教师仍然选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如此乏味、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师可选取激励形式的教学,对于学生提出的有见解性的想法,或是取得的微小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认可,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信不断提高,激发其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可选取情境教学模式[3]。创设一些合理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充分融入至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思考,潜移默化的将专业知识灌输至学生的脑海中,寓教于乐。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二)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高涨的时候,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至学习当中,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计算机教师必须积极选择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兴趣。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作为一个分享与交流信息资源的良好平台,互联网具有便利、快捷等特点,教师可以在网上设置课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可将个人腾讯、邮箱等账号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设置更多的实训活动。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即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应开展更多的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训中锻炼自己,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多层次目标
中职院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实施人性化教育。而分层教学正是此理念的有效体现。分层教学能够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教学目标,从而科学合理的对教学标准与内容进行调整。现在中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差异,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等也不尽相同,如果千篇一律的采取相同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那么实训内容的单一性就会带来较差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性格特点、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制定相应的合理实训内容,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多层次目标,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
在计算机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增强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职院校应该积极鼓励在职计算机教师继续进修,例如考取思科、微软等资格证,等等。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增强其计算机专业技术。学校还应在一定时期内举办评选优秀教师的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热情,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五)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及建设
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实训教学工作,必须重视实训基地的管理及建设。要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加强课程建设,增强教师教学能力。计算机本身特别容易遭到人为破坏,更新也非常快,这些都会对实训教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大培训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力度,提高其管理经验与技能,培养其服务于师生的理念,使其积极工作,及时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与管理。
(六)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
目前中职院校采取的通常是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即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或者期末进行笔试,根据学生的笔试成绩作为最后的考核结果。这样学生特别重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中的计算机操作练习,从而导致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应该在笔试的基础上,加入上机考试[5]。这样不仅能够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能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具有动态性。教师应该在关注学生最后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不断积极进取。
[1]张敏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
[2]王碧华.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技能培养[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12):45-47.
[3]赵录贵,阳妮.广西高校学生计算机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1(6):58-59.
[责任编辑 陈国平]
骆霞权,男,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G712
A
1674-7747(2014)03-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