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4-02-05郑承剑黄宝康郭美丽秦路平
郑承剑 韩 婷 黄宝康 郭美丽 秦路平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药用植物学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郑承剑 韩 婷 黄宝康 郭美丽 秦路平*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课堂教学理论抽象,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结合PBL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药用植物学;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教学法以教学内容中的任务和问题为驱动,由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分解成一个或多个具体问题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PBL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双主模式”教学方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符合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开设的各类课程。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药用植物为对象,研究其组织、形态、生理功能、分类鉴定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门学科[1]。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准确鉴定生药原植物基源、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性和安全性以及利用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和扩大药用植物资源。该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知识点过多且需要死记硬背。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笔者就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结合PBL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1 理论课教学
《药用植物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药用植物器官的形态、药用植物的显微构造和药用植物的分类共4篇12章,可结合每一章节的课程特点采用PBL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对所涉及的知识构建五个层次的任务: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问题讨论、自主学习及效果评价,从而完成教学知识点的设计。实施流程包括设置任务情景→引出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执行任务→小组交流→教师点评。
例如,讲授“植物组织种类”这个知识点时,由于该内容具有微观、抽象的特点,因而传统教学反馈的信息普遍反映学生兴趣不大且难于理解,因而可以通过PBL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首先,设置任务情景,通过多媒体幻灯以及植物实物的形式,给同学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组织特征的形态各异的药用植物图片(薄壁组织:莲茎髓;保护组织:枇杷叶非腺毛和树皮皮孔;分泌组织:橘皮;机械组织:梨石细胞等),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植物组织有了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了解植物具有组织形态多样性,从而引出问题情景。其次,在问题情景构建的基础上引出本次课程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组织内部构造有何区别,构成植物体的组织类型有那些?从而使学生明确本次任务的目标。进而由教师引导,要求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分组讨论,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差异,初步形成几个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任务要求,分工协作,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库(维普、CNKI、Pubmed、Elsevier等中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相关参考书籍收集文献资料并通过讨论进行文献资料的汇总交流,得出本小组的答案。进一步进行小组间交流,通过小组间交流,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强化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达到集思广益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和共性问题,结合本次学习任务的答案进行详细阐明,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和分析类似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
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可将分散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而且可对知识加以纵向拓展,并且更加有利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如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任务即将结束时,编写综合案例,如“大黄的品质评价及其种内变异”、“何首乌不同生长期的生物学特征”等,以促进该课程与《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将中药的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品质评价、提取分离技术等中药研发系列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课教学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既能促进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又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实验是促进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开设药用植物学实验是药用植物学教学进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通常包括: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根茎叶的形态与显微构造以及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与分类三大部分,学生通过肉眼和显微观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结构和特征。上述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按部就班地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将验证性、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以验证实验为主,同时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增加反映学科前沿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实现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完成了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鉴定,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此外,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强化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以往传统的野外实习是“教师走一路,讲一路,学生记一路”,结果导致学生能真正记住、获得的知识很少,知识层次浅,技能的训练有限[2]。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利用野外实习的机会,改进现有的野外实习方式,结合PBL教学模式,教师采取启发、提问等互动方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做到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植物学术语描述植物特征,识别植物种类,认识常用药用植物,并了解其功效。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制作植物标本,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满意的实习效果。
3 PBL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
3.1合理选择知识点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方法时,所选择的知识点一定是抽象的、难以直观理解,但又可密切联系现实环境,有情景结合的基础。并且学生首先要对本知识点比较熟悉,才能以熟悉性带动专业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模拟真实工作氛围设计相应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所能利用的资源去探究和发现,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花的组成形态”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解剖本校药学院药用植物园中的常见代表性植物的花,结合文献调研来确定花的组成部分和形态种类,以创设一种掌握花的组成和形态特征的具体情境。
3.2充分引导互动交流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是PBL教学法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充分有效的互动,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学生人数不宜过多,约30~40人最佳,每一小组应保证4~6人为宜,可设立小组长,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调动其他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和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真实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讲解变态茎的类型中,由我们日常食用的“鳞茎”洋葱为例,引发学员思考互动,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产生共鸣,活跃互动气氛,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3.3合理设置考评指标PBL教学过程的最终环节是综合考评,如果缺乏具体细化的考评指标,学生会产生懈怠和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使得教学方法实施流于形式,背离PBL教学法的初衷。因此,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需制定具体的考评指标。指标的选择要有适度的标准,既要避免要求过高使学生茫然、无从下手;又要避免难度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就本科教学而言,通常应综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的态度、过程、效果、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智能考核(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论述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评。
综上,药用植物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PBL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3],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对问题和知识点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是通过主讲教师精心设计并且具有预知解决性的,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兴趣,相比于过去枯燥的填鸭式教学,PBL教学法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辅导式教学的优势。
[1]郑汉臣.药用植物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2]郑伟耀,龙庆德,覃容贵,张旭.《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51-12252.
[3]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248-249.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065
:1672-2779(2014)-07-0091-02
杨 杰 本文校对:张 宠
2013-12-20)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资助[No:XYQ2013100]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