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中藏经》※
——中国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2014-02-05曾镛霏杨建宇李彦知
曾镛霏 李 杨建宇 李彦知
(1陕西省延安市中医药研究会,延安716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北京100029;3贵州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华佗《中藏经》※
——中国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曾镛霏1,2李1,3杨建宇2李彦知2
(1陕西省延安市中医药研究会,延安716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北京100029;3贵州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一门实用型科学。《中藏经》作为中医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内容渗透了中国古代诸家哲学思想。本文论述了《中藏经》与道家思想中的“气”与“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一以贯之的关系,同时,《易经》的取象类比的思维模式,“变”与“常”、“形而上”及“形而下”的思想也与《中藏经》的思想具有统一性。
中藏经;中国古代哲学;医易相通;医道相通;天人合一
《中藏经》其理深奥,其义深远,其中包含着我们祖先认识疾病的非凡智慧,它不仅是医学的经典,也是传统文化的典范。因此我们研究《中藏经》不可就医论医,更应该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中去发掘隐奥,探索古代医家审视世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思维方式,寻找研究如何将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密切结合的契机,以便指导中医学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中医学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基本规律的一致性,揭示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之间的关系,展示出了他们学科上和文化上的统一性。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故中医学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展现出的基本规律,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内经》、《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2 “气”与“道”是《中藏经》的灵魂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特别重要且非常复杂的概念。《中藏经》中既有“气”的哲学概念,又有“气”的医学概念,更多的是“气”的医学与哲学的混合概念。“气”的概念不但在建构《中藏经》的学术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被广泛的用来说明人体生命的生成与活动,功能与结构,病理与诊断及其治疗,如: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痞。用“气”来说明人体的生命是天地阴阳合气而成。
《中藏经·阴阳痞格论》载曰:“阳气上而不下曰痞,阴气下而不上亦曰痞,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痞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此段话是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来说明人体病理病机。
《中藏经·生死要论》载曰:“凡不病而五行绝者死,不病而性变者死,不病而暴语妄者死,不病而暴不语者死,不病而暴喘促者死,不病而暴强厥(一作中)者死,不病而暴目盲者死,不病而暴耳聋者死,不病而暴痿缓者死,不病而暴肿满者死,不病而暴大小便结者死,不病而暴无脉者死,不病而暴昏冒如醉者死,此皆内气先尽(一作绝)故也,逆者即死,顺者二年,无有生者也。”本篇描述了因内气先尽而导致五脏气绝所见的逆证。
《中藏经·病有灾怪论》载曰:“病有灾怪,何谓也病者?应寒而反热,应热而反寒,应吐而不吐,应泻而不泻,应汗而不汗,应语而不语,应寐而不寐,应水而不水,皆属灾怪也,此乃五脏之气不相随从而致之矣,四逆者不治,四逆者谓主客运气俱不得时也。”本篇用五脏之“气机”的失调解释疑难杂症,用“气机”判断预后,从而决断生死。
由此可见,在《中藏经》中,“气”最初作为一个表示生命哲学的概念,被作为医学的具体存在而扩展延伸为天地之气、阴阳之气、气色、脉气等,成为天、地、运动及影响人体生命的决定力量。
“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表达宇宙本源与自然规律的范畴。“道”字的原本意义是指供人行走交通的路径,后来引申为一种抽象的含义,用来表达道理与道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表示,则始于老子。
周易、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周易、道教、中医学三位一体的道本体论的系统与中国文化可谓一以贯之。道统文化特性的中国文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最高目标。道家以“道”规范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直接影响了《易经》的形成和歧黄之术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所谓的“医易相通”和“医道相通”的哲学观。道教为了彻底贯彻和实现道家的终极关怀问题,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目标,在练功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医学的需要,使实践中的道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以“道”的哲学观理论加上对中医学的具体运用,以及在修道的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练功实践和对医道的体悟,进而发展为“道教医学”。
由此可见,道教学者是在修道中身体力行的发展了中医学,并结合练功的机制,对阴阳气血、经络、三焦、精、气、神以及辨证施治和理法方药等中医学理论及实践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以医道对身体健康的有效性为基点,赋予了“道”更多的内涵,且又以“道”的本体理论,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为世人皆知。
《中藏经》上中两卷,医学理论代表着中医学学术思想,然而,这些理论也突出表现了老子的哲学观。哲学本身就是人类认识万物的基本运动规律的方法,也是处理事与物的辩证方法。《中藏经》的哲学思想理论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法于天地”。《中藏经》说人法于天,也就是法自然、法道、法天地。人也是阴阳五行所生,所以自然之道也是人行之道。“人法于天地”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中藏经》把老子的哲学观用于医学理论,这是在继承传统医学上发展创新的结果。《中藏经》曰:“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理论,所以“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乎于此,如其神尔。”所谓“逆”则是矛盾产生,“从”则是和谐,就是有了矛盾达到统一的目的,符合老子的辩证法。其次是阴阳调神论,《中藏经》曰:“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中藏经》认为人之生命无不与阴阳有关,热为阳之主,寒为阴之主,只有阴阳平,天地和,人气才得以安宁,偏于阳者可长,偏于阴者则短。天地间,阴阳寒热循环不息,人也应当以其风寒暑湿,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最后是五行生成论,《中藏经》曰:“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始终。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脏者,肺、肝、心、肾、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则生成之道,循环无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天地既分阴阳五行,又分寒暑冷热,人也有风寒暑湿之气,喜怒哀乐之忧,正邪两气之侵扰,无不与阴阳五行有关。人法于天和阴阳五行的哲学观点是《道德经》这篇哲学巨著的主要思想,而《中藏经》将《道德经》哲学观点发展并运用到中医医学理论上,形成了《中藏经》的学术思想,为中医学作出了不同凡响的巨大贡献,故老子“道”思想是《中藏经》学术思想的灵魂。
3 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是《中藏经》总纲
《中藏经》曰:“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始终。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脏者,肺、肝、心、肾、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则生成之道,循环无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天地既分阴阳五行,又分寒暑冷热,人也有风寒暑湿之气,喜怒哀乐之忧,正邪两气之侵扰,无不与阴阳五行有关,故阴阳五行为《中藏经》的总纲。
4 易经取象比类的模式是《中藏经》的思维方法
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中藏经》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医学典籍一样,都是以《易经》自身的哲学思维的推定并阐释中医学的医学理论。其表现如下。
《中藏经·人法于天地》明确指出“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这30个字开宗明义的指出天——人——地的关系,也是人与天地相应思想的具体体现。天、地、人三才,是《周易》的三个基本概念,其贯穿《周易》的一切思想。易卦之所以由三画变成六画,就是依据天、地、人“三才”而来,反眏了三阴三阳的思想,是《周易》“象”思维模式的一大特色,其构成是客观世界的实在内容。《中藏经》吸取了《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天地自然的关系出发,用“形证脉气”说明各脏腑的功能,创立“寒、热、虚、实、生、死、逆、顺”的脏腑辨证八纲,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充分体现。
《中藏经》开篇讲:“阴阳否格者,谓阴阳气机不从顺也。阴阳为阴阳二气。所谓“否格”者,不相从也。”就是说阴阳二气的摩荡、交感、化生、变易出现了异常。《周易》中亦有否卦,否者,闭塞不通也。象曰:天地不交也。
《中藏经》用“阴阳否格,上下不宁”作为病因病机学说。显然是受到易经“象”思维的影响。否的状态下,凊浊相混,脉道壅塞,瘀而为热,则寒热失常,虚实相逆,上下不宁,阴阳不从,人体就会发病。《周易》之中的“否极之泰”、“未济之济”其哲学意义极其重要,思想内涵及其丰富。《中藏经》将此“易”理施之于医,其理深,其意广,其功著。
《中藏经》运用周易“象”思维的方法,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进行取象比类分析归纳,以五色、五声、五志等各层次所反眏的异常现象,作为诊断的依据。始终把握病证逆变的趋势,以决断死生。
《中藏经》按照取象比类的方法,将千差万别的疾病执简驭繁的归纳为阴、阳、虚、实、寒、热、生、死、顺、逆之“证象”,并以“阴阳”统领寒、热、上、下、虚、实、气、血。《中藏经》创造性的把生、死、顺、逆列入“证象”之中,通过收集、归纳分析疾病的起因、过程、病性、症状、环境等各种因素将证、脉、气作为辨证的依据,从而把握疾病内在的本质。
5 “常”与“变”及“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中藏经》的认知体系
“常”与“变”、“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分别用来描述抽象与具体两种范畴的概念,语出《易经·系辞传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指形体、形迹等可见之象,所谓形而上者,是指没有形体、形迹的抽象存在,也就是“道”;相应的,形而下者,谓之器,指形体、形迹的存在,也就是“器”。《中藏经》曰:“阳气上而不下曰痞,阴气下而不上,亦曰痞,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痞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中藏经》把“常”与“变”及“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认知和人体功能效应的统一性进行有机结合,把哲学范畴的一对概念,上升为医学的认知体系。
6 “天人合一”对应“和、中”是《中藏经》的终极目标
《中藏经》曰:“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人立于天地之间,而受阴阳之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曰鬼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居之中者,阴阳匀停。”由以上可以看出:人立于天地之间,而受阴阳之辅佐者,人也。人的自身成于天地而居之于“中”,败于阴阳而失之于“中”,是很重要的医学哲学思想在这里具体体现。
由阴阳和“中”到五行和“中”。五行和中者,脾土也。所以《中藏经·论上下不宁》又谓之曰:“凡病脾者,上下不宁,盖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子不宁则阴不足,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阳不足,阳不足则发寒,故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病如疟也。盖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属其中,病则如斯耳,他脏上下皆法于此。”这段话强调了“脾土”对应于“阴阳”而和于中,即五行和于脾土之中的重要性,于三焦论之,亦必然和于中焦之土为要。显然,《中藏经》医学思想中,已把阴阳和中,五行和中与三焦和中一以贯之于辨证施治。《中藏经》医学哲学思想高度的体现出对应“和中”的思维方式,及其阴阳和中、五行和中与三焦和中的哲学基本规律。
《中藏经》中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保性命者,医道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藏经》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的主要规律,因此,医易相通者,哲学思维的统一性也。
Hua t uo’s Zho n g zan g Cla ssic——Pefect Combin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Zeng Yongfei1,2Yan Li1,3Yang Jianyu2LiYanzhi2
(1 Yan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Yanan,716000,China;2 Guang-rong Sun Studio,Beijing,100029,China;
3 Th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stry for Natural Products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iyang,550002,China)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d never exist in isolation and she was built as a practical science based o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As a medicinal classic,content of Huatuo's zhongzang classic have penetrated all philosophy in ancient China.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c and Taoism,such as“qi”and“dao”,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unity of man and nature and so on.In addition,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inking mode of analogy between Huatuo's zhongzang classic and the I-ching is of unity in practice.
Huatuo’s Zhongzang Classic;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Medicine and Yi interlinked;Medicine and Dao interlinked;Unity of man and nature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001
:1672-2779(2014)-07-0001-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霍志宏
2013-12-0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