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

2014-02-05乔晓林黄志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儿茶结肠镜溃疡性

乔晓林 黄志华

(1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新野473500;2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南阳473003)

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

乔晓林1黄志华2△

(1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新野473500;2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南阳473003)

目的观察自拟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用自拟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对照组25例用氨苄西林、柳氮磺胺吡啶、乳酸菌素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培土化浊敛疮汤;中医药疗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肠道疾病,由于其成因至今未能明确,因此治疗起来十分棘手。2009年以来,笔者自拟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35例,并与西药氨苄西林、柳氮磺胺吡啶、乳酸菌素等治疗25例对比观察,结果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5~67岁,平均43.25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6.5年;结肠镜检查属直肠病变者13例,直、乙状结肠病变者15例,全结肠病变者7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1~64岁,平均39.42岁;病程5个月至9年,平均5.9年;结肠镜检查属直肠病变者8例,直、乙状结肠病变者13例,全结肠病变者4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并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可见腹痛下痢,大便黏冻带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缓或濡滑。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35例均用自拟培土化浊敛疮汤加减内服,药物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5g,炒扁豆15g,儿茶10g,炒薏苡仁30g,黄连10g,地榆炭30g,黄芩15g,炒莱菔子15g,白芍30g,白芨15g,炒六神曲15g,甘草5g。加减:肾虚加补骨脂、煨肉豆蔻;血便明显加炒蒲黄、大黄炭;肝气郁结加枳壳、香附;腹胀肠鸣加木香、厚朴;大便滑脱不禁加煨诃子、石榴皮;食欲不振加炒山楂、炒麦芽;恶心呕吐加藿香、姜半夏;身寒肢冷加桂枝、良姜。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2对照组氨苄西林胶囊0.75g,1日3次,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0g,1日3次,口服;乳酸菌素5片,1日3次,嚼服。疗程同治疗组。

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尽量不食辛辣油腻之物,忌烟酒。

2 结果

2.1疗效标准参考《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有轻度炎症反应或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肠镜复查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2.2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占37.14%;有效19例,占54.29%;无效3例,占8.57%;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占20.00%;有效13例,占52.00%;无效7例,占28.00%;总有效率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典型验案高某,女,44岁,2012年6月10日初诊。患者4年前始发腹痛、腹泻,服西药后病情好转,但此后每遇进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或生气即出现腹痛下痢,里急后重,便黏带血。经某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有广泛不规则的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多处溃疡,表面覆盖脓血苔样分泌物,遂诊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间断服中西药近两年,病情时轻时重,一直未能痊愈。刻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下物黏冻带血,日行8、9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手脚凉,泛恶,舌质淡,苔腻略黄,脉濡缓。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此乃脾虚失运,精微不布,湿浊留聚,结于肠道,蕴久化热,腐蚀肠络,膜破血败之证。治宜健运脾胃,除湿化浊,清热解毒,敛疮生肌。培土化浊敛疮汤加减,处方:党参15g,炒白术15g,炒扁豆15g,儿茶10g,藿香15g,黄连10g,地榆炭30g,黄芩15g,桂枝10g,炒莱菔子15g,白芍30g,白芨15g,炒六神曲15g,甘草5g。10剂。1日1剂,水煎服。

6月20日二诊:服药后腹痛减轻,便次减少,无里急后重感,饮食增加,手脚转温,此示药已中的,当守方继服。20剂。

7月10日三诊:面色泛红,身觉有力,大便日行2次,无黏冻,腹痛消失,上方去藿香、儿茶、桂枝,加炒薏苡仁30g、枳壳15g,继服1个月。

8月9日四诊:已无任何不适,可谓近期治愈,当继服以资巩固。培土化浊敛疮汤原方15剂。停药半年后随访,病无复发。

3 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虽不完全明确,但已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免疫、遗传、过敏、感染、精神等,故其病理演变及其复杂,难有特异性治疗方法。本病归属于中医“久泻”“休息痢”范畴,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精微不生,湿浊不化,蕴热成毒,肠膜溃败而成,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治疗应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治,寒温并调,即以健脾助运、除湿化浊、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为法。自拟培土化浊敛疮汤以党参、炒白术、炒山药、炒薏苡仁温运脾胃,培土益气;黄连、黄芩、地榆炭清热除湿,凉血止痢;儿茶、白及生肌敛疮,止血止痛;炒六神曲和胃降逆,消食化滞;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全方配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共奏健脾助运、除湿化浊、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之功。因药证相合,加之患者能够谨遵医嘱,坚持服药,最终多数病人取得较佳疗效,颇值临床进一步研究。

[1]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029

:1672-2779(2014)-07-0043-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李振瑞

2013-12-09)

△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儿茶结肠镜溃疡性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挨打的蜜峰
维生素C在儿茶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探究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茶治好了我的鼻炎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复方儿茶酊的生药学鉴定及质量控制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