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湿热论治糖尿病并发症浅析

2014-02-05邓德强马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红肿麻木双下肢

邓德强 马丹

(1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00)

从湿热论治糖尿病并发症浅析

邓德强1马丹2

(1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00)

消渴;糖尿病;湿热;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3/4的患者在起病时有肥胖现象[1]。而胖人又多痰湿,有报道肥胖者痰湿体质的发生率高达98.93%[2]。湿邪不去,郁久产生湿热,若用常法滋阴清热治疗则多不能效,反因滋腻而助湿生热,使湿热交结,缠绵难愈,而从湿热论治则疗效好。笔者从湿热论治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3-6],在临床中还发现湿热不只在糖尿病中存在,而且在糖尿病并发症人中也常见,从湿热论治糖尿病并发症也取得较好效果。故不揣鄙陋,就湿热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湿热成因

1.1 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失衡、久坐和久卧。《素问·奇病论》言:“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加之久坐、久卧伤脾,纳运失职,则积滞壅遏不化,反生湿浊,困阻中焦,蕴积化热而为湿热。

1.2 情绪不畅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指出了“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五变》中则指出“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名消瘅”,情绪不畅、气机郁滞,木旺克土,均使中焦壅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湿热。

1.3 脏腑虚损《灵枢·本脏》云:“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脾、肝、肾脆“善病消瘅易伤”,五脏之中,肝脾肾最为密切,脾主运化,脾健则水湿得运,精微四布;肝主疏泄,疏泄不畅影响脾胃运化,肾主藏精,司固摄,肾足则气化有节,清浊自分。脾肾不足,津液失布,水湿内停,酿成湿热产生消渴。

2 湿热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病机

湿热久则伤阴,可导致阴虚的发生或加重。湿邪内蕴,久则伤气,气虚又可导致湿邪的产生;阴虚、气虚日久可损及阳,导致阳虚,气、阴、阳虚运化无力则可导致血液的化生障碍,而出现血虚,久而气血阴阳俱虚。气血阴阳俱虚,血液运化无力,可导致血液循行的障碍而产生瘀血,加之湿邪、肝郁均可阻滞血行而形成瘀血。所以2型糖尿病控制不佳最终会出现气血阴阳俱虚,加之湿瘀内结,则变症百出,导致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湿热之邪交阻,弥漫三焦,四处为患,湿热内蕴故口干不欲饮,湿热阻滞气机,可见胃脘胀满不舒,食后饱胀,大便不畅,湿热之邪流于肌肤则出现皮肤瘙痒,湿热下注则小便不利、阴痒;湿瘀互结,阻滞经络,血不养经,则双下肢无力、麻木,湿瘀互结,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出现疼痛、麻木;湿热阻于心脉则有心悸、胸闷、胸痛;湿瘀互结,上阻脑窍发为中风;湿热灼伤肌肤和(或)感染邪毒,加之湿瘀互结经络不通,以致肉腐骨枯,足面皮肤黑紫色,足面红肿、溃疡、化脓等;若湿热化燥伤阴,邪气深入营血,症见神识昏蒙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的情况。

3 病案

3.1 糖尿病胃轻瘫李某,女,53岁。20010年6月12日初诊:素食肥甘厚味,糖尿病8年,血糖控制不佳。近3月出现胃脘胀满不舒,食后倒饱,大便不畅,舌暗苔腻,脉细弦;查:空腹血糖8.3mmol/L;X线检查示:胃扩张,胃肠蠕动减弱,排空迟缓,胃内容物滞留。诊为“糖尿病胃轻瘫”,辨为脾虚、湿热内结,治以调和脾胃,理气化湿,方药如下:苍术12g,白术12g,土茯苓15g,茯苓15g,厚朴9g,车前子10g,茵陈10g,炒山栀9g,莱菔子30g,陈皮9g,丹参12g,葛根10g,芦根30g,香橼10g,佛手10。7剂。6月20日二诊:服药后胃脘胀满渐消,大便日一次。继服用中药,先后服用24剂后病情平稳。

3.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李某,男,53岁。“发现血糖升高6年,加重伴双下肢反复疼痛2月”于2010年3月6日来诊,素食肥甘厚味,糖尿病病史6年,以磺脲类和双胍类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波动在8~12mmol/l,餐后波动在11~15mmol/l,症见:精神倦怠,口渴饮水不多,乏力,双腿、双足的无力、麻木,逐渐出现双腿、双足的乏力、麻木逐渐加重,还出现了双腿、双足的剧烈疼痛,左足红略肿,舌红苔厚腻,脉滑。肌电图提示:神经元性病变。入院后调整治疗方案,加入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逐渐达标。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湿瘀互结,以四妙散加味,药用生薏苡仁30g,苍术12g,川牛膝15g,黄柏8g,赤芍12g,忍冬藤30g,秦艽18g,当归12g,地龙10g,水蛭3g,土茯苓20g,泽泻12g,细辛3g,滑石20g,生甘草6g。服用12剂,症状逐渐缓解,疼痛明显缓解,红肿已消失,麻木减轻,先后服用45剂后已无不适。

3.3 糖尿病足张某,男,63岁。素食肥甘厚味,患糖尿病13年,血糖一直未予重视,近日因“双足部红肿,左足面溃疡面伴疼痛3月”来诊。13年前,因口渴多饮,多食易饥,手脚麻木、腰困,去当地医院检验,空腹血糖11.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9mmol/ L。诊断2型糖尿病。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平稳。3年前,病情逐步加重。查空腹血糖:12.3mmol/ L,餐后2小时血糖:17.6mmol/L。左足面开始红肿,后起泡破溃。形成2个溃疡空洞,如蚕豆大小,有脓溢出,恶臭难闻。去当地医院静脉输液抗感染,常规换药,并降糖治疗。无明显效果。1年前左脚形成溃疡继而左足面皮肤红肿,逐步皮肤变成黑色,内踝上小脚处皮肤黑紫色,起疱破溃形成溃汤。经治疗不见好转,而且病情逐步加重,溃疡面逐步恶化。于2012年5月10日由家属用轮椅推来我院治疗。入院时化验空腹血糖:12.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3mmol/ L。精神倦怠,口渴不欲饮水,乏力,倦怠,左足红肿,麻木。双下肢发凉,舌红苔厚腻,脉滑而数。查体:左足面皮肤黑紫色,左小腿下端皮肤黑紫色,左足面红肿,左足跟溃疡面积约10cm×6cm,有大量脓液,右足红肿有一约1cm×1.2cm两块溃疡面。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湿瘀互结,以四妙散加味,药用生薏苡仁30g,苍术12g,川牛膝15g,黄柏8g,赤芍12g,忍冬藤30g,五灵脂10g,皂刺10g,当归12g,地龙10g,土茯苓20g,泽泻12g,滑石20g,桂枝10g,生甘草6g。经治3月余,上述症状消失,溃疡、坏疽全部愈合。

按:医案1是湿热内蕴故口干不欲饮,湿热阻滞气机,出现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可见胃脘胀满不舒,食后倒饱,大便不畅,故治疗上以化湿清热,理气行滞为法以平胃散加减治疗;病案2湿瘀互结,阻滞经络,血不养经,则双下肢无力、麻木,湿瘀互结,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出现疼痛,故治疗上以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为法,以四妙散加减治疗。病案3湿邪阻滞久而导致瘀血的产生,所谓“久病多瘀”。湿热灼伤肌肤和(或)感染邪毒,加之湿瘀互结经络不通,以致肉腐骨枯,出现足面、小腿皮肤黑紫色,并足面红肿、溃疡和脓液。湿瘀互结,阻滞经络,血不养经,则双下肢的无力、麻木,湿瘀互结,经络不通,出现疼痛,故治疗上以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为法,以四妙散加减。

[1]王志静,任铁生,王梅松,等.肥胖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1):26-27.

[2]刘艳骄.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34.

[3]邓德强.培土活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3(35)4:35-37.

[4]邓德强.健脾化湿法治疗糖尿病2型33例[J].陕西中医,2004,25(6):484-485.

[5]邓德强,赵进喜.培土化湿法调治糖尿病误用胰岛素3则[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4(8):83.

[6]邓德强,周江,梁伟娟,等.培土化湿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保护β细胞功能的研究[C].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文集第十辑,2013,9:110-111.

10.3969/j.issn.1672-2779.2014.24.075

1672-2779(2014)-24-0130-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马丹

2014-09-30)

猜你喜欢

红肿麻木双下肢
麻木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浮生一记
乳房红肿可预防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躲避蚊子有方法
请您诊断
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