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设计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2014-02-05林光昶

职教通讯 2014年15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工作

林光昶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设计就是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工学结合的工作项目群,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1]每个项目都是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有效对接的载体。可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实施项目化过程中,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与开放性。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选择的标准

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中,项目选择的标准是否科学是整个课程设计成败的关键。项目的确立应该满足以下几点:(1)符合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项目设计应体现会计工作岗位的应用价值,具有信息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中职学生系统地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需要,能顺利适应工作岗位。(2)项目能够体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的功能,将会计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背景下进行有机融合。“课程整合”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整合在一门课程中,以便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创造条件。[2](3)项目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4)项目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要有一定的容错性,体现会计方法选用的灵活性。这样,能使学生克服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并提供给学生运用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5)项目的实施要能通过一定的成果形式展示出来,从而有利于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有利于检验学生工作、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设计开发的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设定工作项目,并以此为轴心来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经过课程学习、校内技能训练和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在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设计时,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发与之相应的项目。

(二)层次性原则

项目实施的难度应具备合理性,“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必须基于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以及对常见财务软件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说,要基于学生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基础。因此,要根据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合理地设计项目并进行开发,难度方面应以“经过教师必要的指导,通过学生的努力就能够完成”为标准。项目建议设计为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完成和教师指导下完成三种层次比较合理。

(三)开放性原则

“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学生参与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项目任务为中心进行会计专业理论学习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会计技能训练。由于会计工作实际的差异性,决定了会计电算化项目设计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动手动脑。因此,一方面,必须为学生提供可扩展的项目;另一方面,在项目进行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业务的诸多要素,同时,要引入会计行业人士进行指导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教师和会计专业人士的评价和指导下,不断完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可行性原则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各类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很难获得足够的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又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中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强化沙盘模拟实训和计算机实际操作。因此,所设计的项目既要充分考虑会计知识体系和技能的要求,又要考虑与通行的会计专业实践硬件、软件等设施条件相结合,从而使项目具有实际操作性和经济性。

三、“会计电算化”项目设计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规范和必要的项目设计开发专项技能。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要求与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相一致,充分考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而,要求教师熟悉电算化背景下会计工作的任务和流程,能够清楚地制定并示范电算会计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方法等。同时,还要具备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问题的能力。

(二)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没有现成的模板,在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求教师有能力将企业的会计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转化为可以教学的项目,并形成物化成果。要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一过程完成两个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3]

(三)对教师项目设计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设计开发出理想的项目,教师要在对会计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学习必要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还要具备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教材项目的开发技术。因此,要设计开发出优秀的课程项目,对教师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设计思路

“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设计思路是:对照会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分析“会计电算化”在整个会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会计工作岗位与业务流程为主线,确立以“系统管理——总账处理——报表处理”项目链为主,以“工资管理”、“采购管理”、“应付款项管理”、“应收款项管理”、“销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为补充的项目体系。

每一项目以课程标准为起点,沿着“分析与组织教学内容——构建载体——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再开发”的流程,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各个项目之间以会计职业岗位关系为经络,联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体系。

五、“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教学的效果

项目化教学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教学原则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会计电算化”课程经过项目化设计后,教与学均围绕项目任务的完成展开,每个项目的重点、难点在实际操作中都能够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个解决,因此,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项目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实践中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度情境化的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很容易获得职业体验,从而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会计职业能力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1]彭新媛,史新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商业会计,2012(22):115-116.

[2]史新浩.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与保障[J].职教论坛,2012(2):19 -20.

[3]李文辉.关于高职《电算会计》课程项目设计开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183-184.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工作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工作探析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