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药疗护理”为导向的高职护用药理实践教学框架

2014-02-05陈妙茹赖文思饶静云保泽庆石凤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药疗处方实训

陈妙茹,赖文思,饶静云,闫 莉,保泽庆,石凤群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广东 肇庆 526020)

药疗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核心能力,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岗位技能。其主要包括执行处方的能力;观察药物疗效,并做出相应护理措施的能力;正确配伍、安全用药、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给予病人用药指导的能力;与病人和谐沟通的能力;运用评判性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高职护用药理的课程目标是让护生掌握常用药的基本知识、培养护生的药疗护理能力。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2010年开始,在对护用药理的课程改革中,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实践形式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最初归入医学机能实验到后来重新抽离回归本课程,对实践项目进行了大量的重构,旨在提高护生的药疗护理能力。

一、开发以“药疗护理”为导向的实践教材

(一)按照护理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实践内容。

根据药疗护理的技能要求,将实践内容分为两大模块[1]:药疗护理基本技能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包括药物基本知识、处方和医嘱基本知识、药物不同浓度调配和输液速度计算、药物配伍禁忌表的使用、护理程序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等。综合技能模块则分为神经和精神疾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肺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各系统常见病的用药护理。在每一项目的设计上,均设有示教案例和拓展案例,通过示教案例给予护生实训提示,明确实训思路,引导实训操作流程;拓展案例让护生在示教案例基础上,开拓思维,围绕新案例制定药疗过程的护理措施及由此所产生的护理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培养护生个体的药疗护理能力。

(二)按照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设计实践程序。

在综合技能模块的设计上,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让学生了解真实岗位的操作过程。例如实训前的准备,按照岗位要求规定护生穿护士服、佩戴胸卡,修剪指甲,语言规范有礼貌。实训过程则按照从病人入院到开展药疗的全过程进行模拟训练:接待病人→了解病史(阅读案例)→解读处方→转录护理治疗单→配药→药疗。在药疗环节中将护理工作详细分解为用药前护理、用药时护理、用药后护理,并且在这些环节里加入相应的问题,灵活将护理程序运用到其中。

(三)将护理工作制度和素质要求融入实践项目中。

实践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项目的内容不仅要体现岗位技能,也要体现护理工作制度,让护生在模拟训练中,真正感受到护理制度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例如在执行处方的实训项目中,针对一些护生对“三查七对”的机械性做法,设计出错误的处方,训练护生明确查对的真正含义及遇到问题时的处理程序,从而强化主动执行处方的理念。为加强护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训项目中注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设计病人输液后出现的症状,让护生思考判断究竟是输液反应还是过敏反应。

(四)将药疗护理中的法律问题融入实践项目中。

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临床护士,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工作各环节和过程中[2]。用药问题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属直接风险[3]。故在实践项目中要有相关设计,使护生通过实践明确用药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侵权行为、疏忽大意与渎职行为,执行医嘱与书写护理记录的合法性问题;学会客观解释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认识药疗护理中常见的护患纠纷,掌握沟通技巧。

二、开展情景模拟的实践教学形式

(一)基本技能模块(以执行处方和医嘱的训练为例)。

重要知识点回顾→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处方→同伴间进行处方的解读→按照处方内容配药→小组间互相检查配药结果,要求说出药物的使用方法→教师随机抽查小组完成情况→要求护生说出查对的内容,对有问题处方的处理方法→教师点评→小结。

(二)综合技能模块。

教师强调本次实训的知识基础、指出实训要达成的能力目标→学生阅读病案资料(提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按实训要求进行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全班集中,对小组训练内容进行检查→教师点评→师生共同评价训练效果→小结→课后完成实训报告,写出实训反思。

以小组为单位的训练方式:(1)角色扮演法。护生通过扮演护士、病人、家属等,模拟药疗过程中的护理行为。包括用药前的用药评估、对病人的药疗心理护理、告知遵嘱用药的重要性、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健康宣教等;用药时的方法指导、解释病人对药疗的疑问;用药后对疗效的判断、对不良反应的解释和处理措施等。(2)操作法。例如查对处方、转录治疗单、按处方配药、对药物进行“三查七对”、输液速度计算、配伍禁忌查阅等。(3)讨论法。分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或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如何提高用药依从性等。(4)观看法。观看教师或视频上的操作,然后进行模拟练习,如药物的外观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为了使实践课真正能够促进护生技能形成,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把实践课的成绩作为护用药理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将使护生更加重视实践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形成性评价评定成绩,评价内容涵盖实践前的准备情况、实践课表现、实践报告,考核成绩由小组集体成绩和个人成绩二部分组成。

小组成绩体现在:(1)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对实践内容进行讨论并写出准备提纲,对组织较好的小组,除基础分外,组长及执笔者会适当加分;(2)实践课表现。主要包括上课前礼仪素质是否达标?能否按处方正确配药?给药前的评估和心理护理是否有针对性?药疗过程能否正确给药、有无告知病人正确的用药方法?能否正确判断不良反应及作出初步处理,对药疗过程出现的问题解释是否恰当?健康教育是否有针对性?团队的协作情况如何?实践结束对物品有无整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参加角色扮演者、回答提问者会额外加分。

个人成绩除上述部分外,主要体现在课后的实践报告和反思中,其中实践反思要求护生反思包括在预习讨论中哪些方面存在理解偏差甚至理解错误、有无问题遗漏,评价自己及小组本次实训表现、评价他人的1-2个观点或做法,小结本次实训学会了什么?需要加强的是什么等等。

上述评价形式,既有团体成绩,也有个人成绩,各小组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效果,都进行了融洽的、相互支持和协作的讨论学习,从而培养了护生的合作精神和个人责任感[4]。同时每个护生为了能在同伴中脱颖而出,会积极争取表现机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个人的竞争意识。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问卷调查中,93.8%的护生喜欢这种实践方式,认为能够帮助他们形成真正的工作技能,70.4%的护生认为还需增加实践课时。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护用药理除了进行药物基本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将药疗护理的技能训练开展起来。通过将实践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实践场所与职场环境对接、师资团队与护教双栖对接等[5],以此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在职业教育倡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今天,顺应职业教育所进行的任何教学改革,都应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为出发点,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1]陈妙茹,赵 茜.药理学实验教程[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3-5.

[2]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48.

[3]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4]章新琼.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教学中应用合作性考试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39-40.

[5]熊建萍,曾晓英,李如竹,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20-121.

猜你喜欢

药疗处方实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人间处方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真圣康”灸热药疗带免费试用专卖店诚招加盟
“真圣康”灸热药疗带免费试用专卖店诚招加盟
处方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消费者自我药疗的现状研究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