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油价狂泻殃及国内产业链

2014-02-05本刊观察员田野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观察员油价原油

□ 文/本刊观察员 田野

国际油价狂泻殃及国内产业链

□ 文/本刊观察员 田野

辨风看向

国际油价狂泻,不仅让产油大国“急红眼”,也将殃及国内产业链。

风向解析

由于担忧全球石油产量过剩,纽约原油期货价格11月13日首次跌穿每桶75美元重要关口,为4年来最低水平。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今年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97美元,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幅为3.84%,为2010年9月以来最低价格。原油熊市的持续,对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及尼日利亚等产油国而言显然不是好事。作为石油进口国的亚洲国家则将受惠于能源与原料成本的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国际油价的下跌无疑将使我国节省相关外汇支出。在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低价位的原油有利于石油进口,不仅可以用于长期战略储备、夯实我国能源安全基础,还可以为进一步平衡贸易赤字、改善贸易结构预留更多选择空间。然而低油价也是一把双刃剑,会同时殃及我国石油上下游产业链,致使价格传导机制遇阻。

当前的油价已经低于国内原油开采企业的成本,而下游炼油、化工行业在使用进口原油方面有几个月的滞后期,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红利被国内成品油价和化工产品价格的下调所抵消。因而,当前整个行业开工都不太好,地炼企业开工率仅有30%,两大石油企业也仅仅只有80%装置在开工。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石油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连续大幅回落,前三季度利润仅为5947亿元,同比下降1.8%,主营利润率为5.76%,已经低于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与价格下跌相比,更让业内人士担心的是上下游产业链暗藏崩盘风险。本身国内需求不旺,石油、化工等产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塑料、纺织品等出口都有所放缓,订单有所减少。成本上升的同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国际油价的快速下跌,进一步加剧这种价格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的不畅,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油价重创还令另一大重要的化工产品塑料的价格大幅跳水。自三季度以来,国内聚烯烃走势均处于下滑通道,7、8月呈震荡下行走势,9、10月份转为跳水局面。

从中长期来看,国际油价急挫对国内能源结构调整也是弊大于利。现在油价这么低,其他替代能源如页岩气、煤层气、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就没有了动力。

按照相同热值计算,当原油价格分别在70、80、90、100、110、120美元/桶时,天然气分别对应实现的价格应该在2.70、3.09、3.48、3.86、4.25、4.63元/立方米。当前布伦特以及WTI原油全部跌破80美元/桶,而上海天然气增量气门站价格已经达到3.32元/立方米,天然气经济性受到严重挑战。在工业领域,天然气价格优势几乎丧失,推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

猜你喜欢

观察员油价原油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中国品牌观察员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
产业西移不单单等于空间转移
南京:征微博廉政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