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下浙江省女性的生活方式

2014-02-05李丹尤思书侯公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城镇妇女

李丹 尤思书 侯公林

社会转型下浙江省女性的生活方式

李丹 尤思书 侯公林

根据浙江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对选取的浙江省2567名对象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从活动范围及社会交往、生活时间分配、休闲方式、消费方式和宗教信仰五个维度进行考察,研究社会转型下浙江省女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在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性别和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并与2000年浙江省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显示,十年来,浙江女性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发展,在生活方式各维度上存在的两性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将随着人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提高不断缩小,由生活方式折射出的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生活方式;女性;城乡差异;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是一个外延广阔、层面多样的综合性概念。其广义概念包括人们劳动、政治、物质消费和闲暇、文化和宗教等全部生活领域的活动方式,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在生活意识导向下,运用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文化资源,实现自身各种需求的活动方式。狭义概念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方式,是“个人、家庭及相关人群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选择、确立日常生活方式与结构”。[1]362-428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往人们主要关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慢性疾病、肥胖、抑郁等的发生,对健康的影响,涉及的研究内容为生活方式中饮食、体育活动等,而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维度则很少涉及。

在妇女研究中也存在一种倾向,即优先考虑公共领域的议题,如就业、参政、教育、法律地位等,而私人领域的议题则放在其次,尤其是女性个体生活方式这样的议题更易被忽略。实际上,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导致妇女整体地位变化的力量,对妇女社会地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标志,可以将不同阶级、社会群体区分开来,通过考察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差异,还可以确定这一群体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因此,对妇女生活方式的考察和评估是妇女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将妇女局限在家庭及私人领域中,妇女生活大多以男子和家庭为中心,生活方式单一,活动范围较窄,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更多地处在依附和被动的地位。妇女缺乏自我发展的活动,缺少闲暇时间,妇女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较低。传统的生活方式阻碍了妇女的发展,因此,促进妇女的生活方式的变革,亦成为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从活动范围及社会交往、生活时间分配、休闲方式、消费方式和宗教信仰五个维度分析浙江省妇女生活方式的性别和城乡差异,以此来揭示浙江省妇女生活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别的结构性状况。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由浙江省统计局采用方便取样方式选取浙江省人口样本,并依据“Pweight”省城乡性别调整权数对所有样本进行加权,得到有效样本总量为2567人,其中男性1320人,女性1247人。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采用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编制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为评价工具,数据来自“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2000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结果,内容包括活动范围和社会交往、生活时间分配、休闲方式、消费方式、宗教信仰五个维度。

二、研究发现

1.活动范围与社会交往

以去过最远的地方作为考察妇女活动范围的指标,被调查女性“最远去过的地方”依次为:外省、从未出过远门、本省其他县市、省城/直辖市市区、本县县城/本市市区、港澳台、国外,其中到过外省的比例高达54.9%,绝大部分(约为81.8%)的浙江女性到过本县市区以外的地方,女性活动范围相比以往有所延伸。

将参与调查的女性活动范围与男性进行比较,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男性社会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女性(χ2=46.925***,df=6,p<0.001)。进一步按城乡区分,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城镇男女、农村男女在社会活动范围上均存在显著差异(χ2=30.246***,df=6,p<0.001;χ2=26.852***,df=6,p<0.001),男性比女性的社会活动范围更广,有更多机会到更远的地方。对城镇女性和农村女性活动范围进行比较,大多数城镇女性的活动范围都延伸到了省外,而农村女性的活动范围超出省外的还不到一半。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女性的社会活动区间明显大于农村女性(χ2=149.3***,df=6,p<0.001)。

以用餐情况考察女性的社会交往,结果显示,有85.9%的女性前一天在自己家吃晚饭,2.4%在家吃晚饭,5.0%在食堂吃晚饭,5.3%在餐馆吃晚饭,1.0%在工作地点吃晚饭;85.4%的女性与家人或亲戚一起吃晚饭,1.2%与同学一起吃晚饭,7.6%与同事或合作伙伴一起吃晚饭,0.8%与老乡或邻居一起吃晚饭,2.7%与其他朋友一起吃晚饭。从用餐地点及共同进餐对象来看,浙江女性的社会交往以亲缘关系为主,其次为少量的业务关系。再对城乡女性群体的社会交往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城乡女性用餐地点差异并不显著。

2.生活时间分配

由于工作日和休息日时间分配的差异性,将时间分为工作日和休息日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日的时间安排上,被调查妇女的时间分配从多到少依次为:工作和学习时间、睡眠时间、休闲时间和家务时间。其中,性别差异最显著的为家务时间与休闲时间,女性的家务时间远远多于男性(t(1579)=16.964,p<0.001),而男性在看电视和其他休闲活动的时间远远多于女性(t(1)=5.750,p<0.001;t(1579)=5.214,p<0.001)。进一步按城乡将两性工作日的时间分配进行区分,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男性在家务劳动上分配的时间远远少于女性,在休闲活动上分配的时间则远远多于女性。以上表明,女性在工作日除了与男性一样要承担工作责任外,在家务劳动上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女性还未从家务劳动中完全解脱出来。城镇女性与农村女性在学习、工作和学习路途、家务劳动、休闲等活动上的时间分配均存在显著差异。

女性休息日的时间分配依次为睡眠时间、休闲时间、家务时间和工作学习时间,城镇女性与农村女性的时间分配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浙江女性工作、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分配较为均衡,休息日能够合理、充分地休闲放松。但是女性“半休闲”的倾向较为明显,有46%的女性在看电视时会或多或少同时做些家务活。这表明作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女性的纯粹闲暇时间较少。

3.休闲生活方式

休闲方式主要从参加过的休闲活动和网络利用两方面来进行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女性的休闲方式趋于多元化,分别有56.1%、18.5%、10.6%、77.4%和33.3%的浙江妇女不同程度地参与过“锻炼身体”、“参加村街文化/社区文体活动”、“为追求体形而节食减肥”、“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参与寺庙/道观/教堂活动”等休闲方式。

城镇男性与女性在“参加村街文化/社区文体活动”、“为追求体形而节食减肥”、“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以及“参与寺庙/道观/教堂活动”休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χ2=21.411***,df=3,p<0. 001;χ2=32.535***,df=3,p<0.001;χ2=76.381***,df=3,p<0.001;χ2=78.326***,df=3,p<0.001),女性的活跃程度明显高于男性,而在“锻炼身体”一项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农村男性与女性在“为追求体形而节食减肥”、“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以及“参与寺庙/道观/教堂活动”休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χ2=19.281***,df=3,p<0.001;χ2=9.904*,df=3,p<0.05;χ2=45. 494***,df=3,p<0.001),女性的活跃程度明显高于男性,而在“锻炼身体”和“参加村街文化/社区文体活动”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比较,城镇男女比农村男女更注重身体的锻炼,并且在村街文体活动、节食减肥、节约用水等活动中的参与率都略高于农村,尤其是节水意识较之农村高出许多。这与生存环境不无关系,城镇生活环境使人们有意识地去锻炼,参与文体活动或追求形体,而农村本身干活活动得多,一般不会特意锻炼身体。不论城镇还是农村,节食减肥的女性比例均是男性的两倍以上,可见女性对形体的重视超过男性。同样,女性的节水意识比男性强。女性的宗教活动参与率也大大高于男性。

在网络利用方面,有40.7%的浙江女性有机会接触网络,接触网络的时间长度不一。女性上网目的结构多样化,内容丰富,分别有87.2%、78.4%、71.6%、56.2%、53.6%、29.6%、25%的女性不同程度地浏览新闻资讯、娱乐、交友聊天、购物、学习/工作(含网上开店)、发表言论、炒股/投资。浏览新闻资讯、上网学习/工作等网络利用方式表明浙江女性有较强的了解社会动态的意识和求知欲。

就城镇而言,按比例由多到少对有机会接触网络的人排序,城镇男性与女性上网时间依次为:一至三小时、半小时至一小时、三至八小时、半小时以内、八小时以上。男性在网络使用时间上显著多于女性(χ2=21.847***,df=5,p<0.001)。按上网内容比例由多到少排序,城镇两性上网的主要内容依次为浏览新闻资讯、娱乐、交友聊天。

而对农村而言,按比例由多到少对有机会接触网络的人排序,农村男性与女性上网时间依次为:一至三小时、半小时以内、半小时至一小时、三至八小时、八小时以上。两性在网络使用时间上同样存在显著差异(χ2=13.161*,df=5,p<0.05)。上网内容比例由多到少排序,农村男性上网的主要内容依次为:浏览新闻资讯、娱乐、交友聊天;而女性上网的主要内容为:交友聊天、娱乐、浏览新闻资讯,农村男女上网内容结构差异略大。

从总体上看,男性对网络的接触比女性多。城镇男性网络接触及上网时间显著多于女性,而农村两性的网络接触及上网时间则小于城镇两性的差异。城镇男女的网络接触率和上网时间均高于农村男女,其中网络接触率差异十分明显,城镇男女中有一半的人以上每天接触网络,而农村这一比例仅占20%多,并且上网时间也较短。

4.消费生活方式

浙江女性在消费结构上呈现多元化趋势,消费的选择空间大。按比例由多到少排序,浙江女性近三个月的首要消费依次为:服装/服饰、看病吃药、个人交往、日常交通、美容/美发、旅游/休闲娱乐、买书报/学习、保健/健身、抽烟喝酒;其次消费为:美容/美发、个人交往、日常交通、服装/服饰、看病吃药、旅游/休闲娱乐、买书报/学习、保健/健身、抽烟喝酒。首要消费中,服装/服饰消费的比例为58.4%,远远高出其他消费;其次消费中,美容美发排在首位,占1/4,体现出女性对美的追求。

进一步按城乡进行区分,分别比较城镇与农村两性消费方式的差异。将个人首要消费分成“有”和“无”,城镇男性与农村男性最近三个月首要消费主要为:抽烟喝酒、服装/服饰、个人交往,而城镇女性与农村女性的首要消费依次为:服装/服饰、看病吃药、个人交往。对其进行差异检验,发现城镇男女与农村男女在消费结构上的性别差异均十分显著(χ2=529.363***,df=9,p<0.001;χ2=336.950***,df=9,p<0.001)。

总体而言,消费结构上性别差异最大的是“服装/服饰”、“美容/美发”与“抽烟喝酒”三项。不论城乡,妇女消费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均为“服装服饰”,这可能与女性为家庭日常用品主要购买者以及女性本身对外观的重视有关。男性消费结构中“抽烟喝酒”所占比例最大,而女性的此项消费较少。

5.宗教信仰

在宗教信仰的调查中,34%的女性有宗教信仰,其中29.7%的女性信仰佛教,4%的女性信仰基督教,0.1%的女性信仰回教/伊斯兰教,0.1%的女性信仰天主教。

在宗教信仰方面,城镇男性宗教信仰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佛教、基督教、其他、道教,女性宗教信仰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佛教、基督教、回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两性在宗教信仰上存在显著差异(χ2=43.774***,df=6,p<0.001)。农村男性宗教信仰依次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其他,女性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两性在宗教信仰上也存在显著差异(χ2=18.411***,df=6,p<0.001)。

相比较,农村女性与男性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占比例均高于城镇。不论城乡,男性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均少于女性。有宗教信仰的人中,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基督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符合。进一步对城镇女性和农村女性宗教信仰进行比较,城镇女性中,有宗教信仰的按比例由多到少排名依次为佛教、基督教、回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农村女性中有宗教信仰的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城乡女性宗教信仰存在显著差异(χ2=23.383***,df=4,p<0.001)。

对信教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女性信仰宗教的原因呈多样化,“受家庭/民族传统影响”、“缓解压力,充实生活”、“本人或家人有病”、“结识朋友”、“他人劝说”、“好奇心驱使”、“亲人亡故,婚姻不幸”等均有女性选择,其中对她们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和民族,同时也有对自我的追求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受家庭和民族传统影响的城乡男女均在85%以上,并且该原因对男性的影响略大于女性,其次为“缓解压力,充实生活”,再次为“本人或家人有病”,而其他原因对女性的影响均高于男性。

比较城乡女性的信教原因,结果显示,城乡女性的信教原因均依次为:“受家庭/民族传统影响”、“缓解压力,充实生活”、“本人或家人有病”、“结识朋友”、“他人劝说”、“好奇心驱使”、“亲人亡故,婚姻不幸等”。受“他人劝说”及“结识朋友”的城镇女性略多于农村女性,而在其他原因上农村女性受影响比例均多于城镇女性。

三、讨论与思考

根据浙江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女性的生活方式与十年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同时,也还存在城乡的差异,妇女总体社会地位仍有待提高。

由样本推论总体,在活动范围和社会交往方面,浙江女性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范围小于男性,而活动空间分布结构上的性别差异也比较明显。其中,男性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范围较集中,主要向省外流动;而妇女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相对分散,省内流动和向省外流动之间的差距不大。从城乡分层的比较看,城乡两性之间在社会活动和交往范围上均存在性别差距,但城镇差距小于农村。较之农村,城镇妇女活动空间更为广阔,选择区间更大,并且向中心城市延伸的趋势更强。

在生活时间分配方面,家务劳动与休闲活动的性别差异极其显著,不论城乡,女性在家务劳动上花费的时间远远大于男性,而男性在休闲活动上分配的时间远远大于女性。由此可见,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仍未打破。父权意识形态下导致的等级化的劳动性别分工,使人们相信男性从事的劳动价值大于女性从事的劳动价值,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只是辅助性的,导致两性合作劳动的历史被掩盖,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被低估。相较而言,城镇妇女的闲暇时间更多,而农村妇女的工作/劳动等家庭负担更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当农村男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工作场所时,浙江省的主要农村都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的特点,但是女性农业生产劳动的社会贡献往往被忽视,从而影响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休闲方式方面,从参加休闲活动方面,女性参加休闲活动的内容较男性更为丰富,参加频率更高。基于社会角色期待,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关系需要更为强烈,因此更愿意参与情感性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从网络利用方面看,利用网络浏览新闻资讯的男性比例比女性高,可见男性较之女性更关注社会动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工作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可见女性比男性更有意识地将网络用于增加自身财富和丰富精神生活方面。性别差异最突出的一项为购物,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利用网络来购物的女性比例均远远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对互联网购物的风险感知域限更高有关。[2]

在消费方式方面,男性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的为“抽烟喝酒”,女性为“服装/服饰”,“美容美发”一项在女性消费结构中占据的比例虽不高,但几乎是男性此项消费的两倍多,可见女性较之男性更为注重外观,性别化消费明显。性别化消费从多方面构建性别气质[3],第一,性别气质被消费品符号化后,通过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不断再生产出两性气质。第二,性别化消费通过对女性美的不断构建,将女性客体化。从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消费社会一方面将女性从生育的苦恼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女性的身体更屈从于具有强制性的美的诉求之下,这种诉求的背后是消费社会的生产逻辑,也是生产对女性身体的绝对控制。消费社会导致的性别差异正不断渗透到社会性别观念的方方面面。

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宗教信仰的农村人口比例高于城镇人口,女性比例大于男性比例。大部分妇女信仰佛教,其次是基督教。相比较男性,女性信仰宗教的原因更趋多样化。宗教信仰一直都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4],而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作为东方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和西方的基督教等教义中的重要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一样,在教会、宗派和宗教组织这些等级系统中,女性基本上被排除在权力之外,这也几乎是所有宗教中都具有的特征,其中基督教中的表现则尤为明显。宗教信仰人数的增加,可能会在未来阶段对浙江妇女社会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浙江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从活动范围及社会交往、生活时间分配、休闲方式、消费方式和宗教信仰五个维度出发,全面考察社会转型下浙江省女性的生活方式现状,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并与2000年浙江省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十年来,浙江女性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发展与改变,由生活方式折射出的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在生活方式的各维度上,依然存在两性与城乡之间的差别。例如,浙江省女性在活动范围上小于男性,社会交往范围狭窄,主要集中于亲缘关系;农村女性活动范围小于城镇女性,社交范围更小。城乡均呈现男性休闲时间多于女性,而女性家务时间多于男性,农村女性家务时间又显著多于城镇女性。女性较男性有更多的休闲活动,参与频率更高;城镇与农村两性在消费方式上均差异显著。女性信仰宗教的比例大于男性,农村比例又大于城镇。但是,总体上看浙江女性的生活方式将随着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提高正在不断地朝着对女性更为有利的方向改变。

[1]蒋永萍,等.转型中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2]Bae S.,Lee T..Gender Differences in Consumers’Perception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11,(2).

[3]Tai S.H.C.,Tam J.L.M..A Lifestyle Analysis of Female Consumers in Greater China[J].Psychology and Marketing,1997,(3).

[4]Cao S..Socioeconomic Value of Religion and the Impacts of Ideological Change in China[J].Economic Modelling,2012,(6).

责任编辑:张艳玲

Women’s Lifestyles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LI Dan,YOU Sishu,HOU Gongli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women’s social status in the third phase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results from a survey of 2567 subjects selected in Zhejiang Province,and the data obtained,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women’s lifestyles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as well as gender and rural-urban differences in five dimensions:the spheres of activiti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life time allocation,leisure styles,consumption patterns,and religion.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to women’s social status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in 2000.The results show women’s lifestyles in Zhejiang Province developed great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Gender and urban-rural differences across all dimensions will be reduced with improvement of gender awareness,and women’s social status reflected by lifestyle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lifestyle;women;rural-urban differences;gender differences

10.13277/j.cnki.jcwu.2014.04.009

2014-04-28

C913.68

A

1007-3698(2014)04-0058-05

李丹,女,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2011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尤思书,女,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2009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侯公林,男,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妇女和家庭问题。310018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城镇妇女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人口与就业
当代妇女的工作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