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增效适应新常态

2014-02-05

浙江经济 2014年20期
关键词:浙商提质市场化

提质增效适应新常态

浙江经济惟有快步转型,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抢占全新发展高地;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新发展路径;以民营经济先行之风打造新浙江奇迹,形成独具浙江特色的发展新常态

告别经济增长的高速区间,中国经济已然进入新常态,这昭示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截然不同的新阶段。作为经济先发地区,浙江进入发展新常态亦是“先人一步”。从增速来看,浙江早在几年前就已跨入“新常态”的增长区间。在2009年结束连续19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十二五”的前三年和今年上半年,浙江GDP增速均低于10%,已完成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

速度的换挡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升,新常态下浙江经济转型提质的任务十分艰巨。浙江经济升级之路已逾十几载,然而转型的节奏却不尽如人意。当期看来,浙江经济发展仍以低端、粗放为特征,在高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依然未能跃居领先。时不我待,伴随着浙江经济增速回落至中速增长的理性区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国际新形势和国内新环境,慢节奏的转型步调实非明智之举,转型之“箭”必须以最快速度、最强动力一举射出。浙江经济惟有快步转型,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抢占全新发展高地;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新发展路径;以民营经济先行之风打造新浙江奇迹,形成独具浙江特色的发展新常态。

——创新驱动引领新发展。新常态时期是经济迈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新一轮稳态过程。与旧常态相比,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已从“高速增长”变为“创新驱动”。新常态语境下的创新驱动,必须从全方位、多维度加以推进。要以技术创新强企业,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激活市场主体的内生创新动力;要以产业创新调结构,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要以商业模式创新赢市场,积极推进“电商换市”,以新型商业模式再创发展新优势。

——改革攻坚破除旧障碍。新常态的来临,对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成为一大重要改革目标。在市场化改革的征途上,浙江已然进入深水区。以“三张清单一张网”为突破口的简政放权改革已初见成效,城乡体制、户籍制度、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省属国企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也循序推开,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实现新跨越,必须咬定“改革”不放松,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为市场化转型之路扫清路障,实现浙江经济的转型提质,以高质量发展真正步入新常态。

——民营经济实现新跨越。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实现浙江经济新跨越,关键在于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在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浙商群体无疑成为稳步进入新常态的中坚力量。毋庸置疑,浙商是市场化意识较强的一个群体,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然而,延续30多年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传统浙商的先发优势也逐渐失去。尽快实现浙商自我转型,已是迫在眉睫。新常态赋予了浙商新的发展环境,浙商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苦练内功,通过产品、产业、商业模式等的持续创新,顺利实现由低端时代向高端时代的转型。同时,要充分发挥创业新激情、把握市场新商机、打造企业新业态、创造社会新财富,成为新常态下再创浙江奇迹的主力军。

在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建设“两美”新浙江的新形势下,必须认清浙江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通过调结构、促转型,尽快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在经济减速和提质增效中实现新平衡。

猜你喜欢

浙商提质市场化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为城市提质而歌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