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大学《认识地球》MOOC课程实践分享

2014-02-05董霜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1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助教章节

文/董霜

南京大学《认识地球》MOOC课程实践分享

文/董霜

由南京大学多媒体中心研发的MOOC课程《认识地球》于2013年9月9日~11月30日完成了在南京大学校内的推广使用。近300名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完成了讲座学习、讨论交互、作业考试的整个教学周期,200多名学生最终获取了学分。

课程使用总体情况

课程试点期间,选课的近300名学生在近3个月内总访问量达到13984人次,人均登录152次,意味着每人每天登录2~3次左右。在学习过程中,讨论话题共计80个,每天平均产生12.5个问题,80%的问题在1小时内被响应。其中,226人的学习进度超过80%,达到了考核要求,222人考试合格拿到了学分。可以大致看出,通过基于平台的线上学习的方式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课程内容的创新

根据国际上对教学的研究,对课程内容按知识点进行碎片化以后更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在《认识地球》课程中,教师对内容进行了重构。整个课程由75个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构成,每个微视频即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所有的讨论交互、配套资料、单元习题也均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配置。

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认识地球》课程主要阐述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基于教师前期积累的大量素材,综合使用了Flash、三维等特效来模拟行星的运动,并大量引入了典故、案例来阐述地球演化史,通过丰富的展现形式,提升了课程的品质与吸引力。

MOOC平台的实践

MOOC的核心思路之一是注重学生的体验,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功能设计和组织教学资源。因此,界面设计、配色风格按照90后大学生的审美和喜好为基础,并以互联网的应用模式进行UI交互设计;技术实现上,为保障大并发及异地使用时访问流畅,提供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的技术支撑。迄今为止,平台已经历经了4次大版本和40余次小版本的迭代,投入超过千万元。金智教育MOOC业务负责人俞京华表示:“我们希望做减法,不追求功能的数量,而追求每个功能都要用起来、用得好”。相比较第二代的课程中心,虽然功能减少了,但它对学生、教务管理部门的用户体验更胜一筹。

运行服务及效果

90后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对知识的渴求也上升到更高层次。平台中每个讲座旁边都有对应的讨论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互是以知识点/讲座为单元的。在课堂上因为羞涩不好意思提问,而在MOOC平台中就开放了很多——不仅问题踊跃,而且希望能够跟老师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在整个课程使用过程中,南京大学专门由两位助教来保障教学服务,基本做到1小时响应。实际使用时我们发现,许多问题的回答是由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完成的,而不是由讲师或助教完成的。这种亦师亦学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学生从浅层次的了解知识变成了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提出来的问题都相对比较专业。同样,对助教老师来说,他们会逐步从答疑解惑,变成了穿针引线、启发引导,更需要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浅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课外资源供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学习纪律的控制

在线学习意味着放任不管吗?这是很多教师和教务部门都关心的问题。在南京大学的实践中,平台设定“首次学习讲座时不得随意拖拽视频进度”、“讲座任意时间点设置的互动提问需在1分钟内响应,否则自动退回到章节开始”、“学生必须学完本章的80%才可进入下一章”等等细节来进行控制。当然还有更多的手段,如“学生必须参与主题讨论达到指定次数、章节测验必须达到80%准确率方可以继续学习下一章节”。考核模式也需要支持多种情况,如在线交互的数量与质量、线上线下考核的分数等,通过综合的评价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反馈

对南京大学学生的采访中,学生主要的意见反馈包括:内容量更大,更需要集中精力,更能锻炼自制力;剪辑过的内容,把精华的部分都涵盖了,节约了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自由的授课模式,可以自己掌控学习进度,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倒回去反复学习。学生普遍希望学校能够多开类似课程。

通过此轮实践,我们认为:课程内容和技术平台在用户端实现了深度融合,两者共同带来用户体验的升级。这个课程在2014年将被更多的学校使用,希望通过吸收更多用户的意见来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平台和服务。

(作者为金智教育课程运营总监)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助教章节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Comprendre et s'entend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