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基层卫生服务新定位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4-02-05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

浙江医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卫生医学

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王 嘉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教学研究与管理·

基于基层卫生服务新定位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王 嘉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针对基层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的重新定位,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建立高仿真模拟实训基地、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医学教育

Abstract:The primary health service was repositioned as "basic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In this case,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bout clinical medicin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were discussed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of clinic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reform;medical education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基层卫生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应用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技能的获得[1]。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最主要途径,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医学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2]。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3]指出,要取得卫生工作的成功,医学职业教育子系统必须重新设计针对教学和体制的新策略。因此,如何根据基层卫生服务模式和定位的转变,改革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核心”和“突破口”的关键。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1 基层卫生服务的重新定位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基层卫生服务功能重新定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的新坐标[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要诊断和处理城乡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 还承担着社区健康教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特殊人群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和咨询及配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更好地适应基层卫生服务的新定位,如何对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适应基层卫生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急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面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新定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适时调整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实践教学改革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日益加强。但从实践教学的整体构架上来看,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基层卫生服务定位的新变化依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

2.1 现实社会环境对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法规的日益完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医院的自我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使得传统以患者为主要学习操练对象的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的人才需求,临床医学专业逐年扩招。以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03年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年招生仅240人,2013年招生高达420人。由此,越来越多需要培训的医学生和越来越少愿意配合教学的患者成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不能回避的一个困境。

2.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够

医学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许多课程教学模式仍是在传统学科体系基础上附加“实践”的形式,未走出医学本科教育“压缩饼干”的影子。过多的理论教学内容,使其“实践功能”被大大弱化。同时,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中,一般做法是先由理论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课堂理论教学,一定阶段后再去实训室进行相应的实践,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实践作用发挥不及时、实践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难以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医学人才培养理念。

2.3 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与岗位任务脱节带来的困惑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工作任务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考核标准确定[5]。然而,现实中,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与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主要任务却存在较大差距,给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带来诸多困惑。一方面,要为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培养技能型、应用性医学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又是行业惟一的准入门槛。但是为了学生能够考得出、上得岗且留得住,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倾斜,造成实践教学内容与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求脱节。

2.4 临床实习岗位和内容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目前,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临床实习多在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往往学科化分工细密,对先进仪器设备依赖度高,服务对象多为专科病人、危重症和疑难病人。因此,学生临床实习的内容与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的工作任务有较大差距。

2.5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校内实践教学的带教老师多由理论教师兼任,这样虽然有利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地融合,但他们大都“从学校到学校”,再加上平时教学任务繁重,与行业接触的机会较少,缺乏临床一线尤其是基层卫生服务的工作经验和对岗位任务的了解。由这些教师为主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在实践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其教学常常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践相脱节。另外,很多院校聘请的校外行业兼职教师,由于待遇、本职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兼职教师队伍难管理和流动性大,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真正做到贴近临床、贴近基层、贴近岗位。

3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一要求与《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不谋而合。基于这两份纲领性文件和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为适应基层卫生服务新定位的需求,我们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作如下建议:

3.1 建立高仿真模拟实训基地,实现学习情境与工作环境的贯通与衔接

近年来,医学模拟教育以其环境的高仿真性,操作的可控性和临床病例多样性、练习重复性、团队合作性等优势得到了国际医学教育界和受教人员的充分认可。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辅助,医学模拟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诊断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充分发挥医学模拟教育的优势,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总体规划、统一布局,构建一个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模拟教学平台,已成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育的现实需要。通过设计符合实践教学需要的模拟训练场所,如模拟诊断实训室、模拟病房、标准外科实训室、多站式考核室等,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型、智能模拟系统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并实行专人管理,全方位开放,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技能学习与训练,实现学习情境与工作环境的贯通与衔接。

3.2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岗位针对性

3.2.1 基于岗位任务整合课程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能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按照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结合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特点和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系统、完整地重新“洗牌”。对一门学科的多个知识点根据实际应用进行整合,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相关内容,并打破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课程技能训练各自为阵的现象,对多门学科知识按照实际应用进行整合。在实践课程整合中,学校要与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充分合作,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为主要培养目标,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材,使开设的实践课程更符合岗位的需要,更适应社会需求。

3.2.2 开展社区顶岗实习 在医学职业教育中,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针对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新变化,除安排学生在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进行实习外,必须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深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综合实习,通过对社区门诊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现场全面系统学习,使学生熟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环境,了解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内容、工作程序和处理技巧,提高医学生的社区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3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

积极探索以工作任务引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采取小班授课、小组训练,强调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基本的临床诊疗思维。积极引进并大力倡导现代多媒体技术、模拟技术、虚拟技术、标准化病人(SP)以及数字化的临床技能教学和网上辅助教学,实现临床技能教学的统一性、安全性和标准化。学生利用标准化病人(SP)模拟临床实验过程,不仅可以练习临床技能,还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可以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3.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在实践教学中的指挥棒作用

实践技能考核,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因此,在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紧扣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标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修订实践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内容、标准、方法,编制各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考核标准,采取笔试和操作等多种形式并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末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站点的综合测试、模拟人测试的考试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多方面、全过程考核,使实践考核能够更加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实现考核手段的科学化。

3.5 加强专业教师与行业互动,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和相关专业实践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不断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和内容,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校要在待遇、科研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吸引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并融入到师资团队中,完善“双师”队伍结构,将医疗卫生行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和职业岗位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应派遣专业教师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顶岗实践,及时了解岗位的工作情况和需求,促使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从业意识的培养。

[1]杨维群,陈长明,刘小玲.改革实践教学培养 适应岗位的医学高职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0-11.

[2]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26):123-127.

[3]Julio Frenk, Lincoln Chen,Zulfiqar A Bhutta,Jordan Cohen,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 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The Lancet, 2010 ;376: 1923 -1958.

[4]孟庆跃,袁璟,侯志远. 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1):1-6.

[5]冯润荷.在生理学教学中体现乡村医生岗位特色[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77-1278.

Astudyonthereformofclinicalmedicineteachinginhighermedicalcollege

XUFaying,WULihui,WUSenlin,WANGJia(ZhejiangMedicalCollege,Hangzhou310053,China)

G642.0

B

1672-0024(2014)01-0004-04

徐发莹(出生年-),男,山东嘉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工作

2013年度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活动项目(编号:2013R30059)

吴丽慧 599197477@qq.com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卫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卫生歌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讲卫生
医学、生命科学类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