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哈密瓜一年两熟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试验

2014-02-05曾立红钱剑锐张建芬胡雅花俞贤琼张志明陈宝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哈密瓜底肥株距

曾立红,钱剑锐,张建芬,胡雅花,俞贤琼,张志明,陈宝忠

(1.宁波市鄞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100;2.宁波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浙江宁波 315010)

南方哈密瓜一年两熟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试验

曾立红1,钱剑锐1,张建芬1,胡雅花2,俞贤琼1,张志明1,陈宝忠1

(1.宁波市鄞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100;2.宁波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浙江宁波 315010)

通过宁波地区哈密瓜主推品种红妃一年两熟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南方多雨高湿条件下实施棚室栽培,合理安排春秋两季最适播栽期,以及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爬地延蔓、控制易发病虫害等关键技术。

南方哈密瓜;一年两熟;优质高效;关键技术

哈密瓜(Cucumismelo var.saccharinus)又名雪瓜、贡瓜,原产新疆。在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所生产出来的哈密瓜味甜、口感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有一定药用价值,因此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但哈密瓜忌湿喜强光,引种到多雨高湿的南方,就难以种植或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育种家们为在南方推广种植哈密瓜,陆续培育出多个耐弱光高湿、抗病性强的新型哈密瓜品种,并统称为“南方哈密瓜”[1-3],而“南方哈密瓜”的推出与设施栽培技术应用改变了哈密瓜的产区分布结构[4-5]。

宁波市于2005年开始引种南方哈密瓜,目前栽培面积已达到1 000 hm2左右,但受制于宁波地区梅雨季高温高湿、夏秋台风频发和设施栽培棚室架构小气候等因素,导致哈密瓜种植效益较为低下。鉴于此,针对南方哈密瓜生产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年两熟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红妃由宁波市种子公司提供,属中早熟品种,耐弱光高湿,抗病性强。

1.2 方法

试验地点为鄞州区农科所,利用连栋大棚,分季实施。

1.2.1 不同延蔓方式及棚内小气候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试验设2个独立单棚,分别进行爬地延蔓与立架延蔓试验。单棚长45 m,宽8 m。供试品种红妃浸种催芽后于3月17日直播,每667 m2种植密度:爬地延蔓栽培为550株(双蔓整枝,单株2果),立架延蔓栽培为1 460株(单蔓整枝,单株1果)。果实成熟中期,在2棚相同位置同等高度(80 cm)处,各悬挂1只DJL-18温湿光参数记录仪,每隔2 h记录1次温度、湿度、光照,连续观测15 d。果实成熟期,调查第10节叶片大小、厚度、节间长、茎粗,2种栽培方式各查10株;同时调查田间发病情况,每处理各取5个果实,考查果实性状。

1.2.2 哈密瓜两季栽培播期试验

南方哈密瓜实施两季栽培。春季宜适当提早播期,但不宜过早,在地温不低于14℃时移栽,并提前盖棚以提高土温。秋季播期不宜过迟,为确认试验地秋栽的最佳播种临界期,播期试验共分6个处理,分别于8月15日至9月9日,每隔5 d为1个播期,每处理50株,不设重复。棚内设3畦,爬地延蔓,单畦单行单边直播,株距45 cm,667 m2种植密度550株。观察每处理的生育期、果实成熟采收起始期与采收终止期,每处理取5个果实考查果实性状。

1.2.3 爬地延蔓栽培密度试验

此试验于春季进行。1月15日播种育苗,2月 28日移栽。每667 m2沟施有机肥1 000 kg、复合肥25 kg(氮磷钾养分含量均为15%)、过磷酸钙25 kg,果实膨大期追施复合肥16.7 kg。试验株距分别设30,40,50,60 cm共4个处理,每667 m2折算栽植密度分别为830,625,500和416株。每处理小区实际栽植20株,随机排列,重复3次。果实成熟中期,每处理取5株,调查各株第10节叶片大小、叶厚、叶绿素(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含量、节间长;果实完全成熟时,每处理各采5个同日授粉的果实考其实性状,采收期间全田调查蔓枯病发病株。

1.2.4 爬地延蔓栽培底肥试验

此试验于春季进行。1月31日播种育苗,3月16日移栽。株距45 cm,小区面积21.6 m2,667 m2密度550株,每小区实际栽种18株。

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A,B,C,D共4个底肥处理区,分别施用底肥0.64,1.12,1.60和2.08 kg,即每667 m2分别施复合肥20,35,50,65 kg;E为对照(CK),不施底肥。各处理追肥相同,采用膜下滴灌方式,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6.7 kg+硫酸钾8.0 kg,肥水总量1 670 kg(每小区50 kg),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果实成熟中期,每处理选5株测植株性状;果实成熟期,每处理各取5个同日授粉的果实考查其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季棚室栽培方式

2.1.1 棚内环境因素变化

试验证明,延蔓方式不同,直接影响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变化(图1和2)。

图1 不同栽培方式日温变化

从图1,2可以看出,2种延蔓方式夜间温、湿度曲线几乎重叠。表1显示,20:00-8:00棚温在22~25℃,平均温度分别为22.90℃和22.82℃,湿度分别为94.3%和94.66%。白天棚内湿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日间温湿度存在明显差异。爬地延蔓的日间光照是立架延蔓的4.68倍,温度比立架延蔓平均高2.05℃,湿度比立架延蔓平均低8.22百分点。

图2 不同栽培方式日湿度变化

2.1.2 不同栽培方式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经田间观测,爬地延蔓栽培的叶色浓绿,叶片较立架延蔓栽培的小,叶片较薄,节间长度比立架延蔓的短2.65 cm,主茎(子蔓)比立架延蔓的略细,但果实成熟期要早于立架延蔓2~3 d,蔓枯病发生也比立架栽培的晚,发病率比立架的低9.15百分点。表明爬地延蔓栽培的光照足、湿度低,利于哈密瓜健壮生长。

表2 不同栽培方式对哈密瓜生长影响及效益比较

2种延蔓栽培方式的果实大小较接近,爬地栽培果实的折光糖高于立架1.44百分点。立架栽培的密度是爬地的2.65倍。但由于爬地栽培单株留2个果,故2种栽培方式下,每667 m2产量只相差502 kg。立架栽培的农资及人工比爬地栽培多投入2 300余元,缩小了二者间利润差距,每667 m2立架栽培比爬地栽培纯利润高799元。

2.2 秋季播期

由表3可知,8月15,20,25日的3个播期果实全部成熟,且商品等级高,其产值分别达1.54万,1.58万和1.22万元;8月30日播种的熟果率只有81%,果实瓤色淡,肉质紧,糖度低,产值仅7 155.1元,较前几个播期产值下降41.4%以上;9月9日播种的最早于10月10日坐果,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发育阶段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温度越高,越利于果实的膨大及内部养分的转化积累。宁波地区秋季哈密瓜的安全播期最晚不迟于8月25日。

表3 不同播期对哈密瓜秋季栽培的影响

2.3 爬地栽培密度

由表4可知,随着栽培密度减小,植株叶片增大变厚,主蔓节间变短增粗,蔓枯病发病率下降。4个处理中表现最好的为株距60 cm,最差的为30 cm。株距30 cm的叶小色淡,叶面积较60 cm的小9.6 cm2,节间较60 cm处理的长4.6 cm,蔓枯病发病水平达到5.9%。

果实性状也与密度成反比。株距30 cm的单果重为1.39 kg,60 cm的为1.99 kg,折光糖相差0.5~1.5百分点;从果实外形看,株距50,60 cm的果实果皮表面附着少许网纹、外型标准好看,瓜瓤折光糖梯度小,产品一级果率达100%,商品性最好,而30 cm的商品果率仅86.1%。4个处理中单产最高的为株距30 cm,达2 390.12 kg,其余几个处理与之相比均差异显著,株距60 cm的产量最低,为1 681.33 kg。由于密度过高,株距30 cm的一级果率最低。4个处理中效益最高的为株距50 cm,每667 m2纯利润达11 360.80元,其次为30 cm。综合比较认为,设施爬地栽培哈密瓜每667 m2合理种植密度为500~550株。

表4 不同密度植株和果实性状调查及经济效益比较

2.4 爬地延蔓栽培底肥

从表5结果显示,底肥增加,叶片增大变厚,叶色变深,茎变短变粗,当每667 m2底肥增至50 kg(处理C)时,植株整体表现最好,其次为处理B。

表5显示,5个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处理B,每667 m2产量可达1 452.03 kg,其次为处理A与 D,处理A,C,D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处理B均存在显著差异,A,B,C,D与E(CK)的差异显著。说明底肥增加,产量也增加,但每667 m2增至35 kg后,产量将不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从经济效益看,每667 m2产值利润最高的是处理B,为7 466.25元,其次是处理A,为7 039.6元,最低的是对照,为6 330.12元。

表5 不同底肥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哈密瓜忌湿,在南方多雨高湿的条件下,特别是春季栽培时,果实成熟正值本地梅雨高湿期,延蔓栽培方式至关重要。试验表明,在南方,以采用延蔓栽培方式为好,爬地栽培环境通透开放,日间平均温度高于立架2.05℃,湿度低8.22百分点,光照是立架的4.68倍,植株健壮,能明显推迟并减轻蔓枯病的发生。

哈密瓜较耐高温,对低温耐受能力弱。春季气温较低,应注意在土温不低于14℃时移栽,并提前盖棚以提高土温,温度过低时还要在大棚内搭小中棚保温。秋季种植哈密瓜产值高、效益好,但因为反季节栽培,过迟则果实不能成熟,同时易遭遇强台风洪涝灾害。试验表明,夏秋季播种哈密瓜临界播期最迟不晚于8月25日;若8月30日播种,能成熟上市的果实仅为81%。

在一定范围内,哈密瓜栽植密度与产量成正比,与综合性状成反比。试验表明,采取爬地延蔓栽培方式,667 m2密度以500~550株的商品果率最高,效益最好。

基肥直接影响哈密瓜产量。试验表明,以每667 m2栽培550株,增施1 000 kg腐熟有机肥为好。有机肥为缓释长效全面肥,有利于提高品质。如不施有机肥,应换施复合肥20~35 kg,并在果实膨大期追施复合肥16.7 kg+硫酸钾8 kg。

鉴于哈密瓜连作的影响,在当前土地紧缺条件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哈密瓜连作施肥技术的研究。

[1] 吴明珠,伊鸿平,冯炯鑫,等.哈密瓜南移东进生态育种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0,2(8):83-88.

[2] 王登明,张学军,冯炯鑫,等.设施栽培关键技术对哈密瓜品质影响的探讨[J].中国瓜菜,2008(5):36-37.

[3] 杨晓华,王云飞,李建林,等.早春设施栽培哈密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4):144-146.

[4] 李劲松,曹兵,陈光明,等.海南哈密瓜简易设施栽培覆盖模式研究初报[J].农业工程学报,2005(增刊):240-242.

[5] 顾春军.哈密瓜“东方密一号”的施肥配方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4):107-108.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652

:B

:0528-9017(2014)10-1536-04

2014-06-25

宁波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C10045)

曾立红(1963–),女,浙江宁波人,高级农艺师,本科,从事西甜瓜栽培与推广工作。E-mail:1506315730@qq.com。

猜你喜欢

哈密瓜底肥株距
番茄“2+x”试验总结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甜蜜产业”
“甜蜜产业”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哈密瓜:乡间蜜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