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知差异对跨期选择倾向的影响作用*
2014-02-05赵国祥
索 涛 张 锋 赵国祥 李 红
(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开封 475004)
(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大连 116029)
1 问题的提出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人们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 进而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Frederick, Loewenstein, &Donoghue, 2002; 梁竹苑, 刘欢, 2011; 孙彦, 2011)。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研究这种决策的最常用范式是跨期选择任务, 即让参与者在两个价值和兑现时间都不同的备择选项中做出选择, 例如, “你想现在得到10元还是一周后获得20元?”。在这个选择过程中, 兑现时间作为一种权衡收益的成本明显地影响着个体的选择倾向。随着兑现时间增长收益延迟, 个体收益的主观价值随之降低(此现象被称之为延迟折扣或时间贴现), 进而个体会更倾向选择能更快兑现的收益选项。尽管大量的研究(Kalenscher & Pennartz, 2008)已经考察了主观价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提出不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一现象, 同时提出不同的理论来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但这些模型和理论都未能完全解释延迟折扣中各种不同的反常现象。最近, Kim和Zauberman (2009a)提出时间感知模型(perceived-time-based model)试图来解释跨期决策中的延迟折扣现象。他们认为,以前的大多研究主要从价值的角度考察主观价值随时间的变化来解释时间折扣的现象, 而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 即时间感知对延迟的价值加工的影响作用。例如, 跨期选择中动态不一致性可能并不是因为折扣率降低引起的, 很可能是因为对时间间隔的敏感性降低造成的结果。因此, 时间感知在跨期选择中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间感知(time perception),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间感, 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体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黄希庭, 1993)。时间感知能力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存在着个体人格特质差异, 同时也受个体当前内外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时间维度是跨期决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权衡因素, 所以考察时间感知在跨期决策中发挥的影响作用对于探讨跨期决策过程的认知机制具有非凡的理论价值, 对于现实生活中更加理性化跨期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几年里, 决策和时间感知关系一直引起一些研究者的关注。Takahashi, Oono和 Radford(2008)认为, 人类的跨期选择明显地受时间感知的心理物理学影响。他们发现时间感知遵循韦伯-费希纳定律(Weber-Fechner law), 即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 这个函数能很好地拟合由延迟折扣任务产生的数据。有研究(Zauberman,Kim, Malkoc, & Bettman, 2009)已经发现, 时间折扣与时间感知密切相关, 个体同时表现出延迟折扣冲动和时间估计障碍。Reynolds和 Schiffbauer(2004)的一项研究也发现, 与具有良好睡眠的控制组相比, 当实验组个体被剥夺睡眠后, 他们会变得更加冲动, 对延迟奖赏的折扣也变大, 并且明显地高估了时距长度。大量的成瘾研究也一致表明, 与正常健康的成人相比, 包括各种毒品、酒精、烟草、赌博在内的成瘾者在跨期选择中更倾向于冲动选择立即兑现但较小的奖赏, 且时间感知能力明显削弱(Bickel & Marsch, 2001; Bickel, Odum, & Madden,1999; Kirby, Petry, & Bickel, 1999; Ohmura, Takahashi,& Kitamura, 2005; Reynolds & Schiffbauer, 2004;Takahashi, 2005, 2006, 2007; Sayette, Loewenstein,Kirchner, & Travis, 2005; Wittmann, Leland, Churan, &Paulus, 2007)。精神病理学研究也发现, 像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这样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对 10-90s的时距生成不足(高估时距) (Barkley, Edwards, Laneri, Fletcher, &Metevia, 2001)。
Wittmann和Paulus (2008)认为, 时间感知能力的差异很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折扣程度。过分高估时间会导致个体倾向于选择即时但较小的利益, 而低估时间会使个体着眼于未来更大的利益。Kim 和Zauberman (2009a)推测, 以前各类群体差异变量(如年龄、智力、各类成瘾者)引起的延迟折扣率变化可能并不是由于不同群体的冲动性特质差异引起的, 而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时间感知差异引起的。个体决策中的冲动行为一定程度上很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时间感知的变化引起的。如果个体主观感知的延迟时间越长,则收益的成本和风险越高, 延迟兑现的奖赏主观价值降低, 则进而导致更倾向于选择即时兑现的较小奖赏。随后他们在一个延迟折扣研究中同时测量了被试的特质冲动性和对预期时间估计能力, 结果发现, 时间延迟折扣与特质冲动性并不相关, 与预期时间估计能力相关(Kim & Zauberman, 2009b)。但Wittmann等(2007)则认为成瘾者对时距高估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个体的冲动性所造成的。还有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 患有ADHD的儿童和成人在多种感觉运动计时任务(sensorimotor timing task)中对延迟收益表现出较强的折扣, 但他们在数秒内的口头时间估计与正常的控制组被试并无差异(Burle & Casini, 2001)。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决策冲动和时间估计之间没有关系(Lennings & Burns, 1998)。
总之, 从前人的文献可以发现, 尽管不少研究表明个体在跨期选择中的冲动行为与时间的主观体验密切相关, 但这些研究大多只是试图描述时间感知与延迟折扣的关系, 而没有进一步探讨时间感知在跨期选择中的作用。时间感知在跨期选择中是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至今仍存在着争议, 亟待进一步验证。另外, 即使有一些研究从时间感知敏感性的角度初步考察了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折扣现象(Kim & Zauberman, 2009a; Zauberman et al.,2009), 但没有实证研究从时间感知其它维度(如时间感知倾向性等)探讨时间感知对跨期选择的影响作用。或许从时间感知的人格差异角度来考察跨期选择中的行为差异, 能进一步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跨期决策的认知机制。尽管有研究(Kim& Zauberman, 2009a) 发现, 与短时距相比, 同一个体预期的长时距比真实的长时距明显缩短, 但时间感知作为时间人格的一个维度, 其个体倾向性(比如, 高估或低估倾向、相对准确程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黄希庭等, 2005; Fraisse, 1984),比如, 对时间有高估倾向的个体, 无论是对短时距还是长时距的估计, 都会明显高于时间低估倾向个体的估计。因此, 基于这些原因, 本研究拟从人格特质差异角度出发, 首先利用时间复制任务筛选出极端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 然后通过考察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在跨期选择任务中的行为倾向差异来探讨时间感知倾向在跨期选择中的影响作用。
一般来讲, 主观时距很难精准地反映出客观的物理时距, 而会发生一定的偏离。时距估计过程需要注意、记忆等多种认知成分的参与, 同时还会受到主体的情绪、生理状态以及人格特质的影响(Bschor et al., 2004; Buhusi & Meck, 2006; Meck &MacDonald, 2007; Twenge Catanese, & Baumeister,2003; Watt, 1991; Wearden & Penton-Voak, 1995;Wittmann, Vollmer, Schweiger, & Hiddemann, 2006;Wittmann et al., 2007)。因此, 在本研究实验设计和实施中, 尽可能排除或控制像注意、记忆、生理、情绪等诸多潜在的状态因素对时间感知和跨期选择的影响。
另外, 一些研究(McClure, Laibson, Loewenstein,& Cohen, 2004; 马文娟等, 2012)发现跨期选择任务的难度会影响个体的选择倾向。当选择任务难度较大时个体的选择反应速度变慢且会更倾向选择即时收益。但任务难度对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的跨期选择倾向的影响是否一致, 迄今也并不清楚。因此,为了尽可能排除或分离任务难度在本研究中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也将这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考察之中。
基于前人研究我们推测:时间主观感知倾向的差异会影响跨期决策中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进而导致不同的选择行为倾向。在跨期选择中, 无论任务难易, 对于同一延迟时间, 时间高估者更倾向于选择立即兑现的较小奖赏, 时间低估者更倾向于选择延迟兑现的较大奖赏; 同时, 无论任务难易, 时间高估者与时间低估者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
2 方法
2.1 被试
从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20人完成时距复制任务(详细见实验程序 1), 按照这些大学生估计时距的长短进行排序, 分别从上、从下选取这个序列中的27%为时间高估者(或时距生成不足者)和时间低估者(或时距生成过长者)各32人。对于时间高估者被试:18男14女, 年龄介于19~24岁, 平均年龄M
= 20.36±1.25岁; 对于时间低估者:15男17女, 年龄介于 18~25岁, 平均年龄M
= 20.64±1.98岁。参加实验的所有被试均是右利手, 身心健康, 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均为 1.0以上, 实验后根据他们的行为表现给予相应的报酬。表1呈现了这两类群体对不同时距估计的描述性统计和这两类群体间的差异程度。这些数据表明, 时间高估者和时间低估者的时间感知倾向差异明显且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和稳定性。2.2 实验材料
研究所选用的备择选项间的金额差值率[(¥R′-¥R)/¥R]为:5%、10%、15%、25%、35%、50%、70%、95%, 其中¥R为数量较小但即时兑现的金额, ¥R′为数量较大但延迟兑现的金额。
表1 时间高、低估计者在不同时间复制任务上的描述统计值和差异检验
参照 McClure等(2004)和马文娟等(2012)的研究, 任务难度通过操纵跨期选择中备择选项之间奖赏金额的差异来实现。合并35%、50%、70%、95%、作为“容易决策”的一类, 即即时和延时结果的差异较大, 被试较易做出决策; 合并5%、10%、15%、25%作为“困难决策”的一类, 即即时和延迟的结果差异适中, 被试较难做出决策。
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参照前人的研究范式(McClure et al., 2004; Liu,Feng, Suo, Lee, & Li, 2012; 马文娟等, 2012; Zhong& DeVoe, 2010), 本实验采用 2(被试类型)×2(任务难度)×2(时间类型)混合设计。被试间变量是被试类型(时间高估者、时间低估者), 被试内变量是任务难度(困难、容易)和时间类型(今天-3天、今天-1周); 因变量为被试的选择行为, 测量指标为被试选择即时兑现选项的百分比。同时参照McClure等(2004)和马文娟等(2012)的研究, 由于选择反应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任务的难度, 这里也把选择反应时列为因变量的测量指标。
刺激程序1和2均由E-prime编制和控制, 并在一台屏幕大小为 17英寸的液晶电脑上呈现。被试舒服地坐在安静的行为实验室里的椅子上, 两眼平视电脑显示器, 眼睛距离显示器大约 1 m, 背景颜色为灰色, 并且被试到电脑显示屏的水平和垂直视角都不超过5°。
实验程序1:时间复制任务。
如图 1所示, 在每个 trial中, 首先, 屏幕中央出现一个“+”提醒被试实验马上开始, 接着屏幕中央出现一个黑色的时间数字(例如, “2 s”、“4 s”), 黑色数字在屏幕上持续呈现的时间等于其本身所表示的时间长度, 然后一个“*”出现在屏幕中央随机持续 1~1.2 s, 随后屏幕中央出现一个与前面黑色时间数字相同的黄色时间数字, 被试的任务是当认为黄色数字持续的时间等于其本身所表示的时间长度时快速按“Enter”键反应。随后进入下一个trial。图1 实验程序1每个trial流程图
实验程序 2; 跨期选择任务。
实验前首先告知被试:这是一个简单的真实决策任务, 为了答谢他们对研究的支持, 将会给他们一些金钱作为报酬。关于数额的多少会基于任务中他们的选择权衡情况。在这个任务中的每一次选择中他们必须在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其中一个选项马上会得到报酬但金额较小, 另一个选项延迟一段时间会得到报酬但金额较大。例如图2中的两个选项:(1)今天就得到6元钱(左边选项)、(2)一周后得到 12元钱(右边选项), 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出选择。同时告知被试, 实验中会随机出现探测选项, 以检查其是否认真做出每次选择, 若没有认真完成实验, 最终将不能获得报酬。整个实验结束后, 让被试在所有选择过的选项中随机抽取一个, 作为最后的报酬。如果抽中的选项为即时选项, 就会马上得到相应的金额;如果抽中延迟选项, 将会在相应的延期后得到相应的金额。图2 实验程序2每个trial流程图
如图2所示, 在每个trial中, 首先在电脑屏幕中央出现一个“+”持续500 ms提醒被试实验准备开始, 然后屏幕上出现两个选项, 左侧选项为即时选项, 右侧选项为延迟选项,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真实的想法尽快做出选择。选择左侧选项按F健, 选择右侧选项按J键。当按键后, 选中选项下面对应的三角形立即由黄色变成红色持续 1000 ms, 以示确认选中的选项。随后进入下一个trial。
正式实验之前, 被试先进行20个trial的练习,主试给予详细的指导, 直到被试能单独熟练地掌握整个任务。正式实验由4个block组成, 每个block包含32个trial, 相邻block之间都有一个3~5 min的自控休息时间。
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分析实验数据。采用Greenhouse-Gesisser法校正所有的p
值。3 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 为了尽量排除受其它因素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在被试进行实验前使用9点量表对被试当前的饥饿程度、口渴程度、睡眠质量、身体状态、精神状况、焦虑程度、情绪状态、耐心程度等进行评估。结果发现, 如表 2所示, 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在这些维度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排除了这些因素对时间估计和随后跨期选择倾向的影响。
在跨期选择任务中, 对每个被试而言, 根据跨期日期和选择任务的难易程度把跨期选择任务共分为4种情况:今天/3天-困难任务、今天/3天-容易任务、今天/1周-困难任务、今天/1周-容易任务。表3列出了时间高、低估计者在不同任务水平条件下选择即时兑现选项百分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表4列出了时间高、低估计者在不同任务水平条件下选择行为反应时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2 时间高、低估计者在不同状态维度上评分的描述统计值和差异分析
表3 时间高、低估计者在不同水平条件下选择即时选项百分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4 时间高、低估计者在不同水平条件下行为反应时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选择即时选项百分比
对被试选择即时选项的百分比进行 2 (被试类型:时间高估者、时间低估者) × 2 (跨期日期:今天/3天、今天/1周) × 2 (选择任务难度:困难、容易)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跨期日期主效应显著,F
(1, 62) = 28.81,p
<0.001; 跨期日期与被试类型交互效应不显著,F
(1, 62) = 3.44,p
= 0.070;跨期日期、任务难度和被试类型三重交互效应不显著,F
(1, 62) = 0.093,p
= 0.76。这说明无论对时间高估者还是时间低估者, 奖赏延期兑现时间长短都影响跨期选择的反应倾向, 奖赏兑现的延迟时间越长被试越倾向于选择立即兑现选项(见表 3和图 3)。随后把两类跨期日期下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 进一步统计结果表明, 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
(1, 62) =8.17,p
= 0.006; 任务难度主效应显著,F
(1, 62) =274.95,p
<0.001; 任务难度与被试类型交互效应不显著,F
(1, 62) = 0.11,p
= 0.74。进一步配对分析表明, 正如表 3和图 3所示, 无论任务难易, 时间高估者进行跨期选择时选择即时兑现奖赏的百分比都比时间低估者明显高; 同时无论时间高估者还是时间低估者, 被试在任务困难的情况下更倾向选择较小但即时兑现的奖赏, 而在任务容易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较大但延迟兑现的奖赏。另外, 跨期日期与任务难度交互效应不显著,F
(1, 62) = 0.15,p
=0.70。反应时
对反应时进行 2 (被试类型:时间高估者、时间低估者) × 2 (跨期日期:今天/3 天、今天/1 周) × 2(选择任务难度:困难、容易)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跨期日期主效应不显著,F
(1, 62) =0.19,p
= 0.66; 跨期日期与被试类型交互效应不显著,F
(1, 62) = 0.18,p
= 0.67; 跨期日期与任务难度交互效应显著,F
(1, 62) = 8.81,p
= 0.005; 跨期日期、任务难度和被试类型三重交互效应不显著,F
(1,62) = 3.33,p
= 0.076。这说明无论对时间高估者还是时间低估者, 奖赏延期兑现时间长短都不会影响跨期选择的反应速度。随后把两类跨期日期下的反应时进行合并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 被试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
(1, 62) = 0.080,p
= 0.78; 任务难度主效应不显著,F
(1, 62) = 2.13,p
= 0.15; 但任务难度与被试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
(1, 62) = 7.10,p
= 0.010。随后在不同任务难度维度下对被试类型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无论任务难易, 这两个群体的反应时差异都不显著,F
(1, 62) = 0.37,p
= 0.54,F
(1, 62)= 1.96,p
= 0.17。反过来, 在不同被试群体维度下对任务难度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正如表4和图4所示,时间低估者的跨期选择速度明显地受任务难度的影响,F
(1, 31) = 7.45,p
= 0.012, 与任务简单时相比,任务困难时时间低估者的反应时明显增长(M
= 1449.41±457.05 ms;M
= 1289.48±292.33 ms), 这说明任务越难时间低估者会对两种选项进行反复权衡, 选择比较慎重; 而时间高估者的跨期选择速度则不受任务难度的影响,F
(1, 31) =0.84,p
= 0.37,M
= 1374.80±403.77 ms;M
= 1421.53±369.43 ms, 这说明无论任务难易,时间高估者很少对两个选项做出权衡, 因而轻率做出选择。图3 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在不同类型跨期选择任务中选择即时奖赏选项的百分比
图4 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在不同类型跨期选择任务中的行为反应时
4 讨论
正如本文前言所述, 个体的时间感知是否会影响其跨期选择倾向仍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本实验研究首先采用时间复制任务筛选了两类时间估计倾向不同的群体:时间高估者和时间低估者, 然后让这两类被试进行一项简单跨期选择任务。实验结果正如图3和表3所示, 无论任务难易, 时间高估者进行跨期选择时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比时间低估者明显高。这个结果从时间人格倾向差异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Wittmann和Paulus (2008)的看法:在跨期决策中时间主观感知差异会引起个体选择行为的差异。这是因为, 在进行跨期决策权衡时, 与时间低估者相比, 时间高估者由于对延迟时距的高估引起对延迟收益成本过高估计, 导致其更倾向选择那些即时兑现的更小收益。(也见Kim &Zauberman, 2009b)。这些行为在他人看来可能比较冲动, 不太理性, 但由于稳定地高估时间成本的倾向致使时间高估者自身可能认为其行为并不冲动,反而比较“理性”和划算。这一看法也能从被试对自己的耐心程度评估的结果得到反映(也见表 2)。被试自评结果表明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的耐心程度比较适中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时间高估者认为自己并不冲动。总之, 本研究从时间感知倾向角度初步探讨了跨期选择权衡中时间主观体验对价值加工的影响作用, 这为随后的跨期决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Kim和 Zauberman的一系列研究(Kim &Zauberman, 2009a; Zauberman et al., 2009)也初步发现了时间感知对跨期选择中时间延迟折扣现象的影响。他们认为, 随着时距的增长, 个体对时距感知的敏感度降低, 从而导致个体延迟折扣率的快速降低。尽管都是探讨时间感知与跨期选择的关系,但他们的研究和本研究的研究视角明显不同:他们的研究主要探讨个体对不同延迟时距的敏感度差异导致个体的延迟折扣率发生变化, 而本研究则是从时间人格倾向的角度出发探讨时间感知倾向(对时间的高估或低估)对跨期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考虑到研究的经济性和利用长时距筛选被试的可行性, 本研究只是利用较短的时间复制任务筛选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 这里可能引起一个疑问:利用短时距筛选的不同时间感知倾向的个体在进行长时距感知时和短时距感知是否具有一致的倾向性和稳定性。尽管本研究没有直接证实这个问题, 但已有的研究(Fraisse, 1984; 黄希庭等, 2005 )已经表明,时间感知作为时间人格的一个维度具有稳定的倾向性和一致性, 这为本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 后续的研究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另外, 和 McClure等(2004)和马文娟等(2012)的研究结果一致, 无论时间高估者还是时间低估者,被试都在任务困难的情况下更倾向选择即时但较小的奖赏, 而在任务容易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延迟但更大奖赏。这意味着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的跨期选择反应倾向差异并没有受任务难易的影响, 时间感知倾向和任务难度在跨期选择中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如表4和图4所示, 尽管无论在困难任务还是容易任务下时间低估者和高估值的选择反应速度没有显著差异, 但时间低估者的跨期选择反应速度明显地受任务难度的影响, 与任务简单时相比, 任务困难时, 时间低估者的反应时明显增长; 而时间高估者的跨期选择速度则不受任务难度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时间低估者在任务困难时会对两种选项进行反复权衡, 选择比较慎重, 在任务容易时快速做出决定; 而时间高估者任何时候感知的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 因而无论任务难易, 决策速度没有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反应倾向的跨期日期与被试类型交互效应不显著, 但接近显著(p
= 0.070)。尽管本研究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一边缘显著的交互效应, 但从这个趋势(也见表 4)来看, 跨期时间影响时间高估者选择倾向的程度很可能比时间低估者要小, 这也从另一侧面进一步说明了时间高估者在任何情况对时间成本都会高估, 进而快速做出不理性的选择。以前的研究表明, 用于完成时间估计任务的注意资源分散于其它任务后, 会导致主观时距的缩短,比如, 当我们和喜爱的人在一起时往往会低估时距,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相反, 当我们面对厌恶的事情(如等车)时, 过多的注意资源分配于时间作业加工上, 总会高估时距, 感到时间过得很慢(Buhusi &Meck, 2006; Meck & MacDonald, 2007)。本实验研究并没有像以前的研究(张志杰, 黄希庭, 2007)那样在时间感知任务中加入别的任务(比如简单的记忆任务), 而是直接让被试对不同的时间距离进行复制, 尽管这其中过度的注意力也可能会影响时间感知, 但本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两个群体之间时间感知的差异, 两类被试在注意力上具有同质性, 因此这一点并不会影响区分这两类被试的差异。事实上,表1中呈现的统计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不少研究也表明, 不同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个体对时间专注或分心的程度, 比如, 容易烦闷的个体(Watt,1991)、冲动型个体(Wittmann et al., 2007)、抑郁患者(Bschor et al., 2004)或是高焦虑水平的癌症患者(Wittmann et al., 2006)会感知到时间过得较慢并且在时间估计任务中会高估时间长度(Twenge et al.,2003)。另外, 生理状态改变, 如体温升高, 也能引起时间高估 (Wearden & Penton-Voak, 1995)。本研究发现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在像饥饿、口渴、情绪、焦虑等临时身体状态之间没有差异, 这样尽量排除了身体状态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因此所筛选的不同的时间感知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稳定, 具有真正的特质差异, 这进一步保证了本研究的信效度。
另外, 尽管以前的许多研究(Barkley et al.,2001; Bickel & Marsch, 2001; Bickel et al., 1999;Glicksohn, Leshem, & Aharoni, 2006; Kirby et al.,1999; Ohmura et al., 2005; Reynolds & Schiffbauer,2004; Takahashi, 2005, 2006, 2007; Sayette et al.,2005; Wittmann et al., 2007)认为个体冲动性差异明显地影响了时间感知的差异进而导致不理性的选择行为, 但本研究发现这两类被试对自己的耐心程度的评估并没有明显差异。这意味着时间感知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可能并不是由于不同时间感知者具有不同的冲动水平引起的, 而是由于时间感知倾向的差异导致所谓的不同冲动行为, 这和 Kim和Zauberman (2009b)的看法保持一致。因此, 我们推测包括各种病理性脑损伤和成瘾患者在内的特质冲动群体在跨期选择的冲动行为很可能是由于这些群体的时间感知变异引起的(Wittmann et al.,2007)。至于为什么会在不同的群体中稳定地产生这些时间感知差异以及时间感知差异如何精细地调控跨期选择行为, 至今仍不甚清楚。利用脑功能成像技术考察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在跨期选择中脑神经活动差异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 我们也会采用脑成像技术考察时间感知在跨期选择过程中如何作用的脑神经机制。
总之, 个体的时间感知在其跨期决策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且这种影响作用很可能涉及到时间感知的多个维度, 比如对时间感知的敏感度、倾向性、精度等。本研究从人格差异角度证实了时间感知的倾向性会明显地影响个体跨期选择行为, 为未来跨期决策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和领域。由于本研究在研究范式和方法技术手段上的局限性, 后续的研究仍会针对这些不足, 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和模态对本研究的结论做进一步的论证。同时, 未来的研究还需从时间感知的其它维度进一步探讨时间感知在跨期选择中的作用,以便将来更好地阐释跨期决策的认知机制。
5 结论
本研究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考察了由时间高估者和时间低估者在跨期选择中行为倾向的差异。结果发现:(1)无论任务难易, 与时间低估者相比, 时间高估者在跨期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即时兑现的较小奖赏。(2)时间高估者和低估者的跨期选择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二者的反应时受任务难度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 时间高估者的跨期选择反应时不受任务难度的影响, 而时间低估者在任务困难时的反应时比任务容易时明显增长。这些结果表明,在跨期决策过程中时间主观感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时间感知倾向差异明显地影响了个体的选择倾向。时间高估倾向个体对延迟时距的高估, 可能会导致其在跨期选择权衡过程中对收益成本的高估,进而做出冲动的选择行为。
Barkley, R. A., Edwards, G., Laneri, M., Fletcher, K., &Metevia, L. (2001). Executive functioning, temporal discounting, and sense of time in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 de fi 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oppositional de fi ant disorder (ODD).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9
, 541–556.Bickel, W. K., & Marsch, L. A. (2001). Toward a behavioral economic understanding of drug dependence: Delay discounting processes.Addiction, 96
, 73–86.Bickel, W. K., Odum, A. L., & Madden, G. J. (1999).Impulsivity and cigarette smoking: Delay discounting in current, never, and ex-smokers.Psychopharmacology(Berlin), 146
, 447–454.Bschor, T., Ising, M., Bauer, M., Lewitzka, U., Skerstupeit, M.,Müller-Oerlinghausen, B., & Baethge, C. (2004). Time experience and time judgment in major depression, mania and healthy subjects. A controlled study of 93 subjects.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09
, 222–229.Buhusi, C. V., & Meck, W. H. (2006). Interval timing with gaps and distracters: Evaluation of the ambiguity, switch,and time-sharing hypothes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32
, 329–338.Burle, B., & Casini, L. (2001). Dissociation between activation and attention effects in time estim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rnal clock model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Performance,27
, 195–205.Fraisse, P. (1984). Perception and estimation of tim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5
, 1–36.Frederick, S., Loewenstein, G. F., & O’Donoghue, T., (2002).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p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0
, 351–401.Glicksohn, J., Leshem, R., & Aharoni, R. (2006). Impulsivity and time estimation: Casting a net to catch a fish.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
, 261–271.Huang, X. T. (1993).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temporal du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18
(2), 207–215.[黄希庭. (1993). 时距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
(2), 207–215.]Huang, X. T., Zhang, Z. J., Feng, S. H., Guo, X. Y., Lü, H. C.,& Chen, Y. (2005). A new exploration of time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 28
(6), 1284–1287.[黄希庭, 张志杰, 凤四海, 郭秀艳, 吕厚超, 陈莹. (2005).时间心理学的新探索.心理科学, 28
(6), 1284–1287.]Kalenscher, T., & Pennartz, C. M. A. (2008). Is a bird in the hand worth two in the future? The neuroeconomics of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84
, 284–315.Kim, B. K., & Zauberman, G. (2009a). Perception of anticipatory time in temporal discounting.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2
, 91–101.Kim, B. K., & Zauberman, G. (2009b).Trait impulsivity, time perception and impatience
(Working Paper). Philadelphia,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Kirby, K. N., Petry, N. M., & Bickel, W. K. (1999). Heroin addicts have higher discount rates for delayed rewards then non-drug-using control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8
, 78–87.Lennings, C.J., & Burns, A. M. (1998). Time perspective:Temporal extension, time estimation, and impulsivity.Journal of Psychology, 132
, 367–381.Liang, Z. Y., & Liu, H. (2011).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intertemporal choice.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
(7), 959–966.[梁竹苑, 刘欢. (2011). 跨期选择的性质探索.心理科学进展, 19
(7), 959–966.]Liu, L., Feng, T., Suo, T., Lee, K., & Li, H. (2012). Adapting to the destitute situations: Poverty cues lead to Short-Term choice.PLoS ONE, 7
(4), e33950.Ma, W. J., Suo, T., Li, Y. D., Luo, L. Z., Feng, T. Y., & Li, H.(2012). Dissecting the win-loss framing effect of intertemporal choice: Researches from intertemporal choice of money-gain& los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4
(8), 1038−1046.[马文娟, 索涛, 李亚丹, 罗笠铢, 冯廷勇, 李红. (2012). 得失框架效应的分离:来自收益与损失型跨期选择的研究.心理学报,44
(8), 1038−1046.]McClure, S. M., Laibson, D. I., Loewenstein, G., & Cohen, J.D. (2004). Separate neural systems value immediate and delayed monetary rewards.Science,306
, 503–507.Meck, W. H., & MacDonald, C. J. (2007). Amygdala inactivation reverses fear's ability to impair divided attention and make time stand still.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1
, 707–720.Ohmura, N. Y., Takahashi, T. & Kitamura, N., (2005).Discounting delayed and probabilistic monetary gains and losses by smokers of cigarettes.Psychopharmacology, 182
,508–515.Reynolds, B., & Schiffbauer, R. (2004). Measuring state changes in human delay discounting: An experiential discounting task.Behavioural Processes, 67
, 343–356.Sayette, M. A., Loewenstein, G., Kirchner, T. R., & Travis, T.(2005). Effects of smoking urge on temporal cognition.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19
, 88–93.Sun, Y. (2011). The intertemporal choice under risk: A research proposal.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
(1), 28–34.[孙彦. (2011). 风险条件下的跨期选择.心理科学进展,19
(1), 28–34.]Takahashi, T. (2005). Loss of self-control in intertemporal choice may be attributable to logarithmic time-perception.Medical Hypotheses, 65
, 691–693.Takahashi, T. (2006). Time-estimation error following Weber–Fechner law may explain subadditive time-discounting.Medical Hypotheses, 67
, 1372–1374.Takahashi, T. (2007). Hyperbolic discounting may be reduced to electrical coupling in dopaminergic neural circuits.Medical Hypotheses, 69
, 195–198.Takahashi, T., Oono, H., & Radford, M. H. B. (2008).Psychophysics of time perception and intertemporal choice models.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387
, 2066–2074.Twenge, J. M., Catanese, K. R., & Baumeister, R. F. (2003).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deconstructed state: Time perception, meaninglessness, lethargy, lack of emotion, and self-awaren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cal Psychology, 85
, 409–423.Watt, J. D. (1991). Effect of boredom proneness on time perception.Psychological Reports, 69
, 323–327.Wearden, J. H., & Penton-Voak, I. S. (1995). Feeling the heat: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rate of subjective time, revisited.TheQuartely Journal of Experimrntal Psychology, 48
,129–141.Wittmann, M., Leland, D. S., Churan, J., & Paulus, M. P.(2007). Impaired time perception and motor timing in stimulant-dependent subjects.Drug & Alcohol Dependence,90
, 183–192.Wittmann, M., & Paulus, M. P. (2008). Decision making,impulsivity and time percepti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
, 7–12.Wittmann, M., Vollmer, T., Schweiger, C., & Hiddemann, W.(2006).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of tim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Palliative and Supportive Care, 4
, 357–363.Zauberman, G., Kim, B. K, Malkoc, S. A., & Bettman, J. R.(2009). Discounting time and time discounting: Subjective time perception and intertemporal preference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XLVI
, 543–556.Zhang, Z. J., & Huang, X. T. (2007).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age-related difference in time estima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 30
(3), 524–528.[张志杰, 黄希庭. (2007). 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认知机制.心理科学, 30
(3), 524–528.]Zhong, C. B., & DeVoe, S. E. (2010). You are how you eat:Fast food and impatience.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5),6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