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业成本精细化核算的意义
2014-02-04井卫明
【摘 要】目前大多数供水企业的供水价格无法补偿供水成本,企业长期面临亏损、资金短缺的困境。为此,供水企业只有从自身经营方面调整经营决策,通过财务管控措施,努力降低供水成本,扭转不利局面。为充分体现供水企业成本的增长情况,会计核算应结合供水行业成本习性,设置明细科目、细化成本费用构成,采取精细化核算,更好地反映供水企业的各项成本状况,有利于供水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成本监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供水企业;成本核算;精细化
近年来,国家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标准,要求供水企业实施水厂新建、改造、管网更新改造等建设任务,尤其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将全面提升供水设施、管网的升级改造力度,这将进一步加剧供水企业的经营压力:一方面供水价格受到政府指导价的限制不能自行调整,而供水成本不断增长,水价与成本严重倒挂,长期面临政策性亏损的局面无法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又将面临建设工程的巨额投入,导致供水企业建设、经营资金短缺。为使供水企业走上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道路,供水企业应该通过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为供水企业从全局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全方位的发现企业存在的隐患,真实反映成本的构成、增减因素,有利于供水企业加强成本分析、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水价调整等工作,有利于供水企业长远目标、战略规划的定位以及具体实施。
一、供水企业成本精细化核算的有效实施
供水企业要改变原有粗放式的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全面、细致的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按照供水成本性态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细化设置成本核算项目、核算范围;利用财务软件辅助核算功能,分解、细化成本核算中心;按照企业多维度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成本核算对象。
1.建立供水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供水企业需要建立一整套与成本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供水成本核算的要求,统一成本核算的标准,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
2.多维度、多层次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根据供水企业内部管理要求,按照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成本核算对象。如按照供水企业原水、制水、输配各环节、以及供水业务流程,确定工序维度、制水车间班组维度、变动成本维度、固定成本维度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同时按照供水企业成本管理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成本费用代控部门、水厂、制水车间班组、加压站等成本管理层次,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3.按照供水成本习性,供水成本精细化核算
供水企业成本精细化核算,主要结合供水特性以及业务流程,按照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将成本认定的对象进行细分,按照多维度、多层次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要全面的反映供水企业实际成本、各环节成本,向管理层提供更为精准的、详细的成本数据和财务信息。
二、成本精细化核算的意义
1.成本精细化核算为企业提供真实、完整、详细的成本资料,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控制
通过改变原有全成本核算模式,实施成本精细化核算,完善成本数据搜集,有利于核算出完整、准确、详细、实际的成本;有利于掌握供水成本习性、变动规律、影响因素;有利于实施全方位的成本定额管理和动态管理;有利于控制供水过程中各环节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资产投资成本、资金成本;有利于提高供水企业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能力。
2.成本精细化核算是降低供水产销差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供水收入
按照原水、制水、输配三环节分别核算供水量,为降低供水产销差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可以掌握原水采购的损耗量、制水环节的自用水量、输配环节的漏损量,从而确定供水量产销差控制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增强取水计量的准确性、降低制水生产过程中的自用水损耗、控制输配管网漏损水耗,将供水产销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应的增加供水收入。
3.成本精细化核算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有利于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供水企业的特性是供水量、供水收入相对稳定,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合理利润,在成本精细化核算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全面预算管理,降低产销差率,提高供水量的有效性,保证预算收入的实现;通过预算成本的动态管理,按照预算指标控制日常成本项目的支出,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成本,保证供水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4.成本精细化核算提供涉税成本资料,有利于降低纳税成本
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分别核算供水企业涉及税种项目的计税依据、税基情况,掌握企业税款成本与办税成本,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合法进行各种税收筹划,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成本精细化核算为成本监审工作提供成本核定依据,有利于推动水价改革
按照2010年国家发改革委颁布的《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的要求,供水企业结合成本监审的重点内容,多维度核算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的成本项目,提供合理的成本构成,有利于推动水价改革,既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又能合理调整企业的供水价格,有利于推动水价改革的进程。
综上所述,供水企业不能一味的依靠涨价方式把高额成本向用水户转嫁,也不能长期依靠财政资金维持生产经营,必须转变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现代企业成本预测、分析、控制、管理、考核等財务管控能力,摆脱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性。通过成本精细化核算,是降低供水成本,实施内部控制管理、规划企业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2013年8月16日
作者简介:
井卫明,学历大学本科,中级会计师,工作单位: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