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总体情况

2014-02-04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消费品产品质量监督

201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总体情况

2013年,质检总局开展了日用消费品、建筑装修材料、食品、工业及农业生产资料等5大领域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覆盖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一)抽查基本情况

全年国家监督抽查了139种产品。其中包括:纺织服装、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等56种日用消费品;机械产品、电缆电线、电力设备等41种工业生产资料;人造板材、内墙涂料、钢筋水泥等22种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化肥、农药、农用机械等16种农业生产资料;膨化食品、调味品等4种食品。

(二)抽查结果分析

全年共抽查了16021家企业生产的17020批次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9%。从近5年的抽查情况看,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7.7%、87.6%、87.5%、89.8%和88.9%。

从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产品抽查情况看,全年抽查了39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覆盖6222家企业的7279批次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8%。抽查了26种实施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覆盖2637家企业的2684批次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1%。生产许可证产品和强制性认证产品抽样合格率均超过全年总体水平。

从企业生产规模来看,全年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13.7%、20.8%和65.5%,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5.3%、92.0%和86.3%,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占产业主导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小型生产企业数量多,产品抽样合格率相对较低。

从抽查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2%,同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3%,同比上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3%,同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从不同类别产品抽查情况看,日用消费品全年抽查了56种4861家企业生产的5163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8%,比2012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资料全年抽查了41种4349家企业生产的4812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4%,比2012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建筑装修材料全年抽查了22种2511家企业生产的2511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0%,比2012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全年抽查了16种3504家企业生产的3738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1.2%,比2012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为促进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质检总局组织对儿童用品、电线电缆、学生文具、车用汽柴油、林木制品、化肥、节水产品、建筑防水卷材等8类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的重点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6种6895家企业生产的7544批次产品,其中16种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有所提高,平均提高2.2个百分点。

质检总局联合公安、工商、教育、卫生等部门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浙江温岭、河北平乡、山东寿光、陕西西安、安徽无为、江苏宜兴等地培育了一批童鞋、童车、沙漠生态植物产品、建筑防水卷材、电线电缆等质量提升示范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以提高监管有效性为重点,加大消费品监督抽查力度,不断改革完善监督抽查工作机制。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产品质量问题,灵活运用季度抽查、联动抽查和专项抽查等方式,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对抽查不合格企业开展跟踪抽查,对抽查合格率低的产品开展专项抽查,对重点产品开展连续抽查。

二是强化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不断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主动发现并依法查处质量违法问题,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抽查后处理。指导各地质监部门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强化后续监管,着力解决共性、倾向性质量问题,督促抽查不合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猜你喜欢

消费品产品质量监督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2018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