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
2014-02-04宋丽燕孙晓平
宋丽燕孙晓平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
宋丽燕1孙晓平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住院的86例老年病患者履行告知的义务,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结果一次性成功穿刺84例,成功率为98%。保留时间为5~7天29例,保留3~4天43例,保留1~2天14例;发生套管阻塞4例,占5%,药物外渗9例,占10%,无反应73例,占85%。结论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留置套管针;临床应用;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具有减少穿刺次数、易于操作、减少护士工作量及患者痛苦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病程长,长期输液致血管弹性差,穿刺困难,静脉留置套管针可减轻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疼痛,所以对于老年患者更易于接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年龄65~86岁,平均75.5岁。其中34例脑栓塞,20例高血压,17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4例全身营养极差。
1.2 方法
1.2.1 血管选则 操作前与老年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目的及意义,了解相关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选择较为粗直、充盈,触诊柔软且富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置管。避开关节、伤口或静脉瓣等处[1],以便于穿刺和固定。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等。
1.2.2 操作方法 因老年患者血管充盈度差,皮肤弹性也欠佳,在系止血带前,操作者可用双手在选择穿刺的肢体自下而上按摩,使血液集中在肢体末端,血管暴露明显便于穿刺。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皮肤常规消毒两次,消毒范围直径大于8cm。留置针的进针角度以15~20°为宜。进针速度要慢,且应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继续沿静脉平行推入0.2~0.5cm。左手固定留置针,右手退出针芯,然后用套管针一次性固定胶贴固定,准确调节输液速度。
1.2.3 采取正确方法封管 临床上多采用正压封管,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边推药物边向外退针。当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封管方法,使封管液在肝素帽内形成旋涡,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有利于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内,杜绝了堵管。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于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一般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针2ml配置的封管液。有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2 结果
2.1 输液效果制定标准局部情况:穿刺点皮肤发红,肿胀并有分泌物或局部疼痛严重,需行处理;渗压耐受性:输注普通液体10%~15%葡萄糖液时,有血管疼痛为耐受力差;输注甘露醇液或推注50%葡萄糖液时无不适感为耐受力良好;液体畅通度:敞开输液开关,滴速小于30滴/min为差,大于此值为良好。
2.2 输液结果一次性成功穿刺84例,成功率为98%。保留时间为5~7天29例,保留3~4天43例,保留1~2天14例;发生套管阻塞4例,占5%,药物外渗9例,占10%,无反应73例,占85%。
3 应用
3.1 掌握患者一般情况在置管期间确保留置针固定严密、完好。向老年患者反复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交待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套管针。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及局部皮肤的清洁,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预防感染、堵管、药物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污染或浸湿应及时更换敷贴。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套管,对局部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
3.2 药物外渗的观察及措施血管选择不当、固定不牢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药物外渗。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妥善固定套管针,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2]。在输液过程中,每隔15~30min巡视1次,如发现局部肢体肿胀,药物外渗要及时拔出套管针。抬高输液肢体,取生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或用毛巾湿热敷。如渗药直径超过2cm时,局部可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20min[3]。同时观察皮肤颜色,皮肤的弹性及药物外渗的消退情况。
3.3 套管针留置时间国际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留置标准为3d,我国尚无统一规定,一般为3~5d,但有临床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 27d,平均留置天数为 8~9d。在拔除留置针时应遵循减少损伤的原则,采用无创拔针法。揭开固定针头的输液贴,快速拔出套管针,立即用无菌胶贴沿血管纵向按压,持续按压5min左右。
4 讨论
静脉留置套管针操作简单、方便,可使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其生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套管针使用的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老年患者健康的有效手段。
[1] 陈代棠.产前建立静脉通道在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J].四川医学,2007(5):571.
[2]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98-299.
R472
A
1673-5846(2014)01-0103-0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2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 130031
宋丽燕(1972-),女,吉林长春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E-mail:songli54yan@163.com。
孙晓平,女,主管护师。Tel:1351448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