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新政透视油气管网开放

2014-02-04本刊观察员田野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气源管网层面

□文/本刊观察员 田野

辨风看向:

近一段时间,国家能源改革新政频出,与油气管网开放密切相关的政策包括国家页岩气和煤层气产业政策,天然气价格改革政策,大气污染防治办法,液化天然气(LNG)进口权放开等等。

风向解析:

梳理这一轮能源新政,存在一个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那便是逐步放松能源行业存在的种种市场准入壁垒和价格管制,朝着市场化过渡。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这一系列政策,同油气管网开放一起,基本构成了天然气产业政策体系:即通过允许各路资本进入页岩气、煤层气开采和投资煤制天然气项目,放开LNG进口权,试图打破进入壁垒,实现天然气上游的气源来源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而要求中游管网向各种气源开放,正是要解决中游管网由几大国有能源企业垄断导致的入网难问题;下游也试图通过市场净回值法,逐步朝着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过渡,并从宏观政策上为天然气市场拓展开辟空间。整个天然气政策体系,如实现良性运转,有望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天然气行业的整体发展。

但是,围绕油气管网开放,还仍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要尽快明确天然气管网退出统购统销、专注输送的时间表、路线图。在现有条件下,给市场以清晰的预期,明确天然气管网独立运行的大方向,确立管网企业退出统购统销、专注于输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据此稳步推进改革。

二是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天然气管网战略规划。目前,国家层面仅在天然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管网建设有相对系统表述。但存在重项目、轻战略的问题,规划对管网建设更多是描述而非前瞻。全国多个地方出现重复建设或局部管输瓶颈情况,不同主体之间的管网输送,硬件上不成熟,协调上困难重重,往往只能在高峰时以特事特办的方式“转输”,就其本质是不同气源气量的互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输送。所以我国天然气发展,亟待着眼于国家能源发展整体战略,制定天然气管网长期战略规划,高度重视长输管线的布局和区域管网的优化,着力加强陆上管线的互联互通和与LNG接收站的互联互通,并在部分枢纽区域建设可双向输送的管网,增强全国管网的整体输配能力和应急调峰能力。

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着眼长远制定形成系统的天然气管网监管体系和调度系统。一个独立运行的全国性管网,无论它是一个全国性的天然气管网公司,还是像美欧成熟市场那样,由不同主体投资的区域管网共同组成的一张全国性管网,都对监管和调度提出极高的要求。在调度层面,要及时改进我国目前主要基于管线层面、政府出面协调的调度体系,建立统一的常态化调度平台,消除应急式管理痼疾。

四是要逐步放开管制,建设形成真正的天然气上下游市场准入和市场化的价格体系。依赖行政保护的行业必然会趋向于垄断和僵化,而没有一个能够准确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体系,也无法真正实现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

猜你喜欢

气源管网层面
边远井作为城镇燃气储气调峰气源的可行性
飞机地面气源机组设计及关键技术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大型飞机气源起动装备供气流程设计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