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治疗对策
2014-02-04王慧智鞠传余陈志会
马 志 王慧智 鞠传余 陈志会
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治疗对策
马 志 王慧智 鞠传余 陈志会
小儿腹痛;发病因素;治疗对策
腹痛是胸骨下、脐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多发病症,其发病因素十分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且多数腹痛发病急、进展快,常常让家属措手不及。经临床实践经验表明,小儿腹痛不仅与内科疾病有关,而外科疾病同样也是发病因素,此外腹痛还与患儿年龄有关[1]。临床治疗腹痛的方法也较多,如肠胃炎引起的腹痛可采用药物治疗即可,而阑尾炎引起的急性腹痛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小儿腹痛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临床治疗应当通过多方面检查,并结合患儿发病的伴随症状进行综合诊断,才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了探讨引起小儿腹痛相关因素,提供相应的治疗对策,笔者以确诊为腹痛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腹痛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9例,女33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6.5±2.0)岁,其中0~4岁12例(10.7%),5~7岁39例(34.8%),8~10岁31例(27.7%),11~14岁30例(26.8%)。其腹痛症状表现为:阵发性腹痛72例(64.3%),持续性腹痛40例(35.7%);伴发热症状69例(61.6%),不伴发热43例(38.4%)。发病缓急性质:急性起病98例(87.5%),缓慢起病14例(12.5%)。发病部位:脐周痛85例(75.9%),其余部位疼痛27例(24.1%)。
2 相关因素
本组研究所有患儿的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并选择性进行相关病理检测及分析,比如大便隐血、大便查虫卵、腹部B超、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同时还对部分患儿实施心电图、胸透、血淀粉酶、血铅测定、尿淀粉酶、腹腔穿刺、空气灌肠及脑电图等检查,此外对所有患儿病史、家族史、既往史等进行详细询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其发病原因:①内科疾病99例(88.4%)。对患儿病理资料整理分析发现,其中因腹内疾病引起腹痛的有61例(61.6%),具体情况为腹泻18例、胃炎1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9例、肠痉挛7例、肠蛔虫病 6例、消化道溃疡 5例等。②外科疾病 13例(11.6%)。外科疾病也是小儿腹痛的发病因素之一,本组患儿中因外科疾病引发腹痛的有腹膜炎 2例、急性阑尾炎3例、肠梗阻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2例、尿路结石1例、胃肠穿孔2例、肠套叠1例等。
3 讨论
腹痛在小儿时期常见,原因较多,小儿年龄愈小愈不能准确地表达腹痛的性质和部位,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尽早的明确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关键。特别是小儿外科急腹症,常需紧急手术治疗,漏诊、误诊会导致患儿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致使病情恶化,甚至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分析小儿腹痛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小儿腹痛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不同病因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肠套叠、肠胀气多见于1 岁内的婴儿,尤其是婴儿出生早期最容易出现,通常伴有呕吐或排便为暗红色或果酱色;②嵌顿疝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患疾病,应注意患儿的皮肤改变现象;③肠蛔虫病、胆道蛔虫症通常是3岁以上儿童常见腹痛病因,此外该年龄阶段腹痛可能与阑尾炎有关;④年长儿腹痛应注意大叶性肺炎。
3.2 腹痛部位腹痛部位与发病部分紧密联系,通常不同的发病部位会引起不同腹部疼痛,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根据腹痛部位初步推断发病原因。比如左上腹痛多为胃部疾病引起,左下腹痛则可推断为粪块堵塞和输尿管病变引起疼痛;右上腹痛通常可考虑胆囊或肝脏疾病引发疼痛,而右下腹疼痛多为输尿管病变或阑尾炎引起;脐周疼痛多考虑肠、寄生虫病;剑突下疼痛多考虑十二指肠、胃和胆囊等疾病。但腹痛起因复杂多变,腹痛部位并不能完全代表病变部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当考虑多种病因牵涉腹痛的情况,才能有效减少误诊的现象发生[2]。
在本组资料中,腹内疾病占内科疾病的61.6%。据调查,腹内疾病引起的腹痛占腹痛的 2/3~3/4,以胃、十二指肠疾病最为常见,占1/5~2/5[2],与本文资料相符。随着小儿内镜的应用,小儿胃炎的诊断日趋增多。胃镜检查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3.3 腹痛性质腹痛通常伴有腹部或肠鸣音异常、腹肌紧绷甚至痉挛、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疼痛,手部按压局部有疼痛加剧感。按腹痛程度可分为轻度隐痛、持续性疼痛和阵发性疼痛。腹痛性质主要区别于其不同病变类型,比如胃、肠、胆管等脏器发生痉挛,即可导致腹部阵发性疼痛或绞痛,采用局部热敷可以缓解疼痛;急性阑尾炎或胃肠穿孔等可引发持续腹痛,并且疼痛逐步加剧,甚至出现严重的绞痛;持续性钝痛通常为腹腔脏器病变、包膜牵张、肿瘤等引起,并且体位改变时疼痛症状加剧。放射性疼痛表现为腹腔大范围内出现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此外排便不畅或尿路感染、结石,或消化道溃疡也可引发腹痛。
3.4 腹痛发生急缓腹痛发病的急缓程度也与内外科疾病有关,比如急性胰腺炎、胃肠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外科疾病可引发急性或阵发性腹痛;而胃溃疡、蛔虫症、肺炎及病毒性肝炎等内科疾病引发的腹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隐痛。但内外科疾病引发腹痛的缓急并非绝对,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也可能是同一种疾病所致,主要是与疾病发展变化有关,在不同阶段其病症表现程度不同,比如在开始阶段表现为慢性腹痛,病变发生到一点程度时表现为急性腹痛。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发病因素,确保诊断的准确率,提高治疗效果。
4 治疗对策
4.1 常见小儿内科病伴腹痛①肠痉挛:大多与受寒和饮食不当有关,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疼痛。预防和治疗:防寒保暖,注意饮食习惯,禁食生冷食物,必要时就医服用解痉挛药物治疗。②急性胃肠炎:肠鸣音异常亢进,腹部胀气严重,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热现象,其发病多数因饮食不当导致细菌感染消化道引起。预防和治疗:注意饮食卫生,杜绝暴饮暴食,禁食变质不卫生食物,静脉注射防止脱水,服用止泻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③肠蛔虫症:其发病因素比较复杂,蛔虫症引起的腹痛通常比较突然,其疼痛剧烈难耐。预防和治疗:解热镇痛,采用驱虫剂进行驱虫,注意饮食卫生。④急性细菌性痢疾: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腹痛以钝痛。预防和治疗: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应用抗菌素,综合治疗。⑤消化系统溃疡病:溃疡病引起的腹部疼痛其诱因可能与饥饿、食用酸性食物或饮料有关,可以通过进食、饮水或服用碱性食物可以缓解疼痛。预防和治疗:对症治疗,注意规律饮食。
4.2 常见小儿外科疾病伴腹痛①阑尾炎:是常见小儿腹痛病因,其发病急,伴有体温升高,出现绞痛的现象,应早期诊断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间导致严重后果。②肠梗阻: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可有不对称腹胀,可见肠型及蠕动波,早期无明显腹压痛,多数伴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③肠套叠: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④腹膜炎:由细菌感染脏器引发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肌紧张等症状,严重则引发中毒休克,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上述疾病属于外科治疗范围,不得延误。
[1] 邓长生.诊断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12.
[2] 吴秀英,叶瑞云,欧弼悠.小儿腹痛病因及诊断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14(1):17-17.
R725.7
A
1673-5846(2014)05-0237-02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儿外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