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参与中心镇建设的“杭实-姜家”模式
2014-02-04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课题组
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课题组
国有企业参与中心镇建设的“杭实-姜家”模式
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课题组
2011年11月印发的《杭州市“十二五”中心镇发展规划》,将淳安县姜家镇确定为特色区域中心,并将其功能定位为杭州市城市综合体和风情小镇,千岛湖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集文化创意、影视拍摄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综合体。据此,姜家镇启动实施了“杭州·千岛湖·姜家风情小镇”旅游综合体建设,其中心镇建设的整体布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通过建设宏山农民集聚区,集聚姜家镇附近的农民,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其二,通过引入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和发展来料加工业,解决集聚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其三,将发展特色产业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推进姜家镇向具有鲜明特色的风情小镇转变。
2013年3月,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淳安县姜家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参与姜家中心镇建设。杭实集团与淳安县联合打造姜家中心镇的实现路径主要是:通过代建宏山农民集聚区项目,促使人口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从而发挥中心镇的集聚效应,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施文渊狮城项目,提升姜家镇的旅游文化产业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并最终将其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由此推进姜家镇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同时与人口集聚形成有益的联动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通过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使各种要素在姜家镇实现空间聚集(单位空间和人均要素分布强度增加),从而促使城乡在经济(收入、消费、投资等)和社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发展的各方面逐步发生质的改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杭实-姜家”模式的意义与效益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杭实集团积极参与和推进姜家中心镇建设,不仅为加快姜家镇的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而且对杭实集团自身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互惠共赢的效果。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杭实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姜家中心镇建设,有利于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姜家镇转移和集聚,从而促进其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开发文渊狮城项目,对于完善、提升姜家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繁荣中心镇和周边乡村,推进全镇产业创新和转型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区位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姜家镇和淳安主城区存在一定的壁垒,城乡交流的渠道较少。杭实集团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利用产业的关联性将姜家镇与淳安县、甚至杭州市联系起来,从而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壁垒,加速中心镇与主城区之间联系的步伐,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挥国有企业独特功能,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所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职能,还有更多的社会职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参与中心镇建设,更加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宏山农民集聚区项目中,杭实集团承担代建责任,不仅没有利润回报,而且承担了一定的开发风险。杭实集团利用其自身优势资源帮助姜家镇以较低的成本完成集聚区项目建设,加速其城镇化和中心镇建设的步伐,解决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经济实力不足等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文渊狮城项目投资较大、风险较高,且回报周期较长,民营企业一般不愿承担,而当地政府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因而类似杭实集团这样有实力、有承担的国有企业正好弥补了这一开发主体缺位的问题。
探索国有企业发展新方向,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国有企业的传统经营范围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实集团通过承接姜家镇的两大项目,跳出了传统的城市范围,在副城和郊县培育新的增长点,走出了一条促进企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杭实集团承接宏山农民集聚区和文渊狮城两大项目,可以加速实现其由单纯工业向地产、旅游、文创产业拓展的步伐,为占据未来企业发展的制高点打下基础。尤其是文渊狮城项目属于集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运营成功不仅对姜家镇旅游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会给杭实集团带来可观的收益,并为开发新的、更大的经济综合体积累丰富的经验。
构建“杭实-姜家”模式,推进中心镇建设。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中心镇建设,是浙江省在农村城镇化和中心镇建设中的一次模式创新,它大大改变了传统单纯依靠农村自建和政府主导的中心镇建设模式,以政府和市场双驱动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与政府主导的中心镇建设相比,国有企业可以运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推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从而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效率和速度。杭实集团参与和推进姜家中心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代建宏山农民集聚区和开发文渊狮城项目,是杭实集团参与和推进姜家中心镇建设的开始。未来,将进一步通过开发姜家银发家园等一系列产业项目,深度融入姜家中心镇建设进程之中,共同打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美丽中心镇,形成“杭实-姜家”模式。
进一步提升参与中心镇建设水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为杭实集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自身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参与姜家中心镇建设的水平,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
拓展合作空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姜家镇离建成具有标志性的风情小镇尚有较大的差距。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强劲支撑,是其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不快的核心原因。杭实集团与姜家镇可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加大合作力度,以文渊狮城旅游综合体项目为基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规划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和项目,使合作项目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姜家镇的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对姜家中心镇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更显著地推动姜家镇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突出狮城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旅游综合体。文渊狮城项目要进一步体现古狮城和狮城文化,将文创元素植入整个综合体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之中,通过设置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旅游综合体。可通过对水下古城的实地拍摄,创造性地再现古狮城;尽快丰富姜家镇历史博物馆的内容,使整个文渊狮城对历史的还原更加清晰;植入文化节目,制造浓郁的狮城文化氛围;引进原住民,丰富文渊狮城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打造一个产业、还原一个古城、传承一种文化的目的。
加强产业协作,建立互动共赢机制。在开发文渊狮城旅游综合体项目的过程中,要加强与龙川湾风景区的合作,建立互动共赢的联动机制,两者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可在宣传上实行整体化推广策略,塑造姜家镇良好的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在运营中建立互帮互利的机制,提高双方的游客吸纳力和承载力,实现互惠共赢。此外,要加强与毗邻的上海文广集团影视文化小镇项目的合作,避免同质竞争。
协调政企关系,创新综合体管理模式。在推进文渊狮城项目的过程中,要科学把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型旅游综合体管理模式。通过与姜家镇政府充分协商,建立一套符合双方利益的补偿机制,共同推进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建设。将文渊狮城立足于姜家镇,在推广项目的同时,扩大姜家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姜家镇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坚持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收益的原则,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纳入衡量文渊狮城项目经营效益的指标体系之中,为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提高运营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机制,树立正确的战略导向,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旅游文化综合体管理团队。以市场化为导向,准确衡量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以投资为纽带,创新国有企业项目公司新型管理模式。
课题组组长:傅力群;顾问:傅立云 陆立军;主要成员:骆旭升 陆鸿敏 徐洪炳 陆舞鹄 夏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