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文学欣赏课教师在大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2014-02-03孙绪敏
孙绪敏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处,江苏 南京 210097)
二章:文学欣赏课教师在大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孙绪敏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处,江苏 南京 210097)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过早的文理分科,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造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表现为人文素质弱、文化底蕴薄、文学基础差、文字水平低。大学期间开设文学欣赏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陶冶思想情操,使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这对他们的整个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社会仅仅重视有知识、获得某种技能的人,却不去进一步让人去追求一种美的人生境界、获得一种诗意的人生趣味,不促使人在获得审美鉴赏力的基础上去追求智慧,那么,这个民族的发育将是不健康的。只有既求知识又获智慧,既有技能又有审美心灵的人,才称得上完整的人,这样的社会,才可称之为健康的社会。 ”[1](P408)
作为一名生态型现代大学生,需要建立和谐的生态的生活氛围,智慧地经营自己的生活,这是人的成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学素养是情商的一部分,若高智商拥有高情商,人生一定很灿烂。建筑大师梁思成说,建筑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洞察力。他的夫人,同是建筑家的林徽因,就是现代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不仅摘取了物理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而且他的古典文学素养也十分令人赞叹,他的古诗视野开阔,韵律优美。
文学是从人类文化中升华出的理想的结晶,可以使人的勇气、荣誉感、希望、尊严、同情心、怜悯心和牺牲精神复活起来,文学能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充实人的内心世界,焕发人的精神风貌,带给人们真、善、美。人类对文学功能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古代《尚书·舜典》里有“诗言志”的说法,认为诗是用以表达人的志趣、意愿的。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概括了他对文学功能的认识。《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其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中说:诗“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从这些言论中看出文学的社会作用重大:文学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然而文学课在当代的大学课堂经历了尴尬的处境,文学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辉煌顶端坠落到文学无用论,以至于我们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先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晚宴致辞中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文学不是物质的,她的确不像科学发明,能给人类带来显而易见的、立刻改变生活的用处,在当今不少人疯狂追逐物质生活的时候,文学截然相反,它培育精神力量,平衡人类生活的生态结构,“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西方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曾经指出:艺术不能直接改变现实,但它可以为变更那些可能变革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驱力作贡献。
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精神性价值,具有心灵的震慑和引领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中作用不可低估。
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欣赏课是一个重要的阵地。文学欣赏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选择审美意识强、经过时代洗练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她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在文学鉴赏课中通过对经典作家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作家们那种甘于吃苦、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人格魅力,把人生全部价值倾注到自己钟爱的事业中,视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如《红楼梦》作者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花了十年工夫;契科夫的《主教》题材,在他脑海里盘桓有十五年光景,而《浮士德》更是歌德花了近六十年时间惨淡经营的一部巨著。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经典,什么是不朽,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使大学生沉下心来,不再心浮气躁,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急功近利,不再见利忘义,能自觉抵制身外的各种诱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投身科技革命的伟大浪潮。
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在《沁园春·雪》里领略革命者的豪情,在《海燕》中欣赏海燕搏击风浪的雄姿,在《荷塘月色》中感悟荷塘月夜之清幽寂静,在《岳阳楼记》中领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文学欣赏课教师如能营造诗意氛围,绘声绘色地临摹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必能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愫,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作品中那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与思考,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和喜怒哀乐情感的宣泄,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美育,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文学欣赏课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诗经》的人性自然之美,体味《洛神赋》中洛神浑然天成之美,在李白的诗中领略洒脱豪迈之美,在李清照的词中感悟浓情婉约之美……教师要善于挖掘各类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美,带领大学生享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清新淡雅,领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悲凉,感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豁达,感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奇壮阔……鉴赏作品的过程即是陶冶情操的过程,大学生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被沁人心脾的美语所折服,被令人流连的美景所吸引,在欲罢不能的美境中难以忘怀……文学欣赏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入景入情情景交融的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某些道德内涵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方式出现,较之抽象的、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和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师优美的范读带领下,大学生的情感进入自得境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从而受到一次生动的文学兼道德的教育。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专业学习,使学生在很多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就文科学生来说,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能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很多文学术语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情节来加深理解。对理工科学生而言,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有着非常高的文学素养的人。
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觑。文学欣赏课中存在具有审美功能的“潜在课程”——教师行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与美的播种者和培育者,是审美教育的实行者和主导者,文学欣赏课教师应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按照美的形象塑造自己。高雅的风度仪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较高的审美能力对大学生具有榜样的力量。教师榜样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师的风度仪表美,是教师心灵美的表露。风度仪表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的敏捷机灵,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坚毅果断,有的庄重大方;有的雍容华贵,有的朴素自然;有的豪迈粗犷,有的文质彬彬。如此等等。高雅的风度仪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活跃教育气氛,增添学习情趣,不仅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他们得到高尚的精神陶冶和强烈的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形象美主要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生活审美化几个方面。教师的仪表美不仅对学生思想品德、生活作风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教师的服饰要整洁、美观、大方。教态美一般通过教师的举止、神情表现出来,一个成熟教师的教态总是端庄、自然、大方、严肃的。另外,教师的形象美不能只在课堂上树立和展现,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形象美,这样的形象美才最真实、最持久。教学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教师必须具备教学美的基本审美素养,即课程审美化技能、语言审美化技能和艺术表现与批评技能。也就是说,课程安排要合乎审美的形式、比例;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简练、易懂,具有形象性、感染力和节奏感;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以审美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的审美理想。文学欣赏课教师应具有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知多为师,身正为范。审美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依赖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模范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做到以美育人,寓美于教,在审美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楷模,没有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难以成就的。教师的基本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闻道在先,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如果“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2]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文学欣赏课教师如果既掌握了扎实的经典性知识,又了解专业领域内的新成果、新知识、新动向,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就能在教学实践中居高临下,左右逢源,驾轻就熟,深入浅出,取得出色的效果。学生最敬重的往往是那些有完美人格和渊博学识的教师。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只有通过勤奋学习,不断丰富拓展,精益求精,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深厚的文化功底渗透出来的文学素养和文艺气质无形中也会给学生一种榜样作用,从而产生一种对这种审美标准的趋同感。
与其他学科相比,文学欣赏课教学更注重人际交往的对话——学生与作品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而教师丰富美好的情感是交流对话的纽带,一个活力四射、乐观积极的教师总能将他的激情传递给学生,并激发学生追寻美、探究美的热情,牵引学生在这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中不断获得美的体验。教师的讲授应当是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尽可能地把学生的联想或想象调动到教师所要讲授的事物上去,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还要充分调动感情的手段,增强讲授的效果。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在美育中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犹如珠落玉盘,清晰悦耳;犹如彩虹之悬碧空,白帆之映秋湖,鲜明夺目;而且随着讲授内容的变化,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所以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耐心的诱导、生动的语言、很有讲究的板书都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若教师将讲台当做舞台,将教学行为视为创意性的表演,那么,学生听课就如同在欣赏精彩的演出,听课的过程既是接受美的熏陶过程,也是体验美的创造过程。
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经典是重要的载体。经典是民族的记忆,是人类优秀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经典阅读对于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阅读经典,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文学素养。经典给了我们观察世界的高度,让我们视野开阔;经典也给了我们认识社会的角度,让我们的思想深刻。读古人之书有如与先贤对话,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聊天。在读书中我们了解人生,明白事理,更关键的是我们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芝加哥大学校长、博雅教育的力倡者和践行者赫钦斯坚信,让学生与伟人交朋友,接受伟大思想的熏陶,是教育的使命。在赫钦斯看来,没有读过名著的人,就算不上一个受过教育的人。[3](P81)一个美妙的故事,可以为大学生打开心性的玄门;一部优秀的影片可以使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对社会的感恩之念,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爱之心。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文学作品中的美景真情能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文学作品中的榜样人物能振奋精神、升华情操;文学作品中的哲人睿语能提升境界、催长智慧;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伦理、宗教、哲学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是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熏陶渲染,给大学生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可以使他们终身有追求,有活力,有韧性。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并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读书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讲演比赛、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给学生创造读书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领他们步入文学经典的殿堂。教室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潜在课程资源。一副精美的书法作品,一句经典的励志名言,一处陈列着学生优秀美文和其他学习成果的语文学习园地,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注入了审美文化气息。将教室的布置赋予知识的活力,使学生在每一次不经意的抬头回头间都受到鞭策和鼓励。
文学是以感染、诱惑方式被接受的。大学生文学素养的获得,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影视作品、文学书刊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对人进行文学的熏陶和影响。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阅读的文本的、网络的、视听的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阅读的欲望。要经常安排学生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相互交流阅读体会,使之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还可以成立读书互助社,方便学生相互借阅、互换图书。鼓励学生勤逛书店,多买好书。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分组讨论、正反争辩等读书交流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乐趣。这样,通过营造一个好读书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必能形成一个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是一种心血来潮的时髦口号,而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飞跃,来日才能在振兴中华民族经济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在漫漫人生征途上笑对困难和挫折,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活出美丽的人生。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狄德罗(1713—178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3]张卓玉,等.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