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模式设计及其风险问题研究①

2014-02-03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刘任重王丹丹

中国商论 2014年13期
关键词:货款金融业务金融服务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刘任重 王丹丹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模式设计及其风险问题研究①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刘任重 王丹丹

本文归纳了第三方物流金融的主要模式,指出物流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第三方物流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

第三方物流 金融服务 风险防范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企业只有专注于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物流环节占用的人力、物力较高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极大地限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产生并迅速发展。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主要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产品运输等服务,但是随着传统领域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份额的缩减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探索新的物流服务模式成为必然,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同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融资担保、代收代付等,物流金融由此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金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1 文献综述

Barnett(1997)在归纳物流金融模式以及其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物流金融会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Rutberg(2002)对物流金融模式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创新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Dougla(2004)从完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物流金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物流金融应贯穿于企业资金流管理、原料采购、产品研发及生产配送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国内针对物流金融的研究以界定其概念为出发点且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物流金融是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对物流行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进行组织和调剂的过程。针对物流金融的主要模式如“代收代付”、“仓单质押”、“保兑仓”分别进行了研究。近些年,针对物流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等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2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物流金融的发展不仅为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物流金融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2.1 代收代付货款

第三方物流企业代收货款首先要向供应商提货,然后向经销商发货,代供应商收取货款,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同供应商进行结算。代付货款指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供应商处提货的同时,将全部或部分货款先支付给供应商,在同经销商交付货物并结算,收回全部账款之后再同供应商结算的模式。代收代付货款是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的最基本模式,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广。

2.2 仓单质押模式

该模式主要由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状况授予其一定的信用额度,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将其货物存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指定的仓库中作为质押标的,凭借货物仓储凭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申请贷款,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资金供应方的同时负责仓储货物的监管和管理。仓单质押模式下由对资金需求方有更多了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提供贷款,能够很好地提升资金供求双方达成协议的效率,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仓单质押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仓单质押模式示意图

2.3 保兑仓模式

该模式是仓单质押模式的一种延伸,其主体有制造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经销商通过和金融机构签订承兑汇票专门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承兑汇票提供担保,承保金额的确定主要根据经销商销售货物的实际情况,经销商以货物为标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反担保。制造商以商业银行开具的汇票为依据向保兑仓发货,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货物监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保兑仓模式提高了资金的运转效率,各参与主体都有利所图,真正实现了多赢。

3 第三方物流金融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3.1 第三方物流金融风险类型

3.1.1 法律风险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但是物流金融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没有针对第三方物流金融而设定的相关法律,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所参照的法律体系主要有《担保法》、《物权法》、《合同法》等,针对物流金融没有详细的法律细则,使得企业没有可参照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开展物流金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3.1.2 信用风险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模式中,金融机构参与较少,对资金使用方的信用评价主要依靠物流金融企业对客户的了解,缺乏明确的信用评级标准。这虽然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相应地也加大了信用风险。

3.1.3 运营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要同经销商、制造商、金融机构等合作,服务的多元化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必然面临着较多的运营风险。如果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的话,运营风险就会始终伴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造成威胁。

3.2 风险防范

针对物流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首先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应尽快出台针对物流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有法可依,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该加大内部控制力度,保证各项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符合法律法规。

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使对融资方的信用评价更加规范化,避免单凭物流企业自身的经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对于不符合信用评价标准的客户坚决不合作。

再次,要不断规范运作流程,防范和规避运营风险。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避免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扮演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色,对于质押物的价格及其权属等法律问题不负责任,但是要尽到对货物的监管责任。

最后,人才作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支撑至关重要,因此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把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Barnett W.What's in a name-A brief overview of assetbasedlending[J].The Secured lender,l997(6).

[2]Douglas M.The Eight Essent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4(6).

[3]胡剑,李伟杰.物流金融实务操作与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09(7).

[4]江毅.我国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10(6).

[5]黄湘民,陈雪松.中国物流金融研究、实践现状及进展[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1(l0).

[6]闫俊宏,徐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2(2).

F830.39

A

1005-5800(2014)05(a)-124-02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A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20120103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115);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BC1211068)。

刘任重(1978-),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服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货款金融业务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怎样把“代收货款”这只老虎关进笼子
国内首个代收货款多元化安全平台亮相2015中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