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2014-02-03江苏大学财经学院王永杨传萌

中国商论 2014年13期
关键词:高技术高新技术江苏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王永 杨传萌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王永 杨传萌

基于FDI技术溢出的三种形式,本文从总产出、技术进步、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三个方面研究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选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外商投资作为解释变量并设定了三个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FDI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总产出增加;较小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抑制着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合理的市场环境和外资优惠政策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溢出效应

1 引言及相关研究

近些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江苏高技术产业,FDI对江苏高技术产业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本文将作出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关于FDI对东道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Caves(1974)[1]和Blomstrom and Wolff(1994)[2]分别利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均发现FDI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但,Haddad and Harrison(1993)[3]、Kokko(1996)[4]和Barrios(2000)[5]分别利用摩洛哥、乌拉圭和西班牙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均未发现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李平、随洪光(2007)[6]、黄烨菁(2006)[7]、徐晔、张秋燕(2008)[8]、余泳泽、武鹏(2010)和温丽琴、梁旭(2011)实证分析FDI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均发现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

2 模型构建和计量结果

Lake(1979)基于职能分工,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形式分为三种,即市场层次的溢出、生产层次的溢出、研发层次的溢出。根据这三种技术溢出的形式,本文将从生产、技术、市场这三个方面研究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鉴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本文选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外商投资三个自变量,设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函数为Q=f(H,R,FDI),技术函数为T=f(H,R,FDI),市场函数为S=f(H,R,FDI)。具体模型如下:

在(1)、(2)、(3)式中Q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用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表示;P为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产业拥有发明专利数表示;S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H是人力资本,用R&D人员全时当量表示;R是研发投入,用R&D经费内部支出表示;FDI是外商直接投资,用三资企业资产总计表示。

为了消除模型的异方差性,对上述模型分别取对数,则转变为如下模型:

本文选取2000~2011年江苏省的相关数据,其中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拥有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关于江苏省的部分。由于江苏高技术产业三资企业资产总计的数据没有直接提供,较难获得,所以根据《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分为下面六个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然后利用《江苏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三资企业的资产总计。

第一,运用Eviews6.0对(4)、(5)、(6)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方程回归结果

由上述三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可见,三个模型的 和 都很高,F统计量都明显显著。但是模型(4)中,变量LnH、LnR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模型(5)中,三个自变量的系数t检验都不显著;模型(6)中,自变量LnH、LnFDI的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三个模型很可能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第二,运用相关系数检验法。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上述三个模型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修正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并剔除引起多重共线的变量。

首先,模型(4)、(5)、(6)中的LnQ、LnP、LnS分别对变量LnH、LnR、LnFDI作一元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一元回归结果

由一元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因变量的一元回归均以加入自变量LnR的方程 为最大,因此三个因变量均以LnR为基础,分别加入另外一个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逐步回归结果

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得到的三个模型的回归结果:

以上计量结果显示:其一,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出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系数为0.471863,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总资产每增加一个单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就会增加0.471863个单位。其二,在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方面,FDI没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在多元回归中的检验结果不显著,一元回归中的拟合优度不如另外两个变量,在逐步回归中加入LnFDI变量的参数是负的且不显著,最终被剔除。其三,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表现出负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且技术溢出效应系数的绝对值较大,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总资产每增加一个单位,新产品销售收入就会减少0.705662个单位。

3 原因分析

3.1 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正技术溢出效应的原因

在一定阶段,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必然会带来产出的增加。FDI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一部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也必定会促使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出的不断增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FDI的增加,使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不断促成规模经济。另外,FDI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联系效应间接地促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出的增加。

3.2 FDI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没有显著技术溢出效应的原因

第一,吸收能力的大小制约着FDI技术溢出。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母国的先进技术会流入东道国,但是单纯的FDI流入并不能直接引起技术外溢效应。FDI能否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注重引进,而不能积极地消化吸收,最终也无法达到模仿、创新的目的。

表5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之比 (单位:%)

由表5知,2000~2006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的比例一直比较低,2007~2011年有所增加,2000~2011年的平均比例为16.1%。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不足,导致吸收能力比较小,最终可能会限制FDI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

第二,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差距之间关系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只有当技术差距达到一定限度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才会显著,技术差距太大或太小时,FDI技术溢出效应都不明显。因为当技术差距过大时,东道国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去学习和模仿外来的先进技术;当技术差距太小时,外资企业可供内资企业学习和模仿的技术较少,而且这时内资企业已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进行自主研发创新。所以,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太大或太小都会对FDI发挥技术溢出效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数据,可以计算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人均总产值之比分别是1.38、1.2和1.13。这说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大,即技术差距较小。所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内外资企业之间较小的技术差距,使得FDI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3.3 FDI对江苏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存在负技术溢出效应的原因

第一,市场环境和结构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销售的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会迫于压力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开发并生产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否则企业将会难以生存和发展甚至被淘汰。而在垄断市场中,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利用垄断势力掌控整个产品市场,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动力,而且新企业很难进入该市场,最终导致该行业的市场效率低下。一个行业的市场环境中存在较强的垄断力量,就会阻碍新产品进入该市场。

江苏省2009、2010和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85%、52.43%和65.74%(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由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存在较强的垄断力量,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企业大多为大型跨国公司。所以,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研发和销售存在一定的阻碍,即FDI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存在负的技术溢出效应。

第二,外资政策对FDI在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中的溢出效应的影响。东道国各级政府为了不断引进FDI,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这些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大量外资的流入会给东道国带来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东道国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外资企业拥有技术优势、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这样就很容易进入并垄断一个行业的市场,从而大量外资的进入会对该行业的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阻碍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投放,最终FDI会呈现出负的技术溢出效应。

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2009、2010和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是62.9%、61.7%和57.1%,外商投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3.9%、51.2%和64.5%(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这些数据说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为外资提供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大量的外资流入了高新技术产业。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外资企业对该行业的市场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致使FDI对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存在负的技术溢出效应。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第一,实证分析显示:在产出方面,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出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技术进步方面,FDI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溢出效应;在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方面,FDI表现出较大的负技术溢出效应。

第二,原因分析的结果,FDI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力提高,总产出增加;较小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制约着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较强的垄断力量和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阻碍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

4.2 建议

第一,江苏省要继续利用外资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有限的,在某些方面甚至是负的溢出效应,但是总体来看,FDI能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系等,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第二,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不断提高吸收能力。江苏省政府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不仅要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更要注重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突破和创新。

第三,合理引进外资,注重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不能只为了不断地扩大引进FDI的规模,而为外资企业提供过多的、不合理的优惠政策,这样会严重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性,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发展。另外,政府不能一味地发展大型企业,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私有企业的扶持力度。

第四,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FDI给高新技术产业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只是辅助,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才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政府要不断增加对高技术人才的教育投入和对科研机构、科研活动的支持。企业也要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积极地开发新市场。

[1]Caves R 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J].Economica,1974.

[2]Blomstrom M,Wolff E N.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in Mexico[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4.

[3]Haddad M,Harrison A.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2(1).

[4]Kokko A,Tansini R,Zejan M C.Loc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6,32(4).

[5]Barrios S.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the Spanish experience(1990-1994)[J].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nd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School of Economic Studies,Dover St.Building,University of Manchester,Oxford Road,Manchester M13 9PL,2000.

[6]李平,随洪光.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7(6).

[7]黄烨菁.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7).

[8]徐晔,张秋燕.FDI技术溢出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

F276.44

A

1005-5800(2014)05(a)-180-03

王永(1964-),男,安徽明光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国贸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传萌(1989-),男,山东菏泽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国贸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技术高新技术江苏
数读江苏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数独江苏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数读江苏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江苏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等你!”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