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不是终极目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质监局推进农业标准化结硕果

2014-02-03■文/江

中国质量监管 2014年10期
关键词:江都质监创建

■文/江 喧

日前,经过三年的创建,扬州市江都区成功成为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对江都农业意味着什么呢?

三年制订240个标准

“我们江都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土壤、水源、养殖生态环境良好,2011年前建成花木、蔬菜、园艺等多个单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具备建设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区质监局副局长管建表示,示范区的建设意在将标准化原理引入到种植及养殖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整合和优化区域优势,为种植业及养殖业扩张形成规模效益、地方特色提供有力地技术保障,有效防范规模粗放扩张带来的质量、效益降低现象,对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产业升级起到了标准化示范作用。

2011年7月,该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围绕花卉苗木、蔬菜、优质粮油、水产、畜牧等产业,全区突出标准引领,实施产业整体推进。区农业、质监部门制定了《江都区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主要农产品执行标准汇编》,指导广大农户和相关生产企业采用,涵盖了粮油、园艺、水产、畜牧等各类农产品加工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目前,全区累计实施农产品品种、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程、检验检测方法、日常管理等标准240多项,其中含国标52项、行标61项、省市标16项。

质监、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江都农业生产需求,细化制定操作规程、企业标准123个。鹅颈白萝卜、微型盆景、大叶女贞、邵伯地方鸡、罗氏沼虾、无公害苦瓜、五宝杜鹃、邵伯菱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已进入省、市地方标准行列。

“三个结合”全力抓建设

“质监是牵头部门,他们负责标准体系的构建,我们农委负责农业技术标准制定并将标准推广实施到位。”区农委副主任周晓祥介绍说,在示范区的建设中,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即把农业标准化项目创建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相结合,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把农业标准化创建与农民增收工作相结合,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来,分享创建成果;把农业标准化创建与农业品牌创建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年来,通过实施农田改造工程,累计投入1.2亿元,在创建项目区基本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标准化高产稳产农田,小纪、樊川等一批乡镇的项目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提升。

同创共享惠“三农”

“沪苏养猪场在养殖中,严格执行养殖、防疫、卫生标准。猪每天吃的,睡的,都有记录和视频可查。你们看,这个猪场围墙是玻璃的,村民可直接看得到我们养殖情况。你想,如果我们猪场有臭味,有污染,这玻璃墙早砸了。”沪苏养殖场负责人陈福根开起了玩笑。

在创建中,该区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目前全区的粮食生产、花木蔬果,以及1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7家水产健康养殖区全部建立健全了农业标准化应用体系。

示范区内共有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71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农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三品”产地认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5%;渌洋湖鸭蛋、翔龙鸡蛋、宏大猕猴桃、莲湘蔬果、早晚小菜5个产品被认定为省名牌农产品。

同时,在各类创建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周边近万农户对蔬菜、花木及果品实施标准化种植,其中蔬菜复种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面积近10万亩,总产量达103万吨以上;示范点花木种植亩均效益年递增20%以上。

猜你喜欢

江都质监创建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扬州江都区 “三聚焦”办好民生实事
枕戈待旦 令出必行 扬州江都区毫不松懈保春节安全
『東南文化』2019년제4기주요논문제요
基层质监部门在认证活动中的管理定位刍议
增加“质监史话”内容
多一些执法方面的报道
■ 全国将有统一的旅游质监执法标志